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家族的“爆款”你收藏了“假”的漆器吗?

2019-04-02 16:39
上海

古代漆中因工艺的不同而有剔红,剔彩等工艺之分,而其中“爆款”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从影响范围,都是目前犀皮漆所不及的,她就是——剔犀。

之前,英国人Ganner认为最早期的剔犀实例,是1906年经斯坦因在米兰堡发现的唐代(公元8世纪)的皮质甲片。据斯坦因的描述,甲片可能用骆驼皮制成,各片均作长方形,大小不一致(长由二英寸多到四英寸多,宽二英寸多),两面髹漆,有的多至七层,以朱黑两色漆为主,也施暗红、棕褐及黄色漆。甲片上的花纹有同心圆圈、椭圆圈和近似逗号及倒置的S等几何花纹,使用刮擦的方法透过不同的漆层取得的。这个可以作为剔犀工艺的早期形式。

 

唐代  皮质铠断片

大英博物馆藏

最近,新面世的一件剔犀漆器,年代更为久远些。这件剔犀漆器是2018年6月香港藏家李经泽先生代表他已过世的父亲李汝宽老先生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被官方定为“汉-三国”时期。从纹饰和工艺技法上,比之前的铠甲片显得更加成熟。而这个小小的漆盒的出现对中国漆器发展史的影响,必定会产生出一种“蝴蝶效应”。

 

  剔犀云纹圆盒  汉代-三国

上海博物馆藏

当我第一次看到盒顶的时候,感到万分惊诧,倒不是工艺上的,而是它顶部的纹饰,大家来看一下,有没有觉得跟下面这个图案很像。

 

上图这个纹样是江户幕府时期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的家徽。是三叶葵的纹样。而这时已经是17世纪初,距离我们三国的下限也已经过去了1300年了,这样的历史“撞车”,会让每一个人都不禁去想这是为黍木?难不成德川家用这种方式暗示,日本人和中国人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其实三叶葵中的“葵”字,与中国常说的“葵”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完全是由于两国语言的差异造成的。其实它指代的是一类很明确的植物,准确地说,是一种我们比较常见的药材——细辛属植物,通常指土细辛。

 

土细辛

 

因此剔犀盒子上的纹饰,应该只是抽象的心形叶片;而三叶葵纹,专指土细辛,这次“撞脸”事件,纯属巧合。

盒子的外壁雕的也是卷草纹,这种纹饰一般认为是根据忍冬(金银花)一类的植物的藤蔓演变而来。成为用图案化的植物作为花纹,装饰器物的肇始。

到南宋时候,还有更加直接的,用剔犀的方法,将牡丹花纹雕刻到镜匣上面。

 

南宋  剔犀牡丹纹镜奁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不过这种做法,又与《髹饰录解说》剔红条中”其有象旁刀迹,极精巧“,”古人精造之器,红间露黑线一二带。一线者或在上,或在下;重线者其间或狭或阔无定法,所以家家以为记“中所描述有几分相像,这种太过相似的品类一定成为不了“爆款”。想成为真正“爆款”,一定得有自己的专属图案,不能过于复杂容易让人混淆,也不能过于简单以致乏味;要有自己的独特工艺,可以让人细细品味;并且建立起足够的影响力,这样别人纷纷来效仿,永远被追赶,从未被超越;要持续一段时间,越久越好,久到能被后人永远记住。那真实的“爆款”到底是什么样呢?

 

北宋  犀皮盆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犀皮轮花天目台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这两件标注为犀皮的漆器,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剔犀”,只是由于中国古人在“犀皮”和“剔犀”这两个概念上分得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日本连这种混淆也有模有样地学去,一直传承到今天。看完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从纹饰和制作手法上,南宋时期和之前相比,似乎又进步了不少,卷草纹的变形更加适合图案化的表现,开始由二方连续向四方连续的方向拓展将器物表面铺满,而雕工上草叶线条的间距也能让下方的色层得到更好地展示。这些适合纹样就如同万花筒一般富于变化,在韵律与秩序中不会感觉枯燥,反而给人以梦幻之感。

 

南宋  剔犀香盒

日本私人藏

这种图案不仅在漆盒上得到了应用,包括同一时期的瓷器、银器、玉器以及竹木牙角器等材质的器物上也都有仿效。由此不难看出这个“爆款”在当时的火爆程度,类似于今天的“网红”。

 

宋代  吉州窑黑釉褐彩仿剔犀纹梅瓶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不过不知道在没有商标和知识产权概念的古代,这种纹样的应用,是“跨界联名”还是“爆款”的仿款而已。

可能大家会说这个纹饰没有固定下来,怎么能称为商标,又何来知识产权呢?那我们不妨开先看看并记住下面这个图案,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有没有很像是商标的感觉?……

 

这个图案,其轮廓近似椭圆形,中间有出锋,也有勾转,线条匀称,与之前的卷草相比,显得更加圆融、简洁,也更加独立。即使在今天也不失为一个经典的图形设计,可以说是现在一众大牌使用的被称为“Monogram”的字母组合图案(几乎是你能想到的所有的LOGO)的鼻祖了。

这个纹样目前能发现的最早出现是在北宋。

 

北宋  剔犀银里碗

江苏省张家港市文物保管所藏

元代  仿剔犀纹象牙盒(Box with Pommel Design)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可由于这个图案太过于抽象了,在给这个纹饰命名时似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国内遇见这种情况,有时只说工艺名称——剔犀,而省略纹样名字;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给这个纹饰定名时,用了“Pommel Design”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马鞍形设计”,这里所说的,应当指马鞍的前鞍桥部分。似乎有些相似之处,但具体是由什么变形出来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只能感叹于先人们的创造能力。

 

日本安土桃山时代  芦穂莳绘鞍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在中国,这个图案通常被称为“云纹”或者“如意云头”,甚至像山西新绛等地方,直接称剔犀工艺为“云雕”。不过仔细想想,云似乎没有什么固定的形状吧。而在日本,书中经常出现的名字是“屈轮”。不过在坊间更愿意称它为“具(倶)利”。以至于在西方,除了大都会是以形象来表述这个图案以外,有些书籍会以“guri”这个词称呼,这个词在日语假名中,有“旋、挖”之意,除此之外,从发音也可以知道是从日语翻译过去,而不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看来除了样式设计的漂亮,能起一个响亮而易懂的名字,对于推广和传播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观复桐石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