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子监狱如何“改造人”?服刑人员看到民警退休频落泪

澎湃新闻记者 陈珂
2019-03-03 10:30
来源:澎湃新闻

刚到南京女子监狱时,张某(化名)就是个刺儿头,无论好话赖话,谁跟她说一句她都得没好气地怼回去。

“怕别人伤害自己,看啥都不顺眼。”她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

也许是受一些影视作品影响,也许是社会上对监狱的一贯印象,几年前刚踏入南京女子监狱的张某,会十足警惕地武装自己,仿佛以此来对抗漫长、失去自由、充满混杂陌生人的日子。

这与她现在的状态迥异。3月2日,在南京女子监狱举办的“春风相伴·逐梦同行”主题帮教暨监狱开放日活动上,她面对媒体采访自如交谈,与同行服刑人员开着玩笑,跟民警在一起也是放松的。

自然这与她还有一年就能出狱所带来的希望有关,而另一方面,她也提到了“老吴”。

老吴全名吴丽华,是她们监区的一名民警,曾经带过张某一年。在监区,这些管理、引导服刑人员的民警有时候私下会被叫做“家长”。

张某喜欢用“像妈妈一样”来形容老吴。这次主题活动上,老吴作为今年光荣退休的民警之一上台接受鲜花掌声,张某就在台下流了很多眼泪。

与记者交谈时她又哭了,她说老吴是在她改造期间给过她很多关爱的人。“大事小事她都会过问,关心你方方面面。”张某对澎湃新闻说。

“最近心情怎么样啊,有什么要及时跟我们说啊。”张某说,类似话语,几乎每天都能从老吴等一些民警口中听到。

也因此,进监狱不久后的张某,很多心事会跟老吴这样的民警说。失去自由的日子难捱,但有人愿意倾听开导,这让张某度过不少难过的时光。

“可能将来出监狱了,都没有像这里这么多人可以让我们说心事的。”张某说,“这里的民警都能走进我们心里去”。

黄华(化名)也是,在南京女子监狱待了差不多九年,还有两三年就能出狱,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改变,也是从刚开始的不适应、防备心强到现在的生活规律、心态平静。

民警的贴心沟通起到很大帮助,黄华还提到监狱生活“不像我们以前电影看的,非常单调、辛苦”。

黄华说,她在监狱里听过大学老师有关礼仪的课程,有参加过剪纸、苏绣这样的非遗兴趣班。

“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外面的老师来讲课,他们不是说教,讲得很生动的。”黄华说,对九年没出过监狱门的她而言,这是每周一个心态调节的出口。

澎湃新闻记者在这一次开放日活动上看到,守岛英雄王继才遗孀、全国时代楷模、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哨所名誉所长王仕花也进监帮教,她为服刑人员作了《开山岛永远是我们的家》为主题的演讲,教育引导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改造人”的确是监狱的一大工作目标。以什么样的方式、如何把握尺度考验着监狱管理者的智慧。

此次帮教活动上,南京女子监狱围绕政治引领、民警风采、社会化协同、领导寄语、狱务公开等五个方面集中展示“五大改造”的理念成果。

比如,原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服刑人员胡某,入狱后身体精神一度萎靡,但监狱鼓励其重拾球拍,督促其规律训练,最终在全省服刑人员运动会中赢得乒乓球单打冠军,精神为之一振。

“失去自由这个代价是非常昂贵的,以前打球是为了荣誉,现在是为了赎罪。”胡某说。

此外,也有监狱民警帮助服刑人员王某找到失散幼子,帮助王某母子共同成长,回归典型向某重返社会后,凭借诚实劳动与一技之长赢得社会认可的例子。

现场还举行了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陈耀的剪纸工作室,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英华的苏绣工作室等非遗工作室的揭牌仪式,在高墙内搭建文化改造的新平台。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