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史料》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中国新文学的回忆录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19-03-23 08:43
来源:澎湃新闻

3月20日下午,“《新文学史料》创刊40周年纪念会 ”在京召开。

《新文学史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办刊物,刊名由茅盾先生题写。自1978年创刊至今,已不间断地出版四十年,总计出版162本。它已然成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一部大型“回忆录”与“史料库”。四十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名家楼适夷、韦君宜、牛汉等带头创办了这份以收集和保存五四以来文学史料为宗旨的刊物。

与会嘉宾合影

《新文学史料》创刊时在《致读者》中写:“我们编辑出版《新文学史料》丛刊。这个丛刊以发表五四以来我国作家的回忆录、传记为主,也刊登这个时期有关文学论争、文艺思潮、文艺团体、流派、刊物、作家、作品等专题资料,刊登有关的调查、访问、研究、考证,还选登一些过去发表过的比较重要但现在不易看到的材料和文物图片,以及当前有关文学史工作的动态、报道和对已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介绍、意见等。为了更好地了解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怎样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本丛刊也将适当刊登一些有关的反面材料。”

《新文学史料》对刊文持开放的态度:“作者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去回顾、叙述、分析这个时期的一切文艺现象,自由地发表意见。”此外,该刊物也有“抢救资料”的使命:林彪、“四人帮”仇视文化,破坏文化,正如他们曾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他们也使我国文化遭受空前的浩劫。他们在文化资料方面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许多作家保存的珍贵资料、文物,被他们查抄一空,许多资料被毁、被窃,或者散失。这就使得“抢救资料”的工作在今天越加迫切了。

《新闻学史料》创刊号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与会学者、作家们分享了自己与《新文学史料》的故事。

史料家朱正回忆,他接到创刊号后立即读了一个通宵,判断道:“这份刊物是必将传世的。”其后的几代办刊人始终不放弃文化责任,于商业大潮中保持国家级学术期刊的学术品质,受到作家、学者及读者高度赞扬。

藏书家谢其章在文章《集藏〈新文学史料〉四十年》中回顾:我是“杂志控”,不是一本两本零散着买,追求的是“全套无缺”,集配全份杂志,必不可缺的是创刊号。……我没记错的话,《新文学史料》的发行渠道不是邮局(邮发),所以大街上的报刊亭见不到它的身影。……八十年代末,我开始搜集民国文学刊物,由于动手早,至今已略具规模,现代文学史的名牌刊物大体齐备。阅读民国文学刊物,免不了要查些资料和线索,《新文学史料》便帮了大忙。于此提一个看法,早期的《新文学史料》偏重于主流的史料(大史料),对于一些边缘性史料开掘不够,这是时代的局限(局限于“新文学”三个字),如今已弥补过来相当多了。”

创刊四十年以来,《新文学史料》刊发了众多知名作家的回忆录、自传、日记、书信,如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丁玲的《魍魉世界》、胡风回忆录、日记、书信及《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文联旧档案”、“冯雪峰外调材料”等一大批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新文学史料》也刊登文学研究工作者撰写的作家小传、评传及偏重资料性的专题研究、访问、调查、考证、年谱等,如“路翎专辑”、《文坛师友录》、《张爱玲文坛交往录》、《口述历史不可尽信》、《民国时期文人出国回国日期考》等重要史料,既有亲历者个人回忆,又有研究者多方考证的“史家拍案”。阅读《新文学史料》,有助于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历史氛围,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作家作品,探寻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真相。

《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在《 致敬前辈——在〈新文学史料〉创刊40年之际》中回忆了老前辈们对《新文学史料》的付出:“我记得牛汉先生说过:《史料》要真正站在历史的高度也是很难。但绝不能回避,更不能歪曲。《史料》不能只看重左联,应该反映文学史全貌。应包括各流派的作家作品,以供大家研究……哪怕有问题可以批评。”

“还有李启伦、黄汶老师,他俩对坐办公桌,默默做案头工作,李老师高度近视,看稿子贴得很近,像是‘闻’稿子。牛汉评李启伦:非常认真,踏实可靠。黄汶老师也是这样。许多作者记得他们的名字。”郭娟回忆道。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