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

澎湃新闻记者 韩少华
2019-03-29 14:18
来源:澎湃新闻

2019年3月29日,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在上海社联举办。

由《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组织的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举办至第三届,本届获奖者包括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9名和提名奖13名。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旭东的《流动社会中的“过渡日常”——京郊代耕菜农的日常叙事》获颁一等奖。

2019年3月29日,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在上海社联举办。

本届征文,《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以“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改革再出发”为主题,意在引导青年学者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关注当下中国。问题意识对于中国的理论创新至关重要。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介绍了本次征文情况并对来稿情况进行了分析。此次征文中大部分文章都能从特定的研究领域出发,研究新时代中国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关注新时代中国改革过程中的新现象。对新时代中国改革这一主题的讨论,文章所呈现的视角多样、话题多元。以获奖论文为例,有讨论当今流动社会中京郊代耕菜农的日常叙事的;有讨论中国民主廉政反腐和基层治理的;有以文庙变迁反映改革开放精神史的,有讨论国企改革的,等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关照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各种或明显或潜藏、或宏观或具体、或经典或新潮的问题与困境。作者能够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解决方案。

据《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分析报告所显示,当代青年学人所关心的中国转型问题类型,包括以下特征:

(1)当代青年学人没有局限于理论研究,也关注象牙塔外的法治建设、改革创新。在征文题目中,“城市”出现了19次,“法治”出现了25次,“改革”出了135次之多,诸如“供给侧改革”“机构改革”“当代话语体系改革”“教育改革”“开发区改革”“新媒体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改革”……可见,青年学者们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现实有着强烈的关注,对中国改革的问题抱有很大的热情,他们意识到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青年学人热切关注和积极思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延续上两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活动的趋势,青年学人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讨论仍有较高的热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许。在征文题目中“治理”出现了72次,这再一次反映出当代青年学人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注。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话题有“国家治理信息化”“改革与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互通过立法的地方治理”“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研究”“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等。从整体上来说,青年学者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持乐观态度。

(3)青年学人对于农村问题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重要领域。在征文题目中,“乡村”出现了32次,这也表明当代青年学人对于三农问题和乡村发展的关注。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话题有“精准扶贫战略” “基层制度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 “土地制度改革”等。来稿文章中反映一个共通的观点:只有从基层入手,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才能更加安居乐业。

(4)文化问题是青年学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征文题目中,“文化”出现了71次。可以看出,“文化”不仅仅是文学研究者的讨论议题,同时也成为当代青年学人共同关心和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国民文化素质的显著提高,社会中文化实践增多,这些现象与当代青年学人的文化研究形成良好互动。

(5)青年学人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积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问题。在征文题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了24次。部分青年学人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这些矛盾和冲突如果解决不好,将会成为国家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他们分别从政治、经济、生态等领域进行讨论,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6)青年学人积极践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此次征文呈现一个突出特点,当代青年学人都在自觉地突破西方学术话语及其研究范式,积极践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第一,大部分征文不局限于学科内部的专业问题,希望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创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第二,不少论文也不拘泥于特定的学术范式。有的以今日的独特视角关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某一侧面进行独到的阐发,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有的凭借敏锐的思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大胆揭示在社会经济政治话语中被忽视、被遮蔽、被误导的深层内容,帮助人们澄清误解,认识真理。第三,不少论文通过深入探究和思考时代问题,关注新潮的话题,如游戏、社交软件、人工智能等,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青年特色与时代特征,并能够做出深入有价值的分析讨论。

此次征文汇聚了全国各大高校的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培养了一批核心的青年作者团队。征文结束后,《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还会采取后续措施,如整理所有来稿青年学者的通讯录,邀请他们参加编辑部的学术活动,继续与青年学者紧密联系,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探索。在前两届的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活动中,获奖的青年学人继续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第一届征文活动二等奖的获奖者李涛,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于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名单;三等奖获奖者古洪能,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政治学系主任。第二届征文活动三等奖的获奖者姬超获得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香港学者协会联合支持的香江学者人才计划;提名奖获得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黄冠,目前已晋升教授。

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是《探索与争鸣》“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一个部分,此外还包含“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和“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两个部分。“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主要面向197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青年学者,申报者需向编辑部提交2016年1月1日以来首次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专著中需提出一定原创性、前瞻性的观点,研究成果将学术研究和现实关怀结合,能为解释和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独到思路或为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努力。计划聚焦“一书、一人、一领域”,对于入选的青年学者,编辑部将围绕其所申报论著涉及的学术和思想论题,广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召开学术研讨会,并在《探索与争鸣》刊物上以专刊(含别册)的形式推出相关专辑。“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主要面向197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青年学者及在读研究生,申报者需提交未经公开发表的原创论文,字数为8000至12000字,要求功底扎实、视野开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并将学术研究和现实关怀结合,学术争鸣类论文优先考虑。入选该计划的作者,编辑部将邀请其做一场以论文内容为主题的写作思路报告会,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现场评点和指导,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的论文将在《探索与争鸣》“青年论坛”版块重点推介。

【《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1名):

李旭东(中央民族大学):《流动社会中的“过渡日常”——京郊代耕菜农的日常叙事》

二等奖(3名):

冯庆(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历史”的内与外——欧洲近代政治史观下的审美启蒙难题》

何青翰(清华大学):《岭上诸神——一座南方文庙的改革开放史》

姜凯宜、徐亚清(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论信访的话语转向:历史与治理》

三等奖(9名):

陈明辉(北京大学):《宪法如何增进“一国两制”地区的国家认同——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

高艺多(华东师范大学):《论辩、问题与道路:中国社会工作的批判性视野及其反思》

李辉(复旦大学):《如何思考政治腐败:基于概念的理论反思》

柳亦博(山东师范大学):《话语体系与“环世界”:现代国家治理的正典叙事及话语重构》

潘墨涛(清华大学):《东北传统国企改革中内部利益关系的解构与重构——以家族集团利益为视角》

王鸿(华东师范大学):《“解放时代”的来临——五四时期“解放”观念的历史演变》

王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现代社会伦理断裂的中国境况及其问题》

谢君君(海南师范大学):《权威代植与传统撕裂:乡村教育政策场域中的结构困境》

张国磊(南京农业大学):《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跨层级治理:情境、过程与结果——基于桂南Q市“联镇包村”制度的深度考察》

提名奖(13名):

卢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监管型国家建构中的“非经济目标”》

向杨(武汉大学):《治域进阶:一种独特的中国地方官员激励模式》

刘景琦(华中科技大学):《类熟人社会:工业化乡村社会性质及其生成机制》

陈先哲、黄旭韬(华南师范大学):《“江湖中的学校”与“学校中的江湖”——农村教育贫困的文化学解释与新时代精准治理》

罗峰(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文化消费视野下的“网络神曲”研究——兼论网络时代的社会变迁》

高红(中国政法大学):《情理之间:科层制中的人情化运作逻辑——以“认亲戚”、“结对子”为案例》

彭敏哲(中山大学):《历史重构与晚明追忆——清末民初的李香君书写》

程哲、曾云敏(北京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PPP存在“中国模式”吗?:新时代中国PPP发展的再思考》

释启鹏(中国人民大学):《检讨发展学中的国家角色——韩国和智利“奇迹”的比较政治经济学》

雷环捷(中国人民大学):《从“西学东源”到“西学东渐”——近代报刊中利玛窦的科学形象变迁》

鲍远福(贵州民族大学):《身体消费的全面异化与身体形象的符号透支》

熊波(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样态评价与归责理念》

杨君(华东理工大学):《个体化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

    责任编辑:沈关哲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