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腾格里沙漠治沙15年:不治理,我们会无家可归

2019-03-14 10:39
北京

今年是中国设立植树节的第40个年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8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2018年,全国共完成造林707.4万公顷,森林抚育851.9万公顷,治理退化草原666万公顷以上。

事实上,在中国北方漫长的沙漠带上,一直有一群人在最艰苦的荒漠中植树。通过种活一棵棵树木,中国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越来越多的绿色开始出现。

在短视频App快手上,一些在沙漠治沙的人,用短视频记录下治沙的点点滴滴。

再不治理沙漠,我们就无家可归

快手用户“沙漠之恋”(快手ID:dfp39624088)治沙的地点是在甘肃武威市民勤县。民勤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交界处,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90.34%,也是中国沙尘暴的四大策源地之一。

如果民勤治理不好,中国的第三大沙漠和第四大沙漠就要握手。且沙漠南移,甘肃甚至其他省市更大的地方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民勤是固守河西走廊的重要屏障。

2001年,中央曾指示,一定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沙漠之恋”本名丁丰鹏。他说,自己从2004年开始参与治沙的工作,到现在已经15年之久。丁丰鹏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醋厂的老板,他同时也是民间公益组织“拯救民勤”的一员。

在丁丰鹏分享的一条快手视频中,沙尘暴铺天盖地而来。大风卷着黄沙如同移动的沙墙,一点一点像是要将城市“吞噬”,场景正如末日来临,非常可怕。

丁鹏说,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只能呆在室内。在当地,因为沙漠化严重,一度很多村庄消失,很多人被迫走。

“再不治理沙漠,民勤就会消失了,我们也很快会变成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切身的体会,让丁丰鹏开始无偿参与治理沙漠,并一直坚持了15年之久。

用草方格人工压沙,几公里外拉水浇树

沙漠种树一般分为两季,春天和秋天。随着春天的到来,民勤的治沙工作又开始了。丁丰鹏在志愿者团队中的主要工作是治沙现场的组织协调和培训。

在民勤,沙漠地区的主要治沙方式是草方格治沙,种下的树主要是梭梭树、红柳、花棒和柠条。一般,他们会先运麦草到沙漠中,再人工将麦草一束束呈格子状使坚立在沙地上,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坚立在四边,形成草沙障。这样一来,可以增大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减风力,阻止流沙移动,截流雨水。

经过草方格固沙后,种下植物才更有可能成活。否则,随着风沙流动,种下的植物很难成活,治沙效果也难以保留。丁丰鹏喜欢把这项工序称作“压沙”。在沙漠治理中,压沙是最重要也是最耗时的一件事。丁丰鹏的快手号“沙漠之恋”中,分享最多的便是戴着红色、粉色、蓝色头巾压沙的人们。

丁丰鹏说,一般而言,埋在沙子中的麦草两年会腐烂。而固沙工作人员种下的树木第一年生根,第二年长出枝叶,这两者刚好匹配。

压沙过后是挖坑、种树、浇水,所有的工序都是人工完成。在沙漠种树,浇水是一件异常费力的事情。民勤年均降雨量只有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能不能跟上水分是一个关键。他们需要在几公里外地下取水,然后用水车运水过来。一般而言,根据当年的干旱情况,种下的树一年需要浇水两到三次。

在包括丁丰鹏在内的快手用户拍摄的视频中,很多人会冒着雨雪压草方格、种树。原来,对有经验的治沙者来说,如果秋天植树,有雨雪进入,树坑里的水分会被冻住,等到来年开春时刚好可以随升温而及时融化,助力树苗以最快的速度发芽生长。

干涸51年之久,民勤青土湖重现碧波

丁丰鹏所在的“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主要通过互联网招募企业和组织志愿者来民勤参与压沙造林。“拯救民勤”治沙的资金多数来自企业捐助,而具体的执行是以当地的民众为主,也会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参与治沙。

前12年,“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埋压草方格12000多亩,栽植梭梭1400万株,成林28000多亩。

也许是协会使用互联网的传统,丁丰鹏去年开通了自己的快手号,并记录下自己在现场治沙的视频,有时候,还会直播大家治沙的经过。

直观的治沙过程,让全国各地的快手网友看了后深受触动,也想参与其中。

丁丰鹏说,他之所以在快手上分享自己治沙的过程,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到我们环境遭遇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治沙中来。这些年以来,在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他已经非常明显得感觉到民勤所发生的变化。

据民勤县林业局统计,“十二五”以来,民勤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5.66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75.8万亩,工程压沙34.2万亩。2010年,干涸51年之久的民勤县青土湖重现碧波,目前水面达25.16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

这意味着,丁丰鹏对自己的家园可能消失的担心可以减轻一些了。

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9.80公顷

除了丁丰鹏以外,还有不少人都记录下自己在治沙一线工作的场景。 “真实的谎言7961”(快手ID:1113400912)同在腾格里沙漠治沙,不过他在宁夏中卫市。从他分享的视频可以看出,当地的治沙方式与丁丰鹏所在的地方非常相似。

而同在甘肃武威,“大漠强哥”(快手ID:135712729)却分享了另一种用钻机挖坑种树的方式。原来,在当地,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坚硬的盐碱地。而远在库布其沙漠,治沙者“江南(沙漠守望者)”(快手ID:104457856)分享的视频中显示, 钻机种树同样被用在当地。

其实,同样在沙漠,不同的地质差异仍然会导致治沙方式的一些不同。只有经验丰富的当地人,在治沙实践过程中,才能总结出一套最适合当地的治沙方法。

可喜的是,据国家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截止2014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115.93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为17211.75万公顷。与2009年相比,5年时间荒漠化土地年均净减少24.24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9.80公顷。这意味着,我们正在从“沙进人退”转变到“人进沙退”。而这背后,正是数年来无数个像丁丰鹏这样普普通通治沙人的努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