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真实案例:一个“坏孩子”,可能是最忠于家庭的孩子

2019-03-21 09:10
上海

有这样的一家人:一个常患胃出血而入住医院的妈妈,一个满肚子不满的爸爸,一个七岁的顽皮小女孩。
三人在一起,自然就产生一串连锁行动,好像一幕特别编成的舞蹈:妈妈不停地向爸爸诉说女儿的不是,爸爸愈听愈垂下头来;小女孩在东跳西跳,显然是很留心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不发的父亲,听妻子埋怨久了,就大声回答一下,妻子等丈夫声音一停,又继续她不停的抱怨。

数落的对象是女儿,骂的其实是丈夫。不知何解,这位年轻的妻子成了幼稚园老师,丈夫和孩子都成了不及格的小朋友。

我为这个家庭做治疗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夫妇二人都各持己见,各守本位,双方都认为对方要改变而自己却不肯改变。不能互相面对的父母,总是把箭头指向儿女。

母亲说:“你看平平的功课愈来愈不像样,以前有九十分以上,现在只得八十分,叫她又不应,教她也不听,这样下去怎么办!你看,你看,平平,你坐也坐得不正当…”

七岁不是个坐得正当的年龄。其实真正坐得“不正当”的是那垂头丧气的爸爸。

我问母亲:“你认为你现在是骂女儿,还是骂丈夫?”

母亲说:“当然是骂女儿!她本来功课很好,明明可以做到九十分以上,而现在……”

我又问:“如果你骂的是女儿,为何你丈夫的头愈垂愈低,像个做错了事的小朋友?”

母亲十分不忿,说:“我分明在教女儿,怎会是骂丈夫?

我答:“你认为不是骂他,但他是否认为你是骂他?”

妻子说:“我当然不是骂他,但他老是以为我在骂他。我无论怎样解释他都不明白……”

解释自己,有时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大阻滞。奇怪的是,夫妻相处也好,父母教子也好,很多人都有一种想不断解释自己的倾向。这些人不明白人际关系,在乎彼此行动上的互相影响,而不是基于个人内心的世界。

忙于解释自己的夫妇,结果是没有对话,没有交流。不能交流的夫妇,常常不自觉地就把儿女当作“箭靶”。七岁的小女儿说:“爸爸妈妈在家总是吵架,一个星期总有好几次。妈妈常常都哭了,爸爸却不作声……妈妈不开心时就写日记,然后让我去抄写……”

女儿一边说一边跳动,妈妈看见自己控制不了女儿,十分激动,急忙要反驳女儿,女儿不服气,听一句还一句。母女变成相争的姊妹,争的其实是丈夫的注意与关怀,然而男的虽然不作声,他的立场却分明是与女儿同一阵线。妻子虽然极力否认自己的孤立,她的身体却实在受不了精神的压力,所以经常因胃出血住院。

未见这幕家庭舞蹈之前,每人都以为问题在于女儿的难管教。见过这一家人的关系,我感到女儿其实是“羔羊”,无形中为不肯面对婚姻有困难的父母代罪。

我问这对夫妇:“你想你们这样下去可以维持多久?

妻子说:“有什么办法?每次吵架他就说要离婚。”

丈夫说:“我说什么都没有用,只有她说才是对的。”

我说:“这样看来,你们虽然身在家中,其实你们已经离了婚。”

夫妻二人同时面色一动,小女儿在旁自己玩耍,却明显地听着我们的交谈,一听到父母有矛盾,立刻就发出怪声,转移父母的注意力。宁愿自己挨骂,却不愿父母争吵。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子女所做的很多“坏行为”,其实是基于一种本能的孝道,其作用是保护父母度过危机重重的关系。

例如担心父母会分离的孩子,常会逃学,甚至偷东西,往往做出很多不良行为,把父母气得团团转,下意识却是希望父母忙着处理自己的事,就不会有空吵闹。

从家庭的角度看个人行为:一个坏孩子,可能是个最忠于家庭的孩子。

(本文选自李维榕《家庭舞蹈1: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版)

作者李维榕用“家庭舞蹈”来比喻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很多个体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出了问题——彼此太近或太远,导致“家庭舞蹈”的“舞步”彼此纠缠、相互碰撞,进而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家庭治疗师如果能找到“家庭舞蹈”的纠缠结点,厘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让家庭实现和谐“共舞”,个体的心理问题将迎刃而解。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