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委员: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2019-03-05 18:08
来源:澎湃新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向大会提交了题为《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大会发言。

杨克勤在发言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我国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2013年以来,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多个经济体中的排名上升了50位。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尽管我国“放管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杨克勤在发言中指出,但是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效率偏低、程序不规范、办理不方便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我国营商环境。

杨克勤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提供的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缺乏标准,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务服务事项的界定不清晰。对于什么是“一项”政务服务事项缺乏统一标准,有的是指包括若干子项的一大项,有的指可分的最小项,从而造成同一层级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数量差距巨大。如各省统计的省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事项,多者4000多项,少者只有1000多项。

二是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要求不一样。如市场主体到政府部门办理一项业务,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甚至同一个部门的不同办事人员,对需要提供的资质证明、相关材料等要件的要求不同。

三是政务服务办理程序不一致。办理同样的业务,有的只需要经过一两个部门即可办妥,有的则需要到多个部门“来回奔波”;有的在市级或县级甚至基层就可办理,有的则需要在市、县甚至省级多个部门“上蹿下跳”。

四是政务服务的办理依据和结果弹性大。同等条件的市场主体办理同样的政务服务事项,不同地区、不同工作人员办结的时限、作出的答复、支付或处罚的额度等各不相同。

五是支撑网上政务服务的软硬件技术标准不统一。各地各部门网络系统互不兼容、难以联通。有时为了办理一项业务,基层工作人员需要把相同的材料向不同网络系统输入多次。

在杨克勤看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促进不同层级和部门政务服务协同,限制政府部门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增强市场主体对政务服务的明确预期,防止政务服务领域的腐败和懒政现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杨克勤在上述大会发言中建议在借鉴其他国家有益做法、总结我国已有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杨克勤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组织专业力量,组建由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队伍,研究和编制政务服务标准。

二是明确工作重点,从市场主体的需求和制约营商环境的主要领域着手,编制和实施相关政务服务标准,特别是推广互联网+政务的业务和技术标准。

三是分类分批实施,鼓励先行地区实施地方标准,比较成熟后再上升为国家标准,坚持以推荐性标准为主,审慎实施强制性标准。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对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增强其实施政务服务标准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