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生存的艺术,中国自有桃花源

2019-04-19 11:28
北京

设计师俞孔坚

景观设计学源于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艺术”。当今中国许多现存的古老乡村,仍可找到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芳影,它们经历了千百年来各种自然灾害,这些数千年农业文明的遗产和智慧便是一门“生存的艺术”,安全、丰产、美丽。反观当代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灵光消失了,重归“桃花源”是当代景观设计学所要担负起的使命。

景观设计重回“生存的艺术”

“用中国的农业方法来解决工业文明产生的问题,这恰恰是中国所能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的传统农业智慧是最丰富的。像美国,农业也是工业化的,所以中国保留了非常优秀的传统农业智慧值得我们骄傲和珍惜。”

浦阳江生态廊道

“这是传统智慧。这是我后来回国大概十年后,或者说回国经过了大量的实践以后,发现这恰恰是中国人能给世界的贡献。这个贡献也体现在我在2006年的一个转折点,提出了生存的艺术的观点”。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

浦阳江生态廊道

五水共治:浦阳江生态廊道

浙江是一个著名的水乡,水关系到生产、城市、民生、生态。浙江省的“五水共治”从金华浦江县的母亲河开始。设计通过水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拯救了一条被抛弃的母亲河,将过去严重污染的河道建设为最受市民喜爱的生态、生活廊道。

浦阳江生态廊道

浦江是“中国水晶之都“,鼎盛时期全国80%以上的水晶制品均产自浦江。水晶产业给浦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水环境的严重恶化。设计要通过综合有效的生态修复策略,恢复浦阳江的往日生机,让浦江的秀美山水重现城市。

(左)过去 (右)现在

设计规划以完善的湿地净化系统截留汇聚到浦阳江的17条支流,让支流受到污染的水体通过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后再排入浦阳江。原来直接排入浦阳江的水先被引入湿地斑块,给予了水体在湿地中的净化停留时间,让湿地斑块的水体净化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浦阳江生态廊道

“我在用湿地来净化水,这是什么概念?这实际上是个农业智慧。”

景观设计既保留了原有的乡土风貌,又注满足了时代的新需求,让居民在自然的气息中体验到城市人文与艺术。这是将艺术创造性地融于自然之中,“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他能够创造性地在自然中打上自己的烙印,改变自然,使之彰显美好及个性,以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便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使自然得以上升为人的文化,表征人的归属感、拥有感和认同感。”

浦阳江生态廊道

海口生态修复:美舍河

作为海口的母亲河,长久以来遭受到生活污水以及城镇面源污染的影响。景观设计专业率先应用自然解决途径(NBS),将水泥硬化、渠化的河流转变为韧性的生态基础设施,融合生态的水净化过程,将美舍河恢复为水质清澈、物种丰富的充满生机和社会活力而美丽的生态系统。同样,五源河的生态治理让这条被硬化的河道焕发生机。

(左)过去 (右)现在

上帝死了,精神家园何在?

祖辈们修建庙宇,供奉自然神灵和先贤,相信他们会庇佑人们的现世生活,这是一种生活的信仰,精神的依靠。而在城市化的发展中,这些灵魂的栖息地和前人后世的精神家园未能存活下来,哪里土地将是人们的精神之乡?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振聋发聩,当代景观设计学要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重建物质与精神的“桃花源”。

中山岐江公园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拥有50年历史的粤中造船厂,其工业遗存记载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同凡响的50年。设计师利用这些锈迹斑斑的工业遗产,经过设计、保留、再利用,将这片废弃的工厂改造成一块供当地居民使用的生机勃勃的土地,重新建立了普通大众与土地之间的精神联系。同时,公园承载了过去的乡土文化,它们在城市里立下了根,将跟随着城市的发展节节生长。

(左)过去 (右)现在

中山岐江公园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价值观和环境伦理学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物,甚至是被抛弃的事物,发掘蕴含在普通事物中的美丽,这也是一种珍贵的发现和创造。更为重要的是,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落成,为普通大众,特别是因为造船厂的搬迁而失去归属感的人们,重新建立起了一个精神家园。

中山岐江公园

“诗意的栖居,所谓的诗意就是人在大地上有归属感,有认同感,有立锥之地。人一定要有立锥之地,这是实现天地人神的核心,和谐就是要有了立锥之地,而不是飘忽的、飘摇的。人,一定要落地生根,他才会有自己的归属感。我后来在研究发现,无论风水或桃花源,都在追求一种诗意的栖居。”

中山岐江公园

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我二十年前就提出作为土人的一个理念,叫天地人神的和谐。天地人神的一个有机复合体。”“人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所以讲景观设计就必须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

衢州鹿鸣公园

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生存的艺术”反映的是真实的人地关系,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场景之中。

衢州鹿鸣公园

城市中的绿洲:衢州鹿鸣公园

衢州鹿鸣公园位于衢州市西区石梁溪西岸,是从高密度城市建筑中生长出来的一片“绿洲”。一系列漂浮于植被和溪水之上的步行道、栈桥和亭台等构成一个游憩网络,同时,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生态特色和文化遗产。

(左)过去 (右)现在

场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如红砂岩体、自然植被、农田水系、河岸树木以及人文景观如驿道凉亭、灌溉设施等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让景观设计以原有的自然、文化记忆作为丰韵的底色,焕发出当地独特的人文色彩。

衢州鹿鸣公园

在废弃地上引植了生产性作物,四季轮作:春天为油菜花,夏季和秋日为向日葵,早冬为荞麦,并轮作了绚丽的草本野花。还有两片大草坪为人们提供进行休闲活动的场所,四季变换多彩的田园植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衢州鹿鸣公园

通过栈桥、步道系统,以及多处亭台,组成环形的游览网络,为游客创造了丰富的景观游赏体验。整套步道网络漂浮于斑斓的景观之上,一步一景,成功地将生产性植被和绚丽自然风光,转变成游客可直观体验的多层次的互动游赏的休闲场所。

衢州鹿鸣公园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在三亚市中心,短短三年内,一片混凝土防洪墙内荒芜的土地被成功地修复成一个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公园,在这里,自然和人们和谐地共享着海潮和淡水的交融。本案遵循风和水的生态过程,建造了指状相扣的红树林混交林岛来加快红树林恢复的自然过程。

(左)过去 (右)现在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一些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失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还出现了文化身份危机和精神信仰的缺失。当代景观设计需直面挑战,重归桃花源,重建起天地人神的和谐关系。“生存的艺术”需要重新传承,期待景观设计诞生更多艺术的结晶。

本文图片由土人设计提供

记录中国建筑师

王旭 |周游 |华黎 | 童明 | 王辉| 俞挺 |张微|毛厚德|张佳晶|薄曦|张蕾|宋照方|庄慎|王灏|梁井宇|施道红|刘宇扬|郑东贤|陈忱|庄子玉|王昀|王硕|齐欣|程泰宁|张宇星|魏娜|青山周平|林世彤|王大鹏|唐康硕·张淼|徐卫国|陶磊|王兴田|潘冀|迫庆一郎|陈璞|孙峥|李保峰|周榕|朱锫|胡哲|薄宏涛|房木生|孙祥恕|王学军|罗劲|刘临安|周燕珉|季凯风|胡越|陈一峰|陈阳|冯国安|冼剑雄| 罗德胤|沈帆|何葳|王振飞|彭刚|李颖悟|刘道华|易介中|蒋晓飞|高志|王向荣|戚积君·李雯|赵敏|赵扬|韩文强|梁钦东|车飞 |袁野|孙振华|曹晓昕|刘晓钟|杜孝民|窦志|黄居正

记录中国建筑

高黎贡咖啡庄园 | 天鹅湖观景廊| 学霸妈妈 |Aranya访客中心|观承别墅·大家|德富路中学|联创设计谷|卓越万科·翡翠山|罗北社区改造|茅贡粮库艺术中心 |融创九府系|泉州老宅改造|福田中学|大栅栏·北京坊·家传|垃圾焚烧发电厂|陶磊自宅|中利电子总部|中国·首钢|草场胡同院落|胡同茶舍|开心麻花总部|双子客栈|三亚嘉佩乐度假酒店

- END -

本文由档案记录人原创撰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欲给档案君提供宝贵建议,请在 | 建筑档案 | 公众号中留言。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