上海之春|“哈佛女孩”周颖:搞音乐不能只做“技术达人”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9-04-18 09:24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周颖在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

2018年9月在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摘走冠军后,“哈佛女孩”周颖迅速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

4月17日晚“上海之春”,在指挥家梵志登带领下,周颖与上海交响乐团同台献演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得奖之后,她第一次回“娘家”上海公开演出。

2019年,周颖和梵志登、上海交响乐团同台

周颖坦言,得奖之后她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但演出机会多了。即将到来的2019-2020乐季,周颖将首次与堪萨斯交响乐团、圣迭戈交响乐团、IRIS乐团等合作。她还将再度与余隆带领的中国爱乐乐团巡演于南北美洲,并在2020年年末与大卫·斯特恩、大阪交响乐团合作,以纪念艾萨克·斯特恩一百周年诞辰。对任何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音乐人来说,这都是极为珍贵的演出机会。

17岁开始,周颖几乎每年都会参赛,她将这些比赛看作在有限时间里学会大量新曲目的机会,同时在高压环境下,学会掌握并保持健康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拉琴,不要忘记音乐对自己的意义。
“在当下这个时代,年轻人还是应该多参赛,因为太多人拉琴,竞争太激烈了。如果你想做独奏家,你更应该参加比赛,一方面是积累曲目量,一方面是锻炼高压下调整心态的能力。”
同时她也强调,要想在比赛中拔得头筹,不能只做“技术达人”,还要对音乐、对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你要做一个全面的人,而不是一个全面的音乐家。”

上海算是周颖的“第二故乡”。她的父亲是上海人,1988年远赴美国,1993年,周颖出生于德克萨斯州,4岁开始追随同样是小提琴家的父亲学琴。

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周父是典型的“虎爸”,对女儿的要求极为严苛。刚开始,周颖每天练琴一两个小时,到了小学变成三四个小时,因为是打基础的阶段,父亲要求她每天必须碰到琴,“我那时候不理解,时不时就和他起冲突,吵架免不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严厉很有必要,很感恩那段时间。”

周颖是在东西文化的交织下长大的。在家里,她和父母都是说中文,她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也来自家庭教育,十三四岁,父亲就教她读《三国演义》,她甚至在美国看过电视剧版《三国演义》。她本人尤为喜欢张飞,因为觉得他性格和自己像,是冲动型。

拉琴之余,周颖爱看小说,始终对文学保持着高度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她后来没去音乐学院,而是选择入读哈佛大学文学系。父亲那时也给过她建议,要全面培养和丰富自己,而不能只是单一地当一个小提琴家。

她在哈佛主修英国文学,对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情有独钟,《傲慢与偏见》是她爱不释手的读物,因为小说里对人性的探索和对婚姻的微妙处理让她着迷,“在19世纪的欧洲,婚姻是个交易,而不单单是感情的考量,我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兴趣。”

14岁,周颖第一次参加国际型的小提琴比赛,在舞台上和人分享音乐的快乐,让她萌生了当独奏家的想法。15岁,周颖得到“小提琴天后”安妮·索菲·穆特赏识,成了穆特基金会的学者,几乎每年都有机会跟随穆特在世界范围巡演。

周颖回忆,和穆特排练,最有意思的是可以看到她在上台之前的准备过程,穆特对自己时间的细致规划,也让她看到“自律”对一位演奏家的重要性。

比如,“她每天的行程都很紧,但她会抽出时间坚持运动。运动对演奏家来说太重要了,你要注意锻炼手臂和背部之间相连的肌肉,还有腹部的肌肉,比赛时你很可能一站就是一个半小时,如果身体状态不好,你就没办法完美表演。”

小提琴让周颖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广泛的文学涉猎则锻炼了周颖洞察世界的能力,也让她的音乐演绎比旁人多了一份深刻。在年轻人都被手机卷走注意力的今天,她规定自己每天睡前保持一个小时的阅读量,最近正在看一位美国诗人写的诗集。

出乎意料的是,25岁的周颖已经对教学显示出兴趣。2015年以后,她就经常在台湾地区进行大师课教学,她还曾以教师的身份参加回声室内音乐节。她希望未来能在自己的工作坊里教学,对象不一定是音乐专业学生,不然古典音乐的圈子只会越来越窄,在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她也愿意尝试借助社交媒体在线教学。

“我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每一场音乐会都演好,希望有一天能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美国也有很多很好的乐团,希望美国的路也慢慢打开。”周颖说。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