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葬在三八线北,他只能对着谷歌地图祭拜

2019-04-16 18:41
云南

67岁的康明一边看着新闻,一边收拾着行李。

当天的两个新闻热点,都和他有关系。一个是金正恩访问中国,一个是20具在韩国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在军机护送下,抵达沈阳。这是自2014年开始,韩方第五次向中方移交志愿军烈士遗骸。

而他,将要第六次前往朝鲜,和遗骸有关,也是为了完成母亲的一个遗愿。

20具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图片来自新浪)

2010年,康明的母亲高亚梅在西安去世。临终前,这位曾和丈夫是一个部队的老人给儿子立了一个特别的遗嘱:去世后,把她的骨灰撒到山东荣成的大海里。

荣成距离西安千里之遥,老人生前根本就没去过山东,为何会立这样的遗嘱呢?

母亲的心思,康明再了解不过:离父亲更近一些。

山东荣成,位于山东最东端,与朝鲜隔海相望。65年前的1953年6月26日,当时正在朝鲜战场打仗的父亲康致中牺牲在了三八线附近。

母亲去世后,康明违背了母亲的遗愿,将她安葬在了西安烈士陵园。但是他将母亲的骨灰留了一半,等待有朝一日,父母可以团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康明对父亲是没有印象的。1952年12月底,父亲康致中奔赴朝鲜战场时,康明未满两岁,几乎没有记忆。后来几十年,关于父亲的所有信息,都来自奶奶、母亲等亲人的口述,以及父亲生前战友的回忆和父亲1953年春天写给母亲的多封家书。

几十年过去了,当所有的碎片式叙述都完整地拼接到一起时,康明发现这个拼接起来的父亲和全家福上的父亲几乎一模一样——高大而伟岸。

康明所说的这张全家福拍摄于1952年。母亲后来多次向康明回忆当时的情景:1952年12月31日晚,父亲康致中急匆匆回到家中,让妻子将睡梦中的康明叫醒,说是起来去一起照相。

这张至今保存完好的黑白照片中,不到两岁的康明明显睡意未醒,他好奇地盯着相机的镜头,康致中的右手握着他的小手,左手搂着他的肩,笑得很开心。母亲高亚梅面带微笑,但她的微笑背后,难掩几丝哀愁。

康明与父母的合影

“母亲说全家照完相后,父亲狠狠地抱了抱我,然后跟母亲说,部队明天就要走了,如果我回不来,你就带着明明回西安……”2018年3月初的一天下午,当67岁的康明在西安给我讲述这些时,他显得很平静。而在几年前,每当有媒体问及这个细节,他每次都会失声痛哭。

当时同为军人的高亚梅,显然很清楚丈夫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只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半年后,让她担心的消息就传来了。

高亚梅按照丈夫的指示,带着康明从青海驻地回到了西安。

儿童时代的康明,看到院子里别的小孩跟他们的爸爸在一块玩耍嬉闹,于是就问母亲:我爸呢?

正在和别人聊天的母亲,突然一愣,然后就哭了。康明当时很害怕,不知道自己说错什么,从此不敢再问这个话题。他记忆中母亲藏了一个盒子,里面有许多相片,母亲经常捧着相片独自落泪。

旁边的阿姨给他的答案是:你爸牺牲了,你长大了要给你爸爸报仇。

牺牲,报仇,康明都听得不是特别懂。但他隐约感觉到,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爸爸了。

年龄稍微大一些,康明在家中翻到了一份志愿军第1军7师政治部寄来的阵亡通知书。从这份通知书中,康明得知父亲在朝鲜战场牺牲后,被安葬在三八线北侧的江原道铁原肃宁152坟墓1号。
康致中的烈士证书

他的父亲生前为志愿军第1军第7师第19团团长。

为了寄托对父亲的思念,康明悄悄地给自己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康毅军,1军的谐音。

1966年“文革”开始,作为根正苗红的烈士子女,15岁的康明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接见。当站在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时,父亲的形象猛然闪现在康明的脑海里,但很快又熄灭了,他发现,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1949年以前牺牲的烈士修建的,而他的父亲牺牲于1953年。

父亲是怎么牺牲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找到在北京工作的父亲的战友,入朝作战时任第7师宣传科长的孙叔杨。

当孙叔杨得知他是康致中的儿子时,这位老军人搂着康明哭了好久。

在孙叔杨的引见下,康明辗转找到了许多19团的老兵。通过他们的口述,康明总算找到了父亲牺牲时的一些细节:

1953年6月26日,康致中所在的19团受命于两日后向笛音里西北无名高地发起进攻,当日午时,团长康致中与全团100多名指战员正在位于螺旋坑道的团部召开作战会议。突然,敌人的飞机对坑道的出口展开密集轰炸。由于轰炸强度非常大,整个山体垮了下去,里面开会的人全部被掩埋。

叔叔们还告诉康明,坑道刚被炸坍塌的时候,里面的电话和外面还能取得联系,团长康致中还在里面给外面发布指令,让外面的人赶紧挖,说里边的人已经憋得不行了……

坑道被彻底挖开已经是两个月后了,包括团长康致中、政委孙泽东、参谋长王伯明在内的114人全部被活埋在与世隔绝的坑道内。此时,朝鲜战场已经停战一月。

康致中等烈士的墓地原貌

孙叔杨告诉康明:你的父亲穿戴得整整齐齐,戴着军帽,盖好被子,就跟睡觉睡着了一样, “旁边墙上挂着一张作战地图,地图的右侧斜插着你两岁时的照片。”

从叔叔们的叙述中,康明记住了父亲墓地的准确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

北京归来,学校已经无法正常上课。少年康明开始小心翼翼地走访家族的长辈,一点一点为父亲“画像”。

父亲康致中1919年出生于西安市糖坊街康家,康家当年是西安北大街的大户。康致中曾是西安二中的进步学生,参加过西安事变前夕的学潮,后来由于遭到国民政府当局缉捕,投奔延安成为抗日大学学员。

父亲在抗日大学的毕业证书

抗大毕业后,康致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解放后担任第1军7师21团政委。部队驻青海甘肃一带。

西安解放后,西安女子高亚梅入伍到了第1军,在这里,她认识了比自己大14岁的老乡康致中,两人遂结为夫妻。1951年,康明出生。也是从这一年12月起,康致中开始担任第1军7师19团团长,一直到牺牲。

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康明开始慢慢地接受了父亲牺牲的现实。因为在那个年代,军人是最光荣的,烈士就是英雄!

康明对父亲的认知,还和母亲保存的一大批信件有关。

第一封是父亲去朝鲜战场后的1953年3月8日写给母亲的:

亚梅:

我们二月初八入朝一路乘火车二天步行三天一路很平安的到达目的地,现住谷山一带休整。这次入朝比过去更好了,敌人空军也不敢太猖狂,部队生活较前更好,每人每月还发到四两白糖。过年时,祖国人民慰问了很多纸烟、糖、日用品等,因而部队很受感动,情绪很高涨。大家均表决心要打好出国第一仗来报答祖国人民的关怀。

你最近好吧!小孩亦好吧!

请收到信后回信。今年再给小孩种一次痘,沙眼还要经常点药,并请你多保重身体。

……

最后一封家书

最后一封家书落款时间为1953年5月27日,此时距离父亲牺牲还有一个月:

亚梅:

小明近日好吧?

我们现在很好,最近常香玉的豫剧及易俗社来我们团演出对部队鼓舞很大!常香玉演的是花木兰,易俗社演的是蝴蝶杯,都是白天演,大部是名角,很好。

……

再一次接到朝鲜来信,是1953年8月,父亲生前所属的第7师政治部写来的:致中同志就地临时安葬,准备迁回沈阳。

按照入朝时的动员,团级以上的烈士遗骸,可以迁回国内安葬。但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迁坟依然遥遥无期。每逢清明等传统节日,康明和母亲都不知道该去哪里祭奠。

康明不得不开始着手去朝鲜。朝鲜,于孤儿寡母而言实在过于遥远。

带把坟上的土回家,对很多亲人已是奢望。(王磊摄)

因此,康明多次到北京上访,提出去朝鲜祭奠父亲的要求,并且希望把父亲的遗骨迁回祖国安葬。

有一次去民政部,在信访窗口,他刚说完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团长,突然在旁边等待的三位身着军装的老兵,齐刷刷地站起来。

他还去了外交部,得到回答:你可以跟着旅游团去啊。这个回答让他无语。

也有接访态度很好的部门,看上去很耐心地听完他的讲述,然后说:你们家里生活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协调地方政府帮帮你们。

自始至终,没有人正面回答他的问题。

让康明欣慰的是,父亲当年的战友,只要一听说他是康致中的儿子,即使再忙,都会安排时间和他见面,包括曾任总参谋长的傅全有。在入朝作战时,傅全有是一位营长,父亲的部下。但是,他们只能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对于康明的请求,更多只是同情。

根据官方的统计,有超过19万名志愿军烈士,埋骨他乡。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临近退休的康明在朋友的帮助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谷歌地图搜索“江原道铁原肃宁152坟墓”,让他惊喜的是,还真的找到了:三八线北侧,一个村子的北边,有五个白色的连在一起的物体,后面有一个大土包。这和父亲生前的战友们对他讲述的基本吻合。

惊喜不已的康明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看着儿子用鼠标一点一点地放大图片,母亲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

从此以后,每当清明,母子俩就打开电脑,用鼠标找到三八线北侧的那个地方,然后谁也不说话,就那样安静地看着屏幕……

谷歌地图上的墓地

2010年,母亲去世了。老人临终前,在将父亲的所有遗物都交付给康明的同时,还叮嘱康明说,自己的骨灰一定要撒到山东荣成的大海。老人生前听别人说,山东荣成是中国距离三八线最近的地方,她希望自己的骨灰能随着海水漂流到丈夫埋骨的地方。

但这次,向来很孝顺的康明没有遵从母亲的遗愿。他觉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可以把父亲的遗骸迁回中国的。

越来越多的烈士后代,通过网络走到了一起。

2010年3月,康明在网站上看到有一位名叫苗务才的烈士后代发的帖:“我今年已60多岁,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到朝鲜父亲坟前一拜,抓把黄土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但我对那里一无所知,求有关家父信息。”

康明立即和苗务才取得联系。没有想到,他们的故事,后来经过媒体的传播,竟然推动了一件撼天动地的事情。

苗务才的家在河南济源,他的父亲苗维忠时任60军180师侦察参谋。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180师的悲壮:在第五次战役中,180师被重重包围,有一半士兵被俘,2000多人阵亡。

苗维忠成为少数突围成功的军官。

但在1953年初的东线战场,一阵密集的炮弹覆盖了整个阵地,苗维忠和40位战友当场牺牲。

那年,苗务才仅有五岁。他的母亲守寡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丈夫回家,哪怕是坟上的一抔土!

四处寻找父亲的苗务才

和康明一样,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苗务才就开始寻找父亲的战友了解情况。直到1983年换发烈士证,苗务才从烈士证书的说明上看到,父亲安葬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地井地区。

历尽千辛万苦,他还找到当年埋葬父亲的539团文化教员童志安。童志安对当时的场景记忆深刻,“入殓时,看到一具遗体浑身是血,翻开衣服里面的白布条一看,上边写着‘180师侦察科参谋苗维忠’。战士们用汽油桶烧了开水,把他脸上的血迹清洗干净,然后换上干净的军装入殓。”

2010年6月,苗务才终于来到朝鲜,但是被导游告知,“江原道金化郡地井地区”属于朝鲜的军事禁区,没有朝鲜国防部的批准,谁也去不了。

已逾花甲的苗务才跪倒在地,向着埋葬父亲的方向,放声大哭:“父亲啊,你到底在哪里?”

更让苗务才难以面对的是,他回家之后如何面对母亲的期待?无奈之下,他在安葬有毛岸英烈士的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抓了一罐土,带回中国,带到住在医院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的母亲的床前。

没想到,当他骗母亲说这就是父亲坟前的土时,已处于昏迷中的母亲竟然有了知觉,她把自己的手使劲伸进罐子里的泥土之中,紧紧地抓着不愿意松开。

当年12月,苗务才的母亲去世。 

苗务才的故事经《凤凰卫视》报道后,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康明也在为寻找父亲的墓地,继续努力着。

2012年,他给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写信,希望协助寻找父亲的墓地。不久后大使馆回信,根据大使馆掌握的材料,没有他说的152墓地。康明再次向对方寄去了墓地的照片,以及卫星定位的具体位置。

《凤凰卫视》希望继续进行朝鲜战场的报道,联系到了康明。

康明从凤凰卫视记者秦晴那里,知道了另一件事情:在三八线南侧的韩国,也有一个志愿军烈士墓地。

韩国的中国军人墓地。(历史资料)

原来,韩国国防部在寻找自己国家的烈士遗骸时,发现了很多中国军人的遗骸,就将他们重新集中安葬。每个土包前,插一把木牌,上面写着中国军。

身为记者的秦睛希望去拍摄,但被韩国士兵阻止。秦晴哭着向士兵讲述了苗务才的故事,她告诉那些士兵,她只是去帮助一位一生守寡的母亲,去寻找她在战争中死去的丈夫。

没想到,韩国的士兵默许了。

采访康明的是著名主持人陈晓楠,在节目最后,陈晓楠问了康明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到了父亲的墓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康明毫不犹豫地回答:爸爸,咱们回家吧!

这期节目于2013年6月25日在《凤凰卫视》播出。两天后,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在返回韩国的前一天晚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其举行例行的告别会见时,朴槿惠突然提出,送还在韩国发现的360具中国军人遗骸。

根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这个提议是临时增加的,就连韩国外交部也只有核心负责人知情。

“他们也有亲属,他们的亲人也一定在等着他们回家。”朴槿惠说。

苗务才和康明,都是欺骗了自己母亲的儿子。前者用一包从其他墓地带回的土,说成是父亲坟上的,来宽慰临终前的母亲;后者没有按母亲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在大海。

因为谎言,让他们更加下定决心,找到父亲的墓地,带他们回家。

2013年7月,苗务才和康明跟随部分牺牲在韩国的志愿军烈士后代,在韩国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之前,去现场给他们做一次祭拜。另一个驱动是:在三八线南侧,是允许到达的离父亲更近的地方,只隔着一道铁丝网。

隔着铁丝网,可以看见父亲埋葬的山头(康明摄)

出发之前,康明收到了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的回信:我们多次询问,朝方都没有答复,后来以外交照会的方式,得到朝方回复,令尊的墓地仍在铁原郡上马山里青云洞,没有墓碑。

在位于韩国坡州的中国军人墓地,他们发现,韩国政府已经抢先对墓地进行了修缮,原来的小木牌被换成了石碑,旁边围上了电镀栏杆,还修了厕所和停车场。

在韩国的中国军人墓前(康明提供)

康明将事先收集来的多位烈士的照片,一一挂在准备好的挽帐上,敬过烟酒之后,仰天长呼:“所有在那场战争中付出生命的军人,你们安息吧!”

旁边巡查的韩国军人,似乎听懂了这句话,立马笔直站立。

从小被左邻右舍教育长大后要为父亲报仇的康明觉得,他们已经牺牲了,不要再没完没了地报仇了。

在三八线南侧的一座瞭望台上,康明看到了三八线北侧的甘水峯,它的背面就是152墓地,埋葬父亲的地方。隔着铁丝网,康明跪倒在地。父亲近在咫尺,却无法抵达。

十一
2014年,一位山东的企业家向康明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带他前往朝鲜。但结果和苗务才一样,康明父亲埋葬的位置,依然是朝鲜的军事禁区,不能前往。

从这一年起,康明每年都要前往朝鲜,经常一去就是几个月。他去了长津湖,去了黄草岭,当年战斗无比惨烈的地方。他开始和更多的烈士后代一起,将那些刻在墓碑上的烈士名录拍下来,帮助他们寻找后代。

康明等后代在朝鲜志愿军烈士墓地。

在很多墓碑上,他们看到这样的记载:XXX等以下几百人。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康明找到一名牺牲在朝鲜的团政治部主任,而他的名字并未出现在官方公布的244名阵亡团职干部名单里。

朝鲜老秃山的志愿军墓地,也未出现在官方的名单里。

对于朝鲜战争有197653名志愿军牺牲的数字,民间多有质疑。

帮助烈士寻找后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他们把烈士的名单输入中华英烈网,有登记的,上面会显示出烈士的籍贯信息,然后再依据这些信息找到他们的亲人。

很多亲人接到电话,泣不成声,这是60多年后,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亲人埋葬的地点。

近一次通过谷歌地图查看父亲的墓地,康明惊喜地发现,河道加固了,墓地整齐了,墓碑前有一个白色的长方体,感觉明显人为修缮过。

2018年1月,民政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起草《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具体工作包括核实修缮烈士纪念设施、搜寻查找烈士遗骸等,“驻外使领馆可以结合实际,为赴所在国祭扫的烈士家属提供协助。”

也有越来越多的烈士后代,接到了来自当地政府的通知,告诉他们亲人的安葬地点。

一位7旬女儿,在朝鲜的父亲墓前(王磊摄)

更好的消息是,今年“两会”上,国家正式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

今天,中国政府以至高的国家仪式迎接20具志愿军遗骸回国,让烈士回家,这是大国的担当和责任,无数人为此感动落泪。

这一天,身为团长之子的康明也将再一次启程前往朝鲜。他希望,能在大使馆的协助下,抵达父亲的墓地。抱着同样希望一同前往的,还有苗务才,以及第7师19团政委孙泽东、参谋长王伯明、军组织科长李中林等40多位烈士的孩子们。

当年,他们的父辈列队走上朝鲜战场,再也没有回来;今天,他们将跨过鸭绿江,去寻找父亲,接他们回家。

(全文完)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龙哥的战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想了解更多非虚构类战争故事,欢迎搜索并关注《龙哥的战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讲述在战争背景下,那些关于人性的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