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四十年:有《读者》陪伴的人生

2019-03-28 08:01
重庆

回忆有保质期吗?

我们总是将过去发生的事称作回忆,这些回忆像是没有具体形状的符号元素,因为一些特定的画面或场景被牵动着。

在路过九江路上的那家从门口透出暖黄的光的书店的时候,我关于书店的那部分记忆被唤醒了。

还记得小时候的很多个下午,或是阳光很充足,或是阴雨绵绵,吃完午饭之后的时间都是属于书店的。随便选一家小小的书店,拿着几本选好的书,找到一个书架的直角拐弯坐下,接下来的时刻就都是充满了油墨味的安静的记忆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街上这样的小店开始一点点渐渐消失。

近年来,在网络书店、在线阅读疯狂的发展趋势下,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实体书店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许多人选择了关闭实体书店。

因此,在这样寸土寸金的上海外滩的小巷拐角,当我看到“读者书店”的招牌的时候,我是感到既惊喜又意外的。

踏进这家书店的“拱门”,就闻到了浓郁的咖啡豆的香味,摆满了各种各样读者杂志的架子摆在大厅中央,书店里拜访了不多的桌椅,左侧有一条通道,里面的风格与敦煌的石窟相似,两侧都有盘旋的楼梯通往楼上,有一些顾客,他们都安静地在位置上看书喝咖啡或是拍照片。

通过公众号和向经理咨询,我们了解到,读者书店是读者品牌的全国第一家集合概念店。而读者杂志,也可以被称作一个记忆的符号,这本由读者杂志社编辑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读者》(半月刊)杂志创刊于1981年,见证了改革开放以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如今,作为纸质杂志的它似乎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

去年,读者书店发起了“寻找老铁”的活动,崔烨先生是他们找到的拥有全套《读者》杂志的读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43岁的他,从10岁起就开始特意搜集《读者》杂志。30多年的“相处”,使得崔先生对《读者》杂志有了很深的感情。

说起来,崔先生跟《读者》杂志也算是“患难之交”。

在搜集的过程中,有很多早期的《读者》杂志是他从废品收购站捡来的,“不断地有人把《读者》当废纸送到废品收购站,这是我比较痛心的事情”。然而,他却把自己辛苦搜集到的全套《读者》杂志捐给了位于九江路的读者书店,他说,“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出现”。

《读者》杂志多年来的良心价格,也是崔先生夸赞的地方。最初,《读者》杂志是三毛钱一本,后来慢慢涨到了六元,这个价格坚持了很久,去年7月份的时候,涨到了九元。“这本杂志是我见过的杂志里面,涨价速度最慢的”,对于这次涨价,崔先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

崔先生爱读书,谈起对读者书店的看法时,他说:“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啊,读书的氛围也越来越淡了,我希望像读者书店这种书店呢,越多越好。”

 

但这并不容易。

读者(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志文先生告诉我们,为了给读者营造舒适的阅读氛围,读者书店在设计风格、空间陈设中融入了大量的《读者》元素,努力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独特的读者气质。蔡先生也坦言,即使是这样,完全靠书店的图书、文创产品盈利,难度还是很高的。

崔先生对《读者》杂志的喜爱,源于父亲的影响。“我两三年级时不知道怎么写作文,我父亲就推荐我看读者,它里面有很多好的文章可以借鉴”。当了父亲之后,崔先生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看《读者》,但儿子好像并不领情。对这样的情况,崔先生的想法也很开放:“我希望自己对读者的喜爱影响到下一代,但不能用老的观念强加在现在的孩子身上。”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每一段记忆,都有着特殊的标记。

我们的标记,或许是做不完的卷子,打不够的游戏,而对于崔先生这样的老读者来说,《读者》杂志就是他们珍贵岁月里不舍得丢掉的琉璃珠,承载着他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同时,也不断地折射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彩。

让我们再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

回忆有保质期吗?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无敌的东西就是时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就算是再深刻难以磨灭的回忆,都会在时过境迁中慢慢淡去。

但如果这份回忆我们并不想失去,我们要怎样来保护它们?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时间其实是人类最大的错觉。在一座城市里,所有的东西仿佛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无可回头地发展变化着,回忆似乎早已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但总有人是这个莽荒时代里的“固执少年”,他们紧紧抓住这段记忆,他们不想这份珍贵被忘记。

他们也许明白,延长一段回忆最好的方法,就是重现它。

也许,当初躲在角落里看书的那些下午确实是已经过去了。但是,关于书店,这份回忆绝不是它留给我们最后的东西。在阅读变得越来越便利,似乎已经不需要纸质书了的今天,我们需要创造出新的回忆,这份回忆,不仅仅是关于书籍、实体书店,更是关于我们渐渐变得喧闹起来的内心。

当一所所书店重新出现在城市的街角巷口的时候,我们也许能欣慰地看到:

这份回忆,在复活。

鸣谢崔烨先生、蔡志文先生、读者书店!

作者团队:李媛媛 谷文宁 苏婷 杨家程

联系方式:gungunblyn@126.com

指导老师:卞清 徐逸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