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儿童入学难,俞敏洪委员:应有科学评估和足够的特教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2019-03-05 18:43
来源:澎湃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 中国网 图

今年两会上,特殊儿童入学问题继续受到一些代表委员的关注。

“依法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赋予每一个适龄儿童的权利。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残障儿童的入学率和教育质量当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带来《关于多部门统筹保障适龄残障儿童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建议》。

俞敏洪建议,各地教育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协同建立“特殊儿童信息系统”,在普通学校配备充足的特殊教育师资资源。

北京朝阳劲松第四小学副校长许芳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谈起特殊儿童入学难处时表示,目前学校接受残障儿童入学,难在缺乏专业的特教老师以及家长们缺少对特殊儿童的认识。

特殊儿童应得到科学的入学评估

教育部等七部门2017年联合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等均有保障特殊儿童入学的规定,但事实却不一定乐观。

3月1日,在2019适龄特殊儿童入学问题调研及政策建议专家研讨会上,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谈到,当初试图以“零拒绝”的入学政策让患孤独症的孩子与普通孩子一起上课学习,却遭到普通孩子家长反对,他们怕自己孩子受到伤害,要求“零风险”。

对于残障儿童入学难,俞敏洪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有些地方尚未建立《残疾人教育条例》要求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也没有类似机构能够对家长和学校的入学争议进行仲裁。

澎湃新闻注意到,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近期发布的《适龄特殊儿童入学、就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提到,多个调研案例显示,一些特殊儿童在没有经过专业机构客观评估的情况下,依靠学校老师的经验和简单的测试而被学校婉拒,成为入学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述报告进一步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手段和争议仲裁措施,申请失败之后一些家长可能放弃继续争取入学机会。

“专业客观的入学评估,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避免受到不合理、不科学和不专业的评估因而失去上学机会,也是尊重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合理教育安置的前提;更是为孩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必要过程,使孩子在后续的教育安置中能够真正帮助其融入集体、针对性地促进每个孩子的潜能和个性发展。”该报告指出。

俞敏洪在提案中提出建议,通过入学评估确保每个残障儿童得到合理的、匹配其能力基础和教育需求的个别化教育支持计划。

解决特殊教育师资不足问题

入学评估是第一步,特殊学生在学校能快速融入,正常学习又是另一大挑战。

俞敏洪在提案中指出,因为进入普校后配套资源不足,一些残障儿童不能得到适合的教育支持,面临主动或被动退学的风险。

其中的配套资源不仅仅是教室、设施配备,更重要的是专业的特教老师。

根据《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7年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招收的学生5.66万人,在校生30.40万人。《报告》认为,即使按照1:5的师生配置标准估算,普校所需要的特教/资源教师的数量也十分巨大。

“特教老师这一块我们确实缺乏。我们的困惑是当前专业的支持不够,我们的普教老师还是主要面对整体的教育教学,针对特殊孩子,他们没有专业的培训。”北京朝阳劲松第四小学副校长许芳告诉澎湃新闻,“希望有社会机构或者专业的人士能够进入学校指导,或者有专业的学校能够参与这方面的工作可能更好。”

对此,俞敏洪则提出建议,通过为普通学校设置单独的特殊教师编制或资源教师编制,并将特教资源教师的职称纳入特殊教育教师职称评定体系,解决特殊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