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铮强·寻宋︱大宋平蛮三将碑:狄青、孙沔与余靖

吴铮强
2019-04-01 14:59
来源:澎湃新闻

(一)狄青

并肩作战的队友,有时候是根本不同的人类。

狄青,宋朝历史上另一位屈抑而死的山西武将。他本是农家子,论出身远比不上杨业。因练得一身武艺,更兼身材魁梧,平时也是受不得委屈的人。因在家乡与人争执,任气到京城参加皇帝的禁卫军,常在皇家仪仗队中出风头。后来不知何故,触犯军法,罪至于死,被大范老子范雍救了下来。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军一时无计可施,这时狄青毅然奔赴西北前线,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八次,披发上阵,所向披靡。很快,韩琦、范仲淹、尹洙等人也来到西北前线。最先是尹洙赏识狄青,将他推荐给韩、范,范仲淹一见惊为奇才,授他一部《左传》。宋军连遭好水川、定川砦两次大败,宋仁宗急派狄青救场,好歹收拾了残局。

在宋夏和议之前,围绕着是否要在宋夏边境修筑水洛城,范仲淹与韩琦再次形成不同意见。等两人回到朝中,朝廷一时举棋不定,当地的刘沪、董士廉坚持筑城,反对筑城的尹洙便派狄青抓捕了刘沪等,引发筑城军民骚乱。朝廷调查的结果,水洛城继续修筑,范仲淹、欧阳修等筑城派一面要求释放刘沪等,一面建议安抚抓捕刘沪的狄青,时任谏官的余靖则认为狄青等人做事太过仓卒。

庆历新政时,朝廷重新部署西北的任命,把孙沔从渭州(今甘肃平凉)调任庆州(今甘肃庆阳),把尹洙从庆州调任晋州(今山西临汾),而任命狄青为知渭州。没想到这一任命遭到余靖反对,一连上了四道奏章,说狄青不可独当一路,还说狄青“刚悍之夫”、“粗暴”、“为性率暴鄙吝”,甚至以“匹夫”称之,为此朝廷不得不改任狄青为权并、代都部署。

(二)余靖

虽然不能独挡一路,但狄青威镇西北,“西陲少事矣”。到了1052年范仲淹去世的时候,狄青被召回朝中,升任枢密副使。当时余靖因为父亲去世,在家乡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守制。这年四月,广源州(今越南谅山一带)侬智高起兵,从今天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横山寨)打到南宁(邕州),然后千里奔袭,一月之间,竟进占至今天广东的广州城下。当地官员与朝廷开始都没把侬智高当回事,这时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开始调兵遣将平定侬智高,先把正在广东守制的余靖被派往桂州(今广西桂林),又把魏瓘从越州(绍兴)调到广州。魏瓘总算保下了广州城,余靖却没有能力阻挡侬智高折返邕州(南宁)。朝廷又把孙沔从西北调到南方,仍然无济于事。

于是侬智高提出要割据广西,臣服宋朝,宋仁宗一筹莫展。这时枢密副使狄青主动请缨,宋仁宗相当感动,又在宰相庞籍的支持下,免去文臣为副或宦官监军的惯例,由武臣狄青独自率军南征。狄青抵达桂州,与孙沔、余靖两军会合,夜袭昆仑关(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与南宁市昆仑镇交界处),并在归仁铺(广西南宁市北郊三塘)会战中大败侬智高,一举收复邕州等地,然后派军追击侬智高至广源州、大理国。

经过侬智高之役,余靖彻底改变了对狄青的看法,他撰写《大宋平蛮碑》镌刻于桂林镇南峰(铁封山),称颂狄青“乃知名将攻取,真自有体哉”,“我公之来,电扫云开,叛蛮斗破,纲领重恢。师成庙算,民得春台,天声远振,德公之瑰”,可惜此碑已漶漫难识。随后,狄青与孙沔班师回朝,分别升任枢密使、枢密副使。余靖升为尚书工部侍郎,留在桂州善后,派人擒获侬智高母、弟、子,并募人往大理将侬智高首级函送京师。今天桂林月牙山龙隐洞还清晰保存着皇祐五年(1053)刻石的《平蛮三将题名》碑,记载了平定侬智高的经过,狄青、孙沔、余靖三军将士的职官姓名,战后对地方的善后政策,以及对立功将士的加官论赏。

平蛮三将题名碑(摄于2015年8月13日,下同)

(三)孙沔

狄青以武将出任枢密使,却遭到文臣的仇恨。到嘉祐元年(1056),朝中名臣欧阳修、文彦博开始联手排挤狄青。欧阳修先是“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诬蔑狄青“不知进退”、“未得古之名将一二”,还以黄袍加身影射狄青,让仁宗皇帝“戒前世祸乱之迹,制于未萌”,接着又莫名其妙连写二道《上仁宗论水灾状》,声称京城水灾是因武人掌权导致的“天地之大变”。狄青于是被贬知陈州,宰相文彦博每隔半个月派宦官莫名其妙来看望狄青一次,让狄青“惊疑终日”,第二年便疾作而卒,年仅49岁。当时仍在桂州的余靖为狄青撰写墓志铭,高度评价狄青的才德功绩。而进士出身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孙沔升任枢密副使之后出知杭州等地,在地方上做尽了巧取豪夺、强抢民女的坏事,被处分退休之后,英宗朝竟然因为欧阳修的推荐而被重新起用,以资政殿学士等出知边地。

(四)龙隐岩

龙隐岩

今天桂林市小东江畔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以龙隐岩与龙隐洞两组石刻为主,共有唐宋以来碑刻220余方,号称“桂海碑林”,其中宋碑130余方,包括著名的“元祐党籍碑”(重刻)。至于整个桂林,据杜海军教授的统计,仅宋代石刻即有520件。

桂海碑林

孙沔题刻

这里除了《平蛮三将题名》碑,又有孙沔、余靖出游的摩崖题刻。一则是龙隐岩的“孙沔、朱寿隆、胡揆、陈钦明同游。皇祐癸巳二月”,这是大败侬智高后孙沔与同僚的一次出游,其中朱寿隆的名字同样出现在《平蛮三将题名》碑中,他原来的官职是“提点刑狱、同计置粮草、司门员外郎”,战后升任为“考功员外郎”。

一则是月牙岩的“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副余靖安道、贾师熊文友,经略安抚肃固幹臣,转运使宋咸贯之,兵马钤辖柳涉公济,提点刑狱李师中诚之,马仲方子正,通判黄照晦甫偕游。时嘉祐五年十月晦日题”。这是侬智高叛乱八年之后,余靖临危受命,往邕州平定交趾及甲峒蛮之乱。余靖抵达邕州后移檄交趾,交趾立即惩凶请罪,这是当年(1060)秋八月的事情。在边患化为无形之后,余靖又出知广州,因此有当年十月路经桂州时的出游题刻。

    责任编辑:饶佳荣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