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合作,传统手工艺中也有春日的繁花似锦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4-05 15:26
来源:澎湃新闻

4月是江南春天最繁盛的时节,玉兰、樱花、海棠次第开放。在2019上海樱花节火热举办之际,“繁花似锦”非遗当代设计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宝山非遗项目罗泾十字挑花、高境布艺堆画等“非遗”与当代设计牵手,以“春天的花”为主题,展示了近百件融入非遗元素的作品。本次展览是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展示,将持续到5月5日。

“繁花似锦”非遗当代设计展

展厅中,一组画框中,残破的黑白建筑摄影上,“长”出了鲜艳热烈的布艺花朵,强烈的对比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这是非遗传承人周敏尔团队与设计师何然、摄影师汪弘枫合作的《追忆似水年华》。

何然曾多次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将非遗技艺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服装、包等结合起来,做出具有现代设计的非遗手工艺产品。这次与布艺堆画合作,她另辟蹊径,首次尝试将非遗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

刺绣等非遗天生就与服饰相契合,而布艺堆画却有所不同,不论从形态还是作用上,它更像是“画”。布艺堆画是宝山高境镇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它起源于古代皇宫工艺,用布剪出形状,堆叠出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的图案,多以花、鸟、人物作品等为题材。传承人做好的布艺堆画,大多装裱在画框中,作为装饰画摆放。

“非遗和当代艺术结合拉近了它和当代人的距离,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何然表示,《追忆似水年华》契合了“画”的形态,用具有温柔质感及色彩的布艺堆画与上海中心城区老建筑黑白照片结合,唤醒一代人对上海老城区的记忆。鸟语花香是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对过去回忆的珍视。

《追忆似水年华》将黑白建筑照片与高境布艺堆画结合

巧合的是,宝山罗泾十字挑花非遗传承人郑晓蓉和设计师应敏的合作也选择了以装饰画形式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

罗泾十字挑花技艺是一种随布纹的经纬结构进行刺绣的手工艺,正面成十字交叉,背面一字点状整齐排列,“不绷架,不打样,直接根据布的经纬挑的,看到什么就挑什么,挑出来什么像什么就叫什么。”十字挑花非遗传承人郑晓蓉介绍,罗泾十字挑花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十足,传统上常用于制作头巾、手帕、围兜等物品。

这次与设计师合作,不论是从材料载体还是设计理念上,郑晓蓉经历了一次全方位的“冲击”。设计师应敏抛弃了传统的挑花布料,选用了崇明特有的“芦菲花”纹样土布,并改变了传统采用一至两股线绣线挑花的习惯,要求传承人用三股及六股线挑制。“芦菲花”土布纹理更密,挑花线比原来更粗,挑花难度顿时变大了,但郑晓蓉尝试完成之后自己也很惊叹,“呈现效果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更有立体感了。”

应敏以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为主元素,设计了花苞、初开、盛开3种不同造型的玉兰花作为主图形,用六股绣线挑绣创作,又用三股绣线挑绣蝴蝶、藤蔓、柏枝等罗泾十字挑花传统图案为辅助图形。装饰画中3种造型玉兰花好似寓意非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像非遗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慢慢绽放,让传统文化在传承活化中焕发新生。

“设计师的理念是芦菲花土布像一个有历史感的老人,加上挑花、施华洛世奇水钻和米珠,代表女孩子对美的所有期望。”还是传统的技艺,手中呈现的作品却与传统的风格迥异,郑晓蓉深感当代设计对传统手工艺的促进作用,“非遗文化一定要有专业人员来抬高层次,不然十字挑花只会永远窝在罗泾,这次合作中我受益匪浅。”

非遗传承人郑晓蓉与设计师应敏合作的《花飞锦绣香》装饰画

传承人从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中开拓了眼界,设计师亦从传承人身上重新续接起传统文化和手艺的根源和脉络。

“我原来其实是叛逆的,出国之后反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何然曾留学法国,在西方文化的氛围里,反而开始酝酿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回国后,2015年她创办了自己的箱包品牌,走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结合的风格,开始做一些箱包与刺绣的结合,后来她成为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特聘设计师,参与了多期非遗传承人研培班,也开始尝试将不同类型的非遗与箱包设计相结合,竹编、银饰、刺绣……都成为她“跨界”的新尝试。

何然认为非遗工艺和时尚结合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一方面为非遗赋予了日用品特色,她现场背的包,灵感来源就是小朋友的虎头帽、虎头鞋。另一方面,非遗通过时尚再设计,从审美功能上可以拉近和当代人的距离。“近几年随着国力增强,人们对传统手工艺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看到这样的作品会眼前一亮。”何然相信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是非遗走向现代生活的必经之路,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也让她感受到“未来可期”,“我合作过的非遗传承人很多是大师级的,但他们都很积极配合没有架子,大家都想做出一些改变。”

结合了高境布艺堆画设计的包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