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针的绒绣国旗在沪起针,还将在湘、苏、川等地接力绣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2019-04-03 13:09
来源:澎湃新闻

革命后代、道德模范、武警官兵、少数民族青少年代表用上海绒绣的技艺绣国旗。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图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么绣红旗……” 歌剧《江姐》中描写革命先烈用绣红旗的形式,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4月3日,“同心向党 共绣国旗”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起针。革命后代、道德模范、武警官兵、少数民族青少年代表在恒源祥绒绣大师李蔷的带领下,用国家级非遗“上海绒绣”的技艺为国旗绣上了第一针。

“绒绣是一种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线绣出各种图案的刺绣技艺,从欧洲传入上海后逐渐形成了‘上海绒绣’,被誉为东方的油画。现在‘上海绒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恒源祥集团总经理陈忠伟说。

这次起针的绒绣国旗长0.96米、宽0.64米,共需绣制10万针。“在上海起针以后,会进学校、进楼宇、进社区开展专场活动,还会前往湖南、江苏、四川等地,依托当地的伟人纪念馆开展巡绣活动,最后在国庆前夕完成绣制。” 陈忠伟表示。

参与起针的开国“虎将”王必成将军的女儿王苏炎说,“70年前,象征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红旗就在今天活动现场旁边的永安百货公司的楼顶升起,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同时用绒绣技艺一起绣制一面国旗,就是要我们‘饮水不忘挖井人’、牢记历史、珍惜当下。”

王必成将军,1928年参加赤卫队,1929年参加红军。抗战期间,作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的团长,为所在团赢得了“老虎团”的美誉。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战功卓著。1963年5月1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红日》中军长沈振新的原型就是开国“虎将”王必成。王必成将军曾担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在此期间精心培植和扶持了“南京路上好八连”这一典型。

上海黄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曹小敏介绍,今天的活动也是黄浦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浦区作为党的诞生地所在区,拥有深厚的革命底蕴和丰厚的红色资源,起针的时间选在清明节前,为的是就缅怀为新中国诞生、为上海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陈忠伟称,还准备在手机端开展“线上”绣国旗活动,计划绣制960万针,象征国旗覆盖着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活动中还将设置有关国旗知识、建国历史等相关内容,参与者通过浏览和点击参与绣制,获得证书的同时,还能了解相关红色文化。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