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溢上海|42公里长贯穿5个街镇,闵行绿道还将有科普功能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19-03-27 11:08
来源:澎湃新闻

闵行区平南路的滨河绿道,两位工作人员正在打捞河道漂浮物。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2015年在上海率先启动绿道建设的闵行区,2019年又将有大动作和创新之举。

3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闵行绿道现场采访中获悉,由4条河道作为“骨架”、全长42公里、贯穿5个街镇的闵行区滨河绿道系统目前已进入发改委批复阶段,即将启动建设,年底实现贯通后将成为闵行的一道风景线。

闵行区新近建成开放的全市首条环社区核心区域城市绿道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以二十四节气科普主题为特色

经过连续四年的建设,闵行开始探索为市民提供“升级版”滨河绿道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理念。
目前,闵行已筛选出核心区域具有一定规模景观效果的四条主干河道——淀浦河、漕河泾港、新泾港和蒲汇塘——进行景观提升和重塑,以贯通为原则,统筹拓展河道两岸陆域空间,融入区域文化特色,打造丰富多彩的滨水环境。
居民们在闵行区平南路滨河绿道两岸散步
老人在闵行区合川路滨河绿道晒太阳放风筝

“经过前期方案设计及优化,首期滨河绿道贯通工程由这四条河道纵横交错呈‘王’字型布局,涉及莘庄、七宝、梅陇、虹桥、古美5个街镇和莘庄工业区,涉及绿地总面积超过62万平方米,滨河绿道总长度达到42公里。”闵行区绿化园林所工程师余淦表示,“王”字格局的三横一竖四条主干河道周边,原来被隔断。2019年底,这里将像黄浦江滨江岸线一样全部贯通,成为贯通各居民小区、商业公建配套设施、地铁站点和公园景点的通途,一条条依水而建的景观绿道,将集健身、景观、通行于一体。

余淦透露,42公里滨河绿道系统在建设中将以二十四节气科普主题作为特色,采用应季的花卉与树木,并与四条河道的绿化主题相互辉映,向以周边社区居民为主的绿道使用者科普二十四节气常识,将整个绿道系统视作一个科学文化的大讲堂,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整体提升上海城市绿道的立意境界和文化内涵。

上海首条环社区核心区域城市绿道合川路上的景色,路边的早樱已经盛开。
新技术、新材料为绿道“添砖加瓦”

闵行绿道建设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在位于闵行区古美路街道的上海首条环社区核心区域城市绿道上,闵行区绿化园林所副所长吴凌峰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闵行的绿道建设有最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更注重绿道景观的提升与沿线文化内容的结合,如闵行1号绿道南段展现闵行区的演变,从颛桥段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到江川的重工业文化,再到紫竹的文教及高新科技文化,串联了闵行三种文化的发展过程。

第二,就是注重人性化设施建设和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比如建于2017年的横沥港绿道位于莘庄镇,北起疏影路、南至闵城路,与闵行1号绿道衔接,信息化技术运用成为一大特色。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PM2.5指数、负氧离子含量、噪音值等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实时监测的结果,每小时刷新一次,可以向市民最直观地反映此时的空气质量和绿道建设带来的获得感。

又比如在绿道建设中,闵行区首次使用建筑垃圾骨料,采用90%的砖块、石块等建筑垃圾骨料与10%的园林废弃物(修剪下来的树枝等有机物)打碎处理后重新制成的树穴盖板,这些盖板让树木在透气生长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

“我们测算过,一棵行道树采用这样的树穴盖板,可以消化掉一只篮球体积的建筑垃圾,如果这样的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到全市,大约可减少120万只篮球体积的建筑垃圾量。”吴凌峰说。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