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年,他与洞庭湖的影像对话

2019-03-04 11:10
福建

《轮渡》,1994年6月常德市城区下南门沅水客运码头。在湖区,轮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赵有强

赵有强出生、生活、工作在洞庭湖畔,从1987年拿起照相机开始,他拍摄洞庭湖已有30年的时间。他的照片少有宏大叙事和光影炫技,而多是用朴素的镜头语言讲述身边普通百姓的故事。同时,他的影像通过小人物生活的改变传递出的讯息,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刘宇(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

一场跨越30年的时空对话

摄影 | 赵有强

撰文 | 孙长(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现任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        

1988年11月,位于沅水边上的桃源县二里岗乡马家渡大桥。“洞庭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湖南境内的4条重要水系中的沅水与澧水,承载着贵州、湖北、四川、云南的物流重任。因此,常德自古就有湘西门户、云贵咽喉之称。

摄影的魅力在于对画面的定格,对时间的凝固,对记忆的刻画。而人文纪实类的摄影,往往因为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让画面中的故事拥有了更生动的情感,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拍摄者的情绪。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场景,你看着照片,照片中的人和画面也看着你,照片背后还躲着一双洞悉世情的眼睛,用镜头与观看照片的人们做着跨时空的交流和互动。当你用心去看一幅照片,你沉浸于此,就会感受到我说的这种美妙。

《迁徙自由》,1987年桃源县二里岗乡农民进城。改革开放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出行,过去那种要凭“大队”“公社”出示的证明才能住旅店或找副业谋生的管理制度被彻底废弃。迁徙成为生活的常态。
《三口之家》,1987年桃源县八字路乡侯家河村田间。1981年,全市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国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生国策。三口之家,成为了社会的新“个体”。

赵有强先生的摄影作品《洞庭西》,将家乡的生活场景在记忆里点滴的还原。更重要的是,在现在去看过去小时候的世界,那时候不能对当时的社会形成深刻的认知,现在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和环境有了更深的领悟,对画面中传达出来的意思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摄影作者的视角产生了更多的共鸣。

《“三转一响”得普及》,1988年桃源县城郊区的马路市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集市率先活了起来。1988年,被称作“三转一响”的单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已在农村普及。
《学车热》,1992年农民学习手扶拖拉驾驶技术。当年,农村最赚钱、最吃香的职业是跑运输。
《打工热》,2002年春节过后,安乡县的农民乘坐双层大巴车出门。百万农民跨省打工。南方,成了常德人梦想致富的最佳去处。

在赵有强先生的作品中,人物是生动的。无论是作品《田埂上》中那个凝视远方的孩童,还是作品《开心》中车间里工作笑谈的青年男女,还是作品《体罚》中那个愁眉不展的罚站少年,还是作品《射击》中那个指挥训练的教官,这些人物都透露着强烈的情绪,你看一眼照片仿佛就能听到照片中的主角在说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高兴还是苦闷,你一霎那就仿佛进入了那个画面中的场景,作为作者的视角去静静地记录着这个故事。我想,这是作者常年新闻工作的经验积累带来的好处,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最抓眼球的画面,而且清晰、自然、生动、直接。

《开心》,1991年桃源县氮肥厂生产车间的开心场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常德市国有工业快速从过去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中扭转过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号召的鼓舞下,国有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分灶吃饭,多劳多得,工人有工资有奖金有福利。

在赵有强先生的作品中,冲突是高明的。艺术往往需要冲突的表达才会深刻,如何在一个场景中抓住冲突,赵有强先生显然是这方面的高手。

作品《渴望再就业》记录了2000年左右国企改革后人们面临找工作的场景,你能看到画面中人们在看着什么,也许是招工信息或者是听人在宣讲什么,有的人是迷茫的,有的人是开心的,有的人是愁容的,有的人是渴望的,有的人是围观的,这么多面孔和情绪都在一个画面中呈现,这种视觉上的冲突能带来对那个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作品《迎宾学生》记录了小学生参加迎宾仪式的场景,最近处的孩童冻得缩起了脖子,而远处的女生在笑声交谈,不情愿的表情和开心微笑的面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冲突会让人联想很多。

《渴望再就业》,2000年3月在市政府主办的再就业招聘会上,人们寻找新的职业。
《交公粮》,1997年8月武陵区芦荻山乡的农民上交公粮。常德是全国粮食主产大市。
《庆典》,1998年武陵区丹洲乡通村公路竣工庆典仪式。农村公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在赵有强先生的作品中,历史是深刻的。纪实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历史性,如果光从画面来看,你觉得无非就是一群人,一件事,但是当你带着照片的背景再去思索,你会发现,赵有强先生非常善于从一些具体画面反映出宏大的时代背景。

《私企》,2000年8月某私企车间,工人在高温下口含“棒棒冰”工作。乡办企业、私营企业、家庭作坊同步发展。
《拍卖国企》,2002年底,市直某大型运输企业以9200万元卖掉。8个月后,因拍卖的合法性发生争执,经法院裁定拍卖无效。在这之前,常德有90%以上的国企被私有。
《平抑物价》,1995年春节后,市政府指令国企低价销售冷藏冻猪肉平抑物价。

在赵有强先生的作品中,人性是积极的。我想这和摄影作者自身的精神世界相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定也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从作品上看,赵有强先生应该是一个乐观、积极、坚韧的人。《建筑工人》、《民工》这两幅作品都拍摄于1999年,我们甚至都看不到被拍摄对象的脸,但是画面给人的冲击是那么强烈,背着巨大的钢板如走钢丝一样在建筑屋顶小心翼翼的行走,从水桶上看来应该是修桥的工人顶着浑身的尘土顾不上干净用漆黑的手捧着一个巨大的水桶在痛饮,在这一刻除了能感受到工人的辛苦之外,处处透露出来的是他们对工作的坚持、坚守、付出,一点儿也不颓废。

《工地》,1997年7月常德火车站建设工地。农民工辛勤劳动,助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在他的作品里,能看出来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关于构图、光影等美学上的事情我没有资格来说些什们,这方面造诣我是差着赵有强先生很远。但是我认为,拍摄人文纪实本身,就是很美的,何况坚持30年如一日的记录着家乡的点滴变化和大小事件。能够认识赵有强先生,并从其作品中学习、获取养分,这于我而言,是幸运的,同时能和这些影像产生共鸣,于我而言,是幸福的。

2000年9月,某兵工厂民用产品生产车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多数国企因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限入了困境。
《生意人》,1999年8月两名创业者从常德海关走出。
《邮票市场》,1997年10月常德市城区邮票交易场景。改革开放后,投资渠道增多。
《洞庭湖捕鱼》,2011年11月安乡县珊泊湖私人养鱼场捕鱼情景。2005年后,一些在外赚到钱的农民开始回到家乡兴办养殖。
《肖家坪除大险》,2002年7月实施人海战术,消除肖家坪沅水堤段大险。常德最大的市情是水情,亲水、治水、不畏惧洪水是湖区人的一大特点。
《援军》,1998年7月,2万民工紧急云集已溃垸的安乡县,通宵抢筑子堤保县城平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湖区人民抗击自然灾害的自觉行动。
《抚摸父亲》,1998年7月,抗洪英烈的双胞胎女儿手捧父亲遗像痛哭。人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来保卫家园。
《捐款》,1991年3月5日桃源县的企业工人向灾区捐款。
《最后一课》,1996年6月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市级优秀教师在退休前上最后一堂公开课。湖区人民十分重视教育。
《持就读卡的孩子》,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安乡县成为重灾区,9月1日,洪水尚未退去,全县16000名中小学生持县政府发放的“就读卡”就近入学。
《达标牌的烦恼》,1995年12月桃源县某乡龙潭溪村有71块达标牌,因村部太小,村支书只好哪个部门来检查便优先挂上相应的达标牌。在这之前,国务院已出台减轻农民负担的多个文件。
《收提留》,2001年12月,武陵区东郊乡皇木关村的干部入户收“提留”。农村提留款是指向农民收取的“三提五统”,即:公积金、公益金、管理提留和5项乡镇统筹。2002年后,国家取消了“三提五统”,农民负担真正减轻。
《喜生二胎》,2014年12月17日,鼎城区教师徐四海喜添第二个孩子。这一年,国家实施单独二胎新政,实施了33年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国策改写。
《在关闭的石灰窑前留影》,2017年4月,临澧县100多座小石灰窑“一刀切”全部关闭。一名窑场工人在关闭的当日让人拍照留影。关闭污染之门,展现绿水青山。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湖区人民已逐步认识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重要性。

编辑 | 章文

极光photo近期推出“江河影像”系列,精选国内外优秀摄影师们关于江河的作品。此系列正合极光视觉将要推出的“江河影像•个人记忆”影像征集与资助计划,激发和资助年轻摄影师关注身边的“江河”。如果你也有关于江河的影像作品,欢迎投稿!(请把作品图和文字发送到邮箱:914127901@qq.com,并附上联系方式。)

摄影师简介

赵有强,湖南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常德日报传媒集团高级记者。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常德市政协委员。
极光视觉是一个由“资深报道摄影师+策展人/编辑”构成的视觉原创机构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