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透析|容百科技:三元正极材料第一梯队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
2019-03-23 08:46
来源:澎湃新闻

3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公布科创板首批受理上市申请的9家企业名单,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百科技”)位列其中,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发行不超过4500万股,融资金额为16亿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容百科技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册资金3.98亿元,经营范围为锂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相关产业,主要产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用于锂电池的制造,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 化学、天津力神、孚能科技、比克动力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稳定与深化客户合作。

2018年该公司营业收入30.4亿,同比增长62%,净利润2.1亿,同比大幅增长675%。

基于公司 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41亿元,并结合报告期内的外部股权融资情况、可比A股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情况,公司选择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1.2 条款的第四项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入2025动力型锂电材料综合基地(一期)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来看,主要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以及其他部分,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占绝对比重,2018年占收入构成比例高达87.9%。

招股说明书表示,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旺盛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更高续航里程的需求,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迎来爆发性增长。借助于技术领先形成的先发优势,公司成功进入国内外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6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4%。

公司凭借在单晶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目前已跻身世界三元正极材料的第一梯队。其中,公司的NCM811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NCM811 的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15年,容百科技曾透露,计划于2018年前后登陆资本市场。当年,公司引入2亿元A轮融资。2017年6月,其完成10亿元的B轮融资;2018年3月,又完成13.9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资本、阳光保险、长江证券、云晖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等。完成C轮融资后,容百科技估值已过百亿元。

容百科技由北京容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旗下拥有五家控股子公司,分部位于北京、湖北、贵州、韩国忠州等地。此外,容百科技也参股了韩国TMR株式会社。

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同时也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当升科技(300073.SZ)的创始人。其总裁刘相烈是韩国锂电正极材料的国家级专家,曾在三星SDI和L&F正极材料公司任职。2011-2013年,其先后创办韩国EMT、韩国载世能源株式会社、韩国TMR株式会社等。

从股权结构来看,白厚善也是容百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通过控制公司股东上海容百、容百管理、容百发展、容百科投及遵义容百合伙合计控制公司 42.05%股权。此外,白厚善担任公司董事长,对公司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等具有实际的控制力。

该公司共有38名股东,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为32.39%。至少7家上市公司涉及其中,包括兆驰股份(002429)、卓翼科技(002369)、格林美(002340)、银亿股份(000981)、长江传媒(600757)、沙钢股份(002075)、森霸传感(300701)。

例如,兆驰股份是深圳甲子普正多策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简称“甲子普正”)的第三大股东,而甲子普正参股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即容百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曾公开表示与容百科技相关。

卓翼科技曾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宁波容百新能源IPO上市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翼飞投资持有宁波容百0.47%的股权。

森霸传感1月2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投资的深圳南山架桥卓越智能装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定位智能装备的专门基金,该基金有参股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有投资者提问银亿股份是否投资容百科技,银亿股份也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容百科技为公司参股的上海金浦临港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

此外,在招股说明书中,容百科技还用了较大篇幅提示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及内控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技术风险中包括行业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风险、核心技术泄密与人员流失风险。经营风险有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产品质量问题风险以及原材料供应的风险。

2016 年、2017 年及 2018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0.40%、61.28%和 52.79%。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系由于公司客户多为新能源锂电池行业龙头企业,且下游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客户相对集中。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出现货款回收逾期、销售毛利率降低等问题,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孙扶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