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吃了能做学霸的“聪明药”,你会买给孩子吗

尹琳
2019-03-15 14:39
来源:澎湃新闻

想要在学业竞争中保持优势,或者忍受不了学校和老师的压力,选择“聪明药”无疑可以给家长带来一种控制感——控制注意力、控制竞争力……以面对现实中的无奈和无力。 

一系列“聪明药”的新闻把一股流行多年的吃药提高成绩的“暗流”呈现在大众面前。

微信朋友圈里的一些文章正在吸引不少家长的关注,它们宣称目前不少学霸、科学家在吃一种“聪明药”,这种药可以显著提升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并表示“这种药物表现出来的副作用非常小”。不少家长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找、购买这类“神药”。近期,不少专家撰文反驳,表示滥用此类药物对孩子身体影响很大。

一些父母以为找到了神药,兴奋不已。

滥用药物来提升成绩已不是新闻。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针对常春藤联盟的一项匿名调查显示,将近70%的学生承认自己曾为了赶论文而服用“聪明药”;66%的学生曾在期末考试前服用过精神类药物;另有27%的学生坦言每逢考试必吃“聪明药”。在美国知名视频网站Netflix近期推出的纪录片《嗑药》中,记录了一名常春藤联盟的大一学生的故事。这个名为吉米的学生,为了在考试周中保持注意力集中,总是通过在医生面前表演“多动症”来获取一种叫做阿德拉的药物。而在BBC纪录片《药品依赖》中也提到,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也有学生滥用这些药品,甚至把它称为“大脑伟哥”。

据《巴黎人报》近期的报道,这类“聪明药”指的就是利他林、阿德拉、莫达非尼等精神类药物。利他林和阿德拉通常用来治疗多动症,而莫达非尼则用来治疗睡眠障碍,它们同属于精神兴奋性药物,能够提升服用者的注意力,降低疲劳感。但是,这些药物只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来达到短时效果,而且一旦依赖上瘾,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精神症状。甚至还有一些实验显示,这些药只是短期内让精神保持兴奋,并不能真正提高成绩,只是一种安慰剂,但是仍然抵挡不住人们的前赴后继。在国内,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相比昂贵补课费,聪明药的费用尚可接受,效果还立竿见影。”

对孩子在学业上的过度控制,隐藏的是父母的自恋。

都说自己爱孩子,可是对孩子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这么想?的确,学业竞争压力大,忍受不了学校和老师的压力,“聪明药”无疑给家长们带来一种控制感——控制孩子的注意力、控制孩子的竞争力……以面对自己在现实中遭遇的无奈和无力。

这种控制感,常常出现在学生的白日梦里。上初二的小莉有一个幻想:“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一种药丸,吃了它后所有的知识都进入脑子里?”小莉的英语成绩不太好,她一想到自己薄弱的基础,就觉得提高成绩太难。上五年级的斌斌喜欢看武侠小说,他也有一个类似的幻想:“我有时会想,哪天走到悬崖旁边失足落下,会不会像那些大侠一样,拾到一本秘笈?看了它,下笔有神、考试高分、梦想达成?”

像神一样充满力量,拥有神力,无往而不胜,是人类早期的幻想。在生命最早的几个月里,孩子需要在抚养人的宠爱中获得这份全能感——乳房是我创造的,世界是我创造的,它们围绕着我来转,我就是神。获得了这份全能感的孩子在一天一天的成长中,逐渐认识世界、认识现实:原来世界是世界的,乳房是妈妈的,而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是被妈妈宠爱的另一个人。虽然有失望,却不至于绝望,这样的孩子保留下一份真真切切的力量感——我是很棒的,我可以面对现实,也可以影响世界。长大以后,哪怕面对现实的不堪和压力,也不会轻易藏起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受,遗忘自己真正的渴望和需要,不会一味地适应现实,适应环境,而狠狠地伤害了自己。

但是,没有在幼小的时候获得全能感的孩子,可能在一生的艰难中,都在渴求这份全能控制感:是不是只有我是王,是神,是最厉害的那一个,世界才会围绕着我来转?

有意思的是,成年人对控制感的幻想被巧妙地藏了起来,不太容易被看见。比如:一个人一路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智力超群,在单位获得较好的位置,却总觉得自己没有真实地活着,生活了无意义,假面具戴着烦人却难以脱下;比如:吃药、节食、过度锻炼来控制身体——我被敬仰,我是多么成功;比如: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想着大展拳脚,如何科学育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再比如:不允许孩子发呆、恼怒孩子磨蹭、喜欢说都是为了你好,却忘了孩子虽然年幼,却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不一样并且值得同样尊重的人……

这些控制里面藏着的是大人们小时候没有被珍视的失望和无助。何苦继续传递给孩子呢?找机会,轻抚一下那份失望和渴望吧,如果你也被“聪明药”的奇效激起一丝激动的话。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