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同样是说话,为啥有人一开口就赢了?  

2019-04-06 17:49
北京
随着《“声”临其境》等声音类等综艺节目的热播,如何拥有好声音再度纳入大家关注的视野。其中,许多已经渐渐淡出荧屏的演员不靠流量不靠明星脸,单凭声音就让众多观众全情投入、泪洒现场,更是重新圈了不少粉。这里的好声音不单指音色,更多的是用声音调动情感、俘获人心的能力。可见,拥有好声音的人是多么有魅力!

确实,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少说话、多做事的年代了。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拥有一个能在各种场合下表现出众的好声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听声音的时代。作为沟通的第一媒介,“音值”往往比“颜值”更重要。

其实,好声音并不只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好声音还可以让我们在职场中表现得更加自信、更有底气,更容易获得信赖和机会。在社交场合中,拥有好声音更容易获得他人青睐,拥有好人缘;在亲密关系中,拥有好声音让人如沐春风,更容易加深彼此的情感。那些声音好听的人,一开口就赢了。

而那些不好听的声音,会导致什么呢?人们会觉得你说的话不重要,你的存在感会显得很低;人们可能会错判你的性格,误会你的意图;人们甚至可能会低估你的能力,否定你的价值。修炼声音变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谁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付诸行动,谁就会让整个人的形象、能力都有很大提升,从而在人群中显得出类拔萃。

如此一来,练就好听的声音或许将成为每个人人生中的必修课。那么,到底如何才能用声音更好地表达情绪和态度? 如何让声音更好听?如何更好地调动积极情绪或安抚负面情绪?

而知名声音教练、《好听:如何练就好声音》的作者徐洁,就是这方面的资深行家。徐洁大学四年经过播音主持科班训练,她在长期实践中,深感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好声音的迫切需求,所以她在书中将自己从“乌鸦嗓”到“知名声音训练导师”所实操过的声音训练方法、心得、经验倾囊相授,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掌握科学发声方法,以下关于练就好声音的部分训练方法就摘选自她书中的内容。

一、对于声音的常见误区:

(1)声音是天生的吗?

很多人会问:“声音不是天生的吗?声音还可以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声带的确是天生的,但声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优化大幅度改善的。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声音中当然有一小部分的先天因素,但它绝不是声音不好听的借口,先天条件应该成为一个人的特点而非阻碍,如果运用得当,每个人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发 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换言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好声音,因为后天的习惯养成与努力更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改变我们的声音,分别是发声方式、语音语调和声音情感。经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这些都将使声音产生变化,而且它们的作用都比先天的声带条件重要得多。

(2)好声音不等于大嗓门

好声音等于大嗓门吗? 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或回忆一下,就一定能找到身边那种嗓门很大,但是听着让人难受的声音。嗓门大只能说明你的某部分先天条件不错,并不能代表你的声音就有什么优势。相反,很多场合下,太大的声音反而给人带来困扰。

(3)好声音=普通话标准吗?

除了将大嗓门与好声音直接画等号,也有一些人把声音训练单纯地理解为普通话训练,认为好声音就是普通话标准。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固然好,但不是衡量好声音的唯一标准。银行里的语音叫号虽然标准清晰,但声音机械又冰冷,这种缺乏温度和情感的声音不会让人觉得好听。一些声音爱好者往往只在意自己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有没有做到字正腔圆,因 此只是生硬地念字,完全没有了解文字的内在,也没有与听众 形成心灵上的沟通。甚至有人把这种状态直接搬到真实的说话场景中,这样的效果就像听一个机器人在说话。

(4)我要变成谁谁谁那样的声音

声音可以模仿吗? 如果你有足够的发声能力,懂得声音的变换技巧,并且能够抓住声音的特点,模仿声音是可以的,但不赞同大家抹掉自己的个人特色去做谁的翻版。

好的声音教练会教你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身上精彩的部分发挥到极致,改掉不正确的习惯或者懂得怎么去规避自己的缺陷。我们鼓励“扬长避短”的做法,而不是偏执地“取长补短”,盯着别人声音中最亮眼的部分,吃力地踮着脚、伸着手想要触及,去成为和谁谁谁一样的声音。丢掉自己成为别人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声音也一样。

(5)要像主持人那样说话吗?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用专业的播音腔来问你:“今晚吃什么?要不要吃红烧排骨”,那种感觉还真是怪怪的。不必有太深的顾虑。首先,优秀的“播音腔”“舞台腔”或者“朗诵腔”都不是一下子就能练出来的,优秀的主持人和播音员在咬字、发声、表达等方面都经过了数年的锤炼,才能真正走上播音岗位。

其次,他们在生活中未必会保持这种腔调,毕竟那是在特定环境下,作为特定角色需要完成特定目标而调整出的特定状态。要知道,声音训练是为了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情感态度,在各个场合的沟通中让我们表现出众,并把话真正说到对方的心里。你或许不知道,有些主持人也在苦恼着如何甩掉自己的“播音腔”呢!

二、到底怎样才是好声音?

我们上文说过了,好声音不等于大嗓门,不等于普通话标准,那么好声音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可以衡量呢?

显然不同的人心中的好声音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好声音一定都具备四个方面的特点,我将它们称为好声音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发音清晰、音色悦耳、有温度以及风格适宜。我们不妨从这四个方面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发问。

(1)我的声音清不清晰

清晰是声音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最根本的目的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做好了信息的传递,进而我们才 能传递感情、态度,最后传达出美感。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听得清楚这个基础上。

当我说到这个观点时,有不少人问我:“那周杰伦唱歌我一个字也听不清楚,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好听呢?”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旋律和节奏创造了一种意境,而且他的咬字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特性。但说话和唱歌终究是不一样的,没有人会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囫囵吞字、含混不清还能让大家觉得他说话很好听,更不可能像听歌一样拿着歌词一遍一遍去对照到底唱的是什么。 音乐可以反复欣赏,但平时说话大多是稍纵即逝的。

因此如果平时讲话经常被他人要求重复,那就是清晰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不少人能通过下意识的控制来提升自己的清晰度,比如让自己说得慢一点,让自己咬字积极一点。如果能通过有意识的控制去改进,就可以将它养成习惯。如果是因为缺乏方法或者坏习惯根深蒂固难以做到,就请根据本书随后提到的训练方法好好锻炼。关键是先把说话要清晰的意识培养起来。

(2)我的音色是怎样的

其实,什么才是好听的音色,单个的形容词都会显得很片面。声音的音色或许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何况每个人的音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保留自己的某些特色,并且学会扬长避短。

所以在音色这个层面,我们至少先要做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别让声音走极端,哪怕音色资质平平,通过情感的润色以及科学发声的优化也可以带来美的效果。不好的声音形态可以通过练声方法得到改变,比如声音的尖细挤捏是因为喉咙不够放松,气息上提,后声腔打不开,鼻音重造成的;大声的粗犷的声音大多是因为呼气不会控制,大喘气地说话,喜欢用喉咙去喊。只要通过对呼吸、口腔和喉咙这些发声硬件进行训练,就可以让资质平平的音色达到非常棒的效果。很多音色好听的人都是花了很大精力去练嗓,才得到了大家都喜欢的音色。

(3)我的声音有温度吗?

什么叫作有温度的声音?简言之就是要暖声,不要冷声。 我们发现很多人前两个方向好像没有问题,但是声音离好听悦耳这个程度还是相去甚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冷漠,很难引起好感。

著名的国际声音教练朱迪·艾普斯曾说:“是内在世界创造了声音,而非声音创造了你的内在世界。”有内在的情感,才能拥有温暖人心的声音。

我们听一个人讲话,不是只听字面的意思,我们听的是这个声音所传递的整体感觉。因此不是我们冷冰冰地说着自己很高兴,别人就真的认为我们很高兴了。

作为听众,也会特别拒绝表里不一的声音。如果你表达的话语中融入的是与之相匹配的情感,声音的好感度自然会更高。有些人说话让别人提不起兴趣,甚至让人扫兴,或许不是内容的问题,而是你的声音听上去实在太冷漠了。

这种流动着的情感和变化着的节奏,还有不同的声音表现,形成了一种有温度的声音。这可以说是声音的灵魂,把这一点做到了,即使声音先天条件不好,也能实现惊天大逆转。同理,再动听的音色、再标准的普通话如果没有这一点,听上去也是 索然无味的。

 

(4)   我的声音与我相称吗?

我们说穿衣打扮要看个人风格,也要看场合,用声也一样。在职场、生活里,对声音的要求和审美也不一样。

举个例子,比如娃娃音。其实有的朋友也会觉得娃娃音很好听,温柔可爱,又没有攻击性,就像我们熟知的志玲姐姐。娃娃音向伴侣撒起娇来是非常讨喜的,但如果用在职场上听着可就不舒适了,会显得说话者肤浅、不沉稳,可信度不高。由此看来,声音要随着身份、关系的转换,契合场合、人数的变化。合适,就是一种美。

但是,我们也不要将对声音的评判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要局限于声音本身,也要去看看这个声音是否有延续的力量, 它能否与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否在情绪上给予你正向的影响,能否给予你心灵上的抚慰或鼓励,把话说进你的心里,甚至指引你的行动。因为好听的声音不仅悦耳,还能悦心。

三、应该如何训练好声音?

现在你对“好听”已经有了正确的认知,马上你将进入系统的训练环节了,在此之前还有三点重要的提醒。

(1)学会听,培养自己的听辨能力

听准才能说好。尤其是声音教练,专业技能再好,懂再多的理论,如果无法听辨出学员声音的问题,就无法一针见血地给予有效的指导;在线下,学员在课堂上做展示时,不允许其他同学讲话或熟悉内容,而是要求他们专心地听,要听得出别人的好坏,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

比如在《好听》一书中,就附有音频示范,在没听明白示范和要求前请不要轻易开口。自己做练习时也必须录音并且回听。从对最基础的音量、音高、音长、音色有感觉,到对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产生的声音有感觉,能够判断出气息有没有下沉,喉咙够不够放松,口腔有没有打开,甚至到最后精准地听出说话人的情绪和性格。在听的能力飞速进步的过程中,模仿能力和发声能力也会进步得非常快,更重要的是,你会逐渐形成正确的听觉审美,这是说得好听的必备条件。你无须拥有绝对音感的天赋,只要你没有听觉上的障碍,再对这方面长此以往的忽视下稍加重视,听得多一点,用心一点,细腻一点,你一定能收获得更多。

(2)善用工具:录音和镜子

初学者在刚练习的时候往往会把注意力都放在发声上,而忽视了“监听”,将声音录下可以在回放的时候站在听众的角度审视自己,会发现许多在说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随着这个过程,听的能力和审美也将逐渐提升。镜子可以观测自己的生理状态:形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在练声中我们要声心相连,声身相连,身体的每个部位的状态都会影响我们的声音。

(3)练习!练习!练习!

声音塑造不是认知型的学习,而是技巧型的学习。有些方法和技巧尝试起来立竿见影,但唯有通过练习巩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能力。

练声和健身一样,都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对很多人来说,练声已经融入生活和工作了。初学者要练声,很多成名成家的语言工作者为了保持自己的水准和艺术的生命力,也依然坚持练声。我们虽然无须以他们的标准过分苛责自己,但是为了更好的声音形象,更优质的沟通,我们也要坚持练声,练声可以为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对许多生活、工作忙碌的人来说,将它作为一项兴趣,每天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可以少量多次,比如将 30~40 分钟的练声时间拆分为两个时间段来进行。在状态好、兴趣高涨时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状态不好时也不要灰心甚至钻牛角尖,懂得思考和调整,关键是持之以恒。

本文摘选自《好听:如何练就好声音》,中信出版集团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