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我,哈姆雷特》:热演大英博物馆和阿维尼翁,重返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9-03-15 09:29
来源:澎湃新闻

去年,一部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先后登上了大英博物馆、第72届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舞台,受到了国际观众的欢迎。而3月15日晚,这部剧将重返上海舞台,并第一次以大剧场的形式演出。

连续举办至第11届的“东方名家名剧月”本周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我,哈姆雷特》作为开幕系列作品上演。该剧由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根据莎士比亚经典剧本《哈姆雷特》改编,首演于2016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此后频繁在海外演出。

《我,哈姆雷特》定妆照 张军 饰 哈姆雷特。 李伟 摄

《我,哈姆雷特》由“昆曲王子”张军主演,汇聚两岸优秀创作班底,用中国传统艺术演绎西方经典文学,以传统昆曲的四功五法演绎《哈姆雷特》的故事内核。基于传统艺术、寻求当代表达。

在这场昆曲表演中,“昆曲王子”张军一人分饰哈姆雷特、奥菲利亚、“父亡魂”、掘墓人等多个角色,涵盖了生、旦、末、丑4个行当,说起普通话、韵白、苏白、英语4种不同念白,以昆曲独角戏形式全新演绎“王子复仇记”,从而让中国传统戏曲与莎士比亚文本之间产生奇妙碰撞。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熟悉的可能是根据原作改编的老电影《王子复仇记》和几代话剧大师们演绎的话剧《哈姆雷特》。那段著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在这部作品中则以一首七言诗进行了表述:“开到荼蘼恨春去,萧萧落叶恼秋来。凭谁看破春秋事,不过歌台与泉台!”

作品的西方文学东方化不仅体现在台词上,在音乐方面也让作品的当代性更加凸显。担任该剧作曲的便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金复载,在他看来,“戏曲音乐的本质,就是戏曲的本质。”以昆曲演绎西方的经典,就要做到音乐中既要有中国传统戏曲的味道,又要和西方的文化结合起来。

《我,哈姆雷特》定妆照 张军 饰 哈姆雷特。 丁振杰 摄

张军和东方名家名剧月的缘分从十年前就开始了。“2008年正是中国戏曲市场最艰难的时期,我参演了东艺首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当时他惊喜地发现,上海昆剧团表演的《牡丹亭》和《十五贯》的戏票都卖得一张不剩,“这样的出票率当时在浦西中心城区都很难做到。”演出后,他了解到三分之二的观众是18至35岁的年轻人,“这给我们的昆曲推广很大启发,昆曲也要现代化,必须聚焦年轻观众。”

“我希望昆曲可以走进当下的生活中,真正活着。”十几年来,张军始终抱持着这样的态度。在他看来,昆曲是古老也是年轻的,任何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有两种方式:一是传承人生生不息,新老作品世代流传;另一种是用当下的方式把更多人的注意力汇聚到这门古老的艺术上来。他特别强调,“后一种传播的价值,同样巨大。”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