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华:一张124收音机说明书引起的回忆

2019-03-28 14:20
上海

编者按:对于很多人而言,“小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一些上海人来说,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四五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从都市走向山村,生产军工,一呆就是十余年。岁月无情,曾经的少年已然两鬓双白,回想起当年的奋斗历程,却依旧记忆犹新。温故过去,才能烛照未来。小小的收音机,曾是小三线厂的生产用品,物美价廉,深受欢迎。今天带来的是井冈山厂职工沈明华的文章,听他讲述自己和收音机的故事。

一天我在家整理,无意间发现一张30多年前的杜鹃牌124收音机的说明书。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皖南山区小三线井冈山厂军转民时期的遗物。睹物思厂,它引起了我对小三线后方工厂的幕幕回忆。

“文革”结束,各行各业都在发展生产。军工厂也不例外,单靠生产军品难以为继,于是要军转民,开发和生产民品,以养活山沟沟里职工及其家属。我们厂继承上无二厂的传统产品,生产收音机、电唱机等家电产品。凭着我厂原有的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及加工设备,搞些小家电还是熟门熟路、卓卓有余的。

在这军转民的特殊时期,我主动要求从政治工作岗位调到技术岗位,参与民品的外型包装设计。在设计科马荣林的领军下,与陈惠林、沈国良等协同努力,一款款新颖美观的新品种诞生了。

我负责设计外观的是杜鹃牌124半导体收音机。一般便携式收音机为了缩小体积,内部零件排列十分紧凑,外观造型也只得局限于磚头型。如何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当时社会上已出现从香港、日本带来的二喇叭、四喇叭收录机,提着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视为时尚。谁有一只“四喇叭”, 那是吃香得不的了。

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参照收录机式样,来个大喇叭拎攀式收音机。设计的第一步是画彩色透视效果图,那时又沒有电脑,全靠手工绘制。大喇叭旁还设计了一个仿磁带录音的窗口,窗口上贴了一块音频波形图,还有点现代感。彩稿完成后,还用有机玻璃做实样,由我厂细木工师傅许锦堂制作。然后再由二车间喷漆镀复,我选择的颜色也是当时收录机等家电流行的银灰色。一个像模像样的新款式出来了,送到厂部审核被录用,决定立即进行结构和电路的设计。冯友健负责结构设计,赵志浩负责电路设计。

结构图纸完成后即交给一车间设计制作模具,由车间主任钱清孚亲自挂帅,模具制作也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我要将调谐面板、说明书、标牌、包装的正式黑稿画好。由于当时无电脑排字,所有的图案和文字都要自己手工画放大的黑稿,然后再去照相制版。

整个设计开发、模具制作、工艺检验等技术领导是当时的总工程师金友亭。

124收音机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后由计划科朱邑排计划进度落实生产,供销科采购零部件,工艺科编制生产加工工艺,检验科配备零件及整机的检验人员,张智义负责的沪办联络外协作,二车间负责玻璃面板和标牌试制生产,五车间雷厉风行地调整好装配流水线……。除了四车间、三车间等军品车间沒有涉及进去外,全厂几乎所有生产部门和车间都参与进去。

虽是一个小小收音机,也动员了全厂的力量,体现了大协作的精神。当时真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搞生产增效益。

124收音机的生产一直延续到小三线撤回上海。据说该款收音机销路不错,我厂停止生产后,机壳的注塑模具还转让给外地一个无线电厂,继续生产销售了好几年。这已是后话。

可惜124收音机实物一只也沒有保存下来,连一张照片也找不到。这次要写回忆文章,我试着在网上搜索,想不到30多年前的老收音机,居然在网上搜到了,只不过是当“老古董” 在网上出售。照片非常齐,正面、反面、底部、内部、说明书、线路图都有。我很激动,赶紧保存在电脑里。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搞产品造型设计,可以说是我的处女作。这段经历为我以后到上海从事工业设计、广告设计打下了基础。造型设计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不但要会美术,还要懂点结构、模具、材料、工艺、镀复、印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从头到底搞了一个新产品,经历了整个产品开发流程,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我珍惜山里这段艰辛的经历,它将永远成为我的美好回忆。

( 原载陆志瑾主编:《井冈碧云:纪念小三线返沪30周年》,2017年印刷。鸣谢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