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非遗有多美?60部微电影纪录片《海派百工》告诉你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3-22 12:56
来源:澎湃新闻

朵云轩木板水印、古琴斫制、海派剪纸、南翔小笼包、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上海的肌理之中,它们的美大隐于市,等待着被更多人发现。3月23日,历经9个月的拍摄和制作,璀璨非遗《海派百工》前传60部8K微电影纪录片将正式在沪发布。

刚剪完片子,导演曲全立就拿给一些外国朋友看,“他们都张大嘴巴,惊讶得不得了。”在刻板印象中,上海是金融中心、是大都市,有无数高楼大厦和时尚中心,却缺乏传统工艺和匠人,但事实并非如此。让更多人了解上海非遗,这是《海派百工》拍摄的初心。

《海派百工》剧照,画绣

首批60部超高清微纪录片发布

去年6月,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启动璀璨薪火“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制作与传播项目,针对上海现有的传统美术和技艺类非遗项目,计划在两年内拍摄120部、每部5分钟、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的微纪录片,纪录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精湛技艺,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

来自台湾的导演曲全立因为丰富的经验接下了导演任务。此前,他拍摄的《璀璨薪火》是展现中国匠人群像的电影纪录片,“团队花了两年半的时间,踏足中国20多个省区市、遍访150多位中华当代匠人,做完了这部影片。”

往更早之前回溯,曲全立在近30年前就在台湾走访拍摄了一百多位匠人,拍成《即将消失的百工》。后来到福建拍摄,让他串联起了两岸文化技艺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他坚定了用高清影像记录这些古老技艺的决心。

曲全立导演

“我戏称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武林世界。”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上海的非遗依旧让曲全立常常惊叹。有微雕艺人在一把象牙扇上刻了5700多首唐诗,要用放大镜才能一睹真面目;有画绣传承人用时13年,只为完成一件作品……

拍摄制作时间紧张,却有太多技艺刻在记忆之中。龙舞拍了5天,传承人带着一群智力障碍的孩子艰苦练习,还把他们送上了特殊奥运会舞台,其中的付出令人动容。金山丝毯由真丝织成,为了展现完整制作过程,拍摄团队从养蚕缫丝一直拍到毯子制作完成。

曲全立在片场无比挑剔,传承人指甲里有一点脏东西,他都会要求弄干净再拍,精益求精,只为呈现非遗最美的一面,“大家看了之后,觉得非遗是很美的东西,就起到了作用。”

《海派百工》剧照,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用高清影像记录古老技艺

在《海派百工》花絮中,一个问题被反复向传承人提起“你知道什么是8K吗?”

曲全立热衷于用当今技术记录古老技艺。8K超高清分辨率是目前常见的高清1080P的16倍。此次使用8K摄像机拍摄纪录上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故事和精湛技艺,用曲全立的话来说:“8K就是用最好的技术去记录他们,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留下最好的影像,因为这是面向未来的拍摄。”

很少有传承人了解这一技术,但解释之后,又都流露出被尊重的喜悦。“我觉得非常好。因为我线条勾得那么细,高清的技术能把这些展现出来。”朵云轩木板水印传承人说。

曲全立曾获世界3D大奖(Creative Arts Award),与李安同场捧起奖杯。他还打造了一台3D电影车,带着记录台湾海陆之美与百位工匠技艺的纪录片《美力台湾》深入到台湾山区,给接触不到3D技术的小朋友放电影。

“很多人认为传统的东西无法和科技结合,我不这样想。”先进的影像技术和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曲全立眼中都是世界上有趣的事,用先进影像去记录非遗,对他来说是兴趣也是使命。

“我是用生命在拍。”曲全立2002年曾罹患脑肿瘤,在被医院宣判死刑的情况下死里逃生,但落下了左眼失明、左耳失聪的毛病,之后更加珍惜生命地去选择做最想做的事,记录当下正在流逝的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也希望通过有趣的呈现方式,激发孩子对非遗的兴趣。

“教育是百年大计,传承传统文化更是千年大计,很多孩子对非遗不了解。”曲全立认为,并非是孩子对传统工艺不感兴趣,而是传播者要用一些手段去吸引孩子。纪录片《璀璨薪火》就发布了AR同名书,只要扫描书中的相片,就会跳出与传承人及非遗技艺有关的视频片段。在AR展上,许多孩子抱着手机一张张扫过去,在展馆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据悉,《海派百工》也将于年内在上海16个区举行AR数字艺术巡回展。

非遗是生活的一部分

非遗并非过时,也未与日常生活脱离。这是《海派百工》希望呈献给观众的理念。

《海派百工》选择非遗的内在脉络是“衣食住行”。“都是比较生活化的东西。”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希望让大家知道“非遗不是高高在上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

2003年联合国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2004年加入。“很多人感觉非遗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非遗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南翔小笼包、王宝和蟹都是大家日常追捧的美食,这些都是“非遗”。”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龚毅表示,拍摄《海派百工》的首要目的,就是向大众宣传非遗文化。

《海派百工》剧照,传统建筑营造

另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是,非遗传承人正在老去、逝去。2009年开始,上海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每年拍摄一些年事已高、技艺精湛的非遗传人。尽管快马加鞭,很多老艺人仍在留下影像记录前就离开人世。

“相较而言,《海派百工》主要是一个普及化的内容,以高清影像记录非遗之美。完成的影片,也会纳入数字化平台。” 龚毅介绍,影像的直观记录方式更适合呈现非遗,也更适合传播非遗。

据悉,《海派百工》计划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投放在上海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5分钟一集的体量,坐两站地铁就可以看完,不但能服务上海市民,也能激发游客对上海非遗的兴趣。此外,以《海派百工》为视频素材策划的“海派百工AR数字艺术巡回展”也在策划之中。

《海派百工》出品人、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凌磊则透露,团队正在上海缤谷文化广场建设“中国非遗影像公共体验基地”,利用目前积累的三四百位非遗传人的影视素材打造相关体验活动,最早也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开幕,“和其他非遗馆更倾向于某个非遗类型相比,这里更综合、有趣、也更倾向于学生的欣赏习惯。”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