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江:他通过镜头,记录下太湖日常的景象

2019-04-02 13:25
福建

太湖纪行,©支江

摄影师支江从小出生在太湖边,太湖如诗般的美景令他着了迷,于是他一次次地把镜头对准太湖,用影像记录下日常的场景,串联起太湖的往昔和现在。

太湖纪行

图文 | 支江

我生在太湖边,长在太湖边,这让我有了很多时间去欣赏如诗如画般的太湖美景,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拿起相机,一次次地把镜头对准太湖,用影像去记录那些日常的场景。

每当我见到太湖时,总感到眼前熟悉的景象慢慢变的陌生起来。渔民日常的生活、织网、捕鱼、炊烟、晾晒在不经意中随着时间流逝着。太湖发生了变化,太湖的景观增加了许多现代化元素的“点缀”,那些散落在太湖边的一景一物,那些貌似诗画般的景色,又给人带来一丝伤感和惆怅。我通过相机,将这些日常的碎片串联起来,它让我们记忆过去,通过时光隧道串起记忆回到现实。

太湖纪行

撰文 | 姜纬

浙江资深摄影师支江的《太湖纪行》系列作品,气象悠远洒落,情景交融互渗,但总感觉透出些许沉静中的不安。在他的视线里,景致如此舒朗逸散,但他同时又对这样的景致保持着警醒,所以他作品的视角多有独特的中立感和隔阂感。所有的画面都是他直觉和考量的微妙折射,也正因为这样,这些照片才是阔大、灵动和有意味的。

太湖纪行,©支江

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支江将着眼点不仅仅放在描绘日暮蒹葭空水云这般景致上,他显然更注重反映太湖区域人类栖息、发展的幽微足迹,以及这些正在时刻变化着的足迹对人、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每一幅照片无不在叙述着一个现实与历史纠缠交织的故事。这些照片有效地唤起了对于永恒与短暂的思索,和对于得失的考量。它们超越了单纯记录风土人情的状态,诗意地提示了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脆弱性。

事实上,一个摄影师和山川湖泊相比,个人太短暂了,摄影师看见的,很多情形是没有结构的,没有起承转合的,很多事情是散掉的,而摄影的意义也许就是给它们一个结构、一个框架,然后我们可以分享一种见识,也可以说是一种镜像,或一种现实的观照。不断地寻找、不断地生活,这是太湖给予支江的感受,也是他对摄影的理解。

太湖纪行,©支江

“烟光明灭,云影徘徊,森森穆穆,郁郁苍苍,望之无形,揆之有理。”太湖这些照片首先是文化,是投射于自然或现实之上的想象建构,这无疑是支江摄影作品的美学渊源和语言基础,其更进一步的现实意义,是力图实现勘探并重新发现我们早已拥有却忽略漠视的生活内涵。的确,支江是用镜头“发现”而不是“再现”心目中的太湖。

一览意尽,于绘事何趣焉?对支江而言,一览意尽,于摄影何趣焉?浙江历来人文荟萃,尤其南太湖所在的湖州于山水画史贡献巨大,影响至今。支江耳濡目染,浸润其中,心领神会。南宋山水绘画大家马远、夏圭构图多截取一角或片段不全之景的“截景山水”,是由“远观其势”向“近观其质”的深刻转变。这种理念也体现于摄影创作中,支江的摄影作品,就是对“舍形而悦影”的融会贯通,取景不滞于物,镜头语言便留有余地,内心世界就不会轻易被物象轮廓所框范,照相机也不是刻板机械地描摹自然景致,预示着他不打算以图像来进行单纯的客观记录,而是从容培植与发展内心意念与外部世界的隐喻性衔接。

 太湖纪行,©支江

时间在平面中绵延卷舒,空间在景深里流转隐显,支江的《太湖纪行》系列作品融会了一种令人感慨的事物内在质感,以及他的情感轨迹。年复一年地记录,其密度和覆盖力令人瞩目。他将一个个地点定义为真切连续的实体,没有终点的资源,照片作为成果,就是为身心提供了抒怀式的出路。

(原文刊发于《中国摄影报》)

编辑 | 章文

极光photo近期推出“江河影像”系列,精选国内外优秀摄影师们关于江河的作品。此系列正合极光视觉将要推出的“江河影像•个人记忆”影像征集与资助计划,激发和资助年轻摄影师关注身边的“江河”。如果你也有关于江河的影像作品,欢迎投稿!(请把作品图和文字发送到邮箱:914127901@qq.com,并附上联系方式。)

支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湖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2010年,第三届中国济南国际双年展最佳摄影奖

2013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

2014年,法国秋季沙龙艺术展

2015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5年,中国丽水摄影节

2017年,大理国际影会

2017年,中国丽水摄影节

2017年中国美院美术馆“非常西湖”首届影像西湖《说图-影像作品收藏展》

2019年中国美院美术馆“非常西湖”第二届影像西湖《太湖》手工书作品展

极光视觉是一个由“资深报道摄影师+策展人/编辑”构成的视觉原创机构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