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宫斗剧的头号“粉丝”,开始自己拍了

洪三宇
2019-04-16 09:53
来源:澎湃新闻

谈起国产电视剧的头号“海外粉丝”,或许邻国越南当之无愧。早在1992年,50集中国电视连续剧《渴望》(1990年12月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就开始在越南国家电视台播出。这是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传播的开端。《渴望》以写实的视角直面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将对人性的表现有机地融入到时代大背景中,向中国观众第一次展示了真实的力量。越南观众观看《渴望》也可以用“如痴如醉”来形容:这部电视剧在越南的收视率居然达到不可思议的90.78%,剧中角色“刘慧芳”更是成了众多越南男子的梦中情人。

《渴望》中的刘慧芳

中国电视剧风靡越南

《渴望》的成功,使得中国电视剧如《雍正王朝》、《宰相刘罗锅》、《宋氏三姐妹》、《孽债》、《上海一家人》、《还珠格格》、《西游记》等先后登陆越南。与中国小朋友一样,越南儿童在漫长的暑假期间也流行观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一时间,越南大街小巷甚至还可以看到“还珠格格”赵薇的宣传画报和照片。在2000年至2006年间,越南全国电视台累计播出中国电视剧300多部,一度占到引进剧总量的40%。此后随着“韩流”兴起(1996年韩国大使馆免费赠送《初恋》),泰剧、印度剧也纷纷涌入越南市场,中国电视剧“一家独大”局面被打破,韩剧现在甚至占据了越南最大的外国电视剧市场。

不过,相比其他东南亚邻国,越南仍旧热爱中国的电视剧。比如泰国一些电视台曾经花大价钱买下《甄嬛传》、《花千骨》,孰料收视率并不理想。这些对白过多,故事情节过于复杂的古装“宫斗剧”,似乎不符合泰国观众的收视习惯,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收看兴趣。

但中国的古装剧在越南全无“水土不服”之虞。一千年的“群县时期(北属时期)”与接下来一千年的“宗藩关系”,以及共同使用汉字的历史背景,使得中越两国的历史文化迹近孪生,相通的地方极多,比如越南传统(农历)节日与中国高度一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中秋也要吃月饼等等;越南人历史上甚至一度自称“华人”、“汉人”。正是由于在越南的历史上同样出现过与中国类似的封建王朝,也存在过与中国类似的宫廷制度;越南观众很容易在中国的古装“宫斗剧”里找到共鸣。2018年的《延禧攻略》在越南掀起了比之国内毫不逊色的收视热潮。有越南观众表示,“《延禧攻略》不仅把握了美得销魂的尺度,演员演技无可挑剔,内容上还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生活哲理”;很多越南游客来中国也要去看在北京的延禧宫,以及《延禧攻略》的影视拍摄地横店,形如“朝圣”一般。

越南网站播出的《延禧攻略》

这对于越南本土的媒体人而言,无疑是个尴尬的场面。2011年,越南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管理局下发通知:第一,黄金时段优先播出国产电视剧;第二,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国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40%。在政策扶植下,越南电视剧制作公司一度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居然是要“足量生产”。

其实,即便是越南自行制作的电视剧,依然脱不开与中国的关系。2007年,越南电视剧制作中心买下SMG的500集海派情景喜剧《开心公寓》的剧本,改编成《快乐单身族》并连续两年在越南国家电视台三套(VTV3)黄金档密集播出。2010年的历史古装剧《李公蕴:到升龙城之路》更是成了一个“黑色幽默”。这是越南第一部10集以上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由于在中国浙江省横店影视城拍摄古代外景,结果引来越南观众吐槽“是一部说着越南语的中国片”,“越南太祖皇帝的服饰看起来更像是中国皇帝,没有在细节上体现出越南特点”。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太中国”的《李公蕴:到升龙城之路》

越南开拍自己的宫斗剧

到了最近,以《甄嬛传》与《延禧攻略》为代表的中国古装“宫斗剧”在越南的热播,更是催生了越南本土媒体人的一次全新尝试。导演黄循英(Huynh Tuan Anh,音译)和郑秀澄(Trinh Tu Trung,音译)意识到“宫斗”题材属于越南电视剧市场上的一片“蓝海”,决心制作一部“纯粹”的越南古装电视剧——今年年初开机的《凤扣》(Phượng Khấu)。

《凤扣》海报

《凤扣》将是一部每集45分钟的35集电视连续剧,以越南的标准而言,这绝对是一次长篇大制作。演员的阵容也是如此。担纲男主角的成禄(Thành Lộc,音译)出身于演艺世家,其父成尊(Thành Tôn,音译)是一位“人民艺术家”。成禄本人则是越南“功勋艺术家”,也是越南金梅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艺术家。至于在《凤扣》里出演女主角的洪道(Hồng Đào,音)也是一位享誉越南的“人民艺术家”。

导演黄循英(右一)与演员

作为一部“宫斗剧”,《凤扣》将故事的时代背景放在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1802-1945年)的中期(明命、绍治、嗣德年间)。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大概与《甄嬛传》出于类似的考虑。作为时代背景十分模糊的“架空”小说,《甄嬛传》改编电视剧时却被置于清代雍正朝的时代背景之下,以至于小说作者(流潋紫)后来干脆将续作《如懿传》从“架空”落实为“清宫”背景……这样做的好处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清代距今不远,各种典章制度易于考证,清代宫廷(紫禁城)尚在,清代服饰的资料更是从实物到影像无不具备。“宫斗剧”的背景选择在清代,自然更容易营造出一种“真实感”。

《凤扣》的情况如出一辙。阮朝一直延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历代越南封建王朝中,其各方面资料的完备程度堪称首屈一指。作为“宫斗剧”的舞台,阮朝的“紫禁城”——位于顺化的皇城也是越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它的主体部分(包括太和殿、干成殿、世庙和显临阁),甚至在越南战争的惨烈炮火下幸存了下来,1993年皇城也作为“顺化古迹建筑群”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越南现在存世的织物实物还是以阮朝末期的为主。比如著名的越南“国服”奥黛,其渊源就可以追溯到阮朝时代的“五身袄”。反观阮朝时期之前的服饰,实物与文献两缺,以至于在越南现时的复原中充满了各种想象,并大量加入了韩服、汉服乃至中国古装剧服装的元素,并不严谨;而且一不小心,还会与《李公蕴:到升龙城之路》一样,被挑剔的越南观众吐槽“中国味道”太重(剧中大臣上朝议事身着宋朝官服,头戴明代官帽)……于是,虽然尚未播出,《凤扣》中精致考究的古代(其实只是200年前)服饰已经被电视剧制作方作为一个重要卖点用于宣传——服装制作团体将“细致考证并结合现代美学思想”制作出剧中人物的服装道具。

虽然《凤扣》的制作方信誓旦旦地表示希望电视剧可以向观众“提供越南历史,礼仪和文化的相关知识”,但是毫无疑问,《凤扣》最主要的卖点仍旧是“宫斗”情节本身。“泛娱乐化”毕竟是当今世界媒体的大势,既然80%越南观众喜好中国古装剧的原因只是为了日常休闲,他们对于本土“宫斗剧”的期待之处,自然别无二致——尽管这部电视剧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是阮朝由盛转衰,一步步沦为法国殖民地的悲剧史(题外话,由于这个原因,越南官方对阮朝评价极差)。

“宫斗”的本质

与《甄嬛传》类似,《凤扣》也是一部大女主的人生故事,只不过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大名叫做“范氏姮”。由于在年幼时就容貌美丽而善解人意,明命二年(1821年),11岁的范氏姮进入顺化宫廷成了皇长子阮福绵宗(即后来的绍治帝)的府妾。在这里,她的最大对手是阮氏任,后者日后有个中国观众很熟悉的封号——《延禧攻略》与《如懿传》里都有戏份的“令妃”。

相比清朝的令妃,阮朝的令妃就要弱许多。一开始,这位阮氏任在宫里的地位比范氏姮要高,原因也很简单,她老爸阮文仁是阮朝的开国元勋,被封为“掌振武军郡公”;去世后还享受附祀阮朝开国皇帝(世祖阮福映)世庙的殊荣,被追封为荆门郡公。而范氏姮的父亲范登兴虽然也曾官拜礼部尚书,却只是一个侯爵(兴让侯)而已。阮氏任还有一个优势,她率先为阮福绵宗生下了皇女阮福娴嫣(安盛公主)。这就帮助阮氏任一度在后宫占据了优势,也被封为“一阶令妃”。

《凤扣》中的阮朝绍治帝

只不过好景不长,这位“令妃”娘娘的风头很快就被范氏姮盖过了。宫斗上位的具体经过不见史料,这考验的自然就是《凤扣》的编剧水平了。总而言之,范氏姮在15岁(1823年)时生下了阮福静好(延福公主);三年后生皇女阮福渊懿;再三年又生下了皇子阮福洪任。“母以子贵”毕竟是“宫斗”中的致胜砝码。于是范氏姮先在绍治三年(1843年)封为二阶诚妃,绍治六年(1846年),又晋封一阶贵妃。绍治七年(1847年)绍治帝逝世后,阮福洪任继位,是为嗣德帝。第二年,儿子为老妈范氏姮加上尊号“皇太后”。至此,范氏姮与阮氏任(及其他嫔妃,比如绍治帝长子阮福洪保的生母三阶贵嫔丁氏幸)的后宫争宠大戏鹿死谁手,终于宣告尘埃落定。

《凤扣》女主晚年服饰

历史上的范氏姮一直活到1901年,得享90高寿。她生前所得到的最后尊号是“慈裕博惠康寿太太皇太后”。这一称号的前两个字(“慈裕”)与其生活年代,都令人联想到清宫中的著名人物“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只不过,慈裕太后的境遇比起太后“老佛爷”更为不堪,在她去世时,法国已经把整个越南变成了“保护国”,阮氏朝廷虽然尚在,却已经是一副毫无实权的“橡皮图章”了。这个女人的一生着实让人颇为慨叹。她生于阮朝的全盛时期,又嫁入皇室成为越南最尊贵的女人,一时风光无二。可是,在其后半生里,却见证了王朝的步步没落。眼看着自己的子孙只能在外夷股掌中苟延残喘,而范氏姮本人作为一个后宫妇人却无能为力……如果《凤扣》的后半段故事讲述的只是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恐怕也将色彩黯淡。或许导演与编剧,会更倾向将电视剧描述成为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故事吧,就像宣传词所说的那样,“一生一世,生离死别,而今而后,我还有谁”?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