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故事多:“打工村”的四十年

2019-02-26 09:52
北京

编者按: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探寻中国崛起的奥秘,认识中国快速发展的规律,农村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淮南店集村从“一年要缺半年粮”的困窘境地中摸索出一条“打工经济”之路,约1/3的村民在外打工,打工经济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打工经济越走越宽的同时,村内还实现了合作经济和土地集中耕作,新村建设令人刮目相看。店集村的40年,描绘了一幅工农良性互动的生动画面:家庭主要收入非农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和村庄生活现代化……这样的发展模式为将来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提供了一种足可畅想的空间。

文 | 本刊编辑部

古往今来话店集

店集村,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杨村乡的一个行政村。店集自古处于阜阳到淮南的官道上,西淝河在店集东南改向,因此一直是交通便利之所。有官道则有人行止,因此必然有栈,久之形成食宿之地与交换之所,即“店”与“集”。“店集”之名,盖出于此。

店集地理位置

西淝河从杨村乡西北入境,一直往南流,然后再向东转,从东南口的店集村流出,其后一直由西北向东南流,由硖山口进入淮河,在凤台县全线长45.2公里,流域面积410平方公里,总水量为4.2万立方米,因为店集处在西淝河岸边,水资源丰富。

店集村位于杨村乡的东南角,西淝河的转弯处,地平面比河流面稍高,只要连续降雨,西淝河的水位上涨,就会威胁到店集村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以前,店集基本上是十年九淹,其中最严重的两次是在1972年、1991年,这两次大洪水将房屋、田地全部淹没,房屋倒塌,粮食颗粒无收。

店集老村受灾时情况

店集村下辖7个自然庄、1个集镇、11个村民小组。截至2015年8月,店集村有957户,共3457 人;可利用土地类型11种,总面积7442.11亩。店集周边集镇煤矿丰富,经济发达。但店集村不涉矿,所以无法依靠煤矿发展经济。

改革开放之前:一年要缺半年粮

改革之前,这里的农民主要以种地为生。店集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大豆,还有少量玉米、高粱、红薯等。由于产量低,人口也多,又经常受到西淝河水患的侵扰,那时人们基本吃不饱饭。一个顺口溜如此形容店集:

晴天灰茫茫,阴天雾茫茫,茅草屋,土坯墙,一年要缺半年粮。

店集老村景象

当时,耕种小麦主要依靠人工,牛是最主要的劳动工具,犁地和耙地全依靠它。那时也有拖拉机,属于公社的农机站,但是数量很少,一个公社仅几台。拖拉机播种很简单,拖拉机犁完地后挂一个漏斗播撒种子。

每到农忙时,各个大队争着用拖拉机,拖拉机到这个大队干两天,又被抢到另外一个大队干两天。但因为拖拉机数量很少,当地主要还是靠人工播种。

当时,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只有富裕的队才用得起化肥,而且量很少,主要使用的是磷肥和氰胺以及少量的进口尿素。例如,店集一个比较富裕的队,地有200多亩,一年才用3—5吨(而现在一户的化肥用量就达1—2吨)。公社时期的村民还不知道怎么使用化肥,经常出现化肥用多了,直接把苗烧死的情况。

按照国家规定,那时不允许个人外出务工,一旦被政府发现,就会被拘留遣送回户籍所在地。店集村民因为生活所迫,只能偷偷地出去。按照他们自己的话,那根本不叫出去打工,而叫作逃荒或者说外流。当时村民出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有饭吃。因为那时候粮食产量低,人们基本吃不饱饭,每年种完小麦以后基本上没有事了,如果在家的话就会不断地消耗家里的粮食,所以都想着出门混口饭吃,等到第二年春忙的时候再回来。当时出去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只要哪里给饭吃就去哪里干活儿,走到哪里算哪里。

店集村书记陈宏斌说,1975—1976年,有二三十个店集人去到安徽省东至县的山区修水库,这是当时出去人数最多的一支,还有一些去到江西九江等地。这些人都不是盲目地出去,而是以前出去的人知道那边有活儿干,回来后又把别人带出去的。

当时必须请生产队开具证明,证明某某是哪里人,外流的人拿着证明才能出去找活儿干。不过,外流村民需要给生产队上交一定数额的钱。据店集村村主任苏振杰回忆,在1975年以前,外流的村民一天要给所在生产队上交5毛钱,外流村民最初都如数上交,但其中一部分人在外挣不到钱,交了几个月后再也拿不出钱。为了再次出去,他们回乡后消极怠工,专门给生产队找麻烦,生产队无奈只好给他们出证明,允许他们出去。最后,只有那些在外能挣到钱又比较老实的人会继续交钱。大约在1976年以后,需上交的钱变成1元/天。店集老村街上做铁门的苏长喜,1973年左右就到江西一带打工,一直到1983年结婚后才返乡。据他说,1976年,出去的人每天要给村里1块钱,那时的工资能有两块六七左右,一天的生活费七八毛,因此除去交给村里的钱和生活费,大概一天能落下一块钱左右。

80 年代:肚子饱,心思活

80 年代是店集发展的黄金期,其主导性的推动力是解放思想后的农村政策。1979年,店集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110公斤/年,纯收入只有72元/年。到1989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上升到253公斤/年和600元/年。改革开放催生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产品市场开放使店集人迅速告别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昨天。

第四代房屋:平房

店集老村的房屋
80年代中后期,由于人口流动的政策放宽,店集外出务工的也增多了, 但是规模不算大。当时户粮关系是制约人口流动的重大障碍。1989年10月5日和1991年7月25 日两次颁布实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均规定:从农村招用的临时工和农民合同工不得转户粮关系。

当时,店集人有去淮南修铁路的,有去湖南干建筑的,有去湖北、江西修路、采矿的,虽然去的省份不一样,但用工形式基本一致——雇主都是国有企业,店集人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基本都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吃住条件非常艰苦。外出原因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人是家庭经济条件太艰苦,出去能吃上饭;第二类人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出来挣钱盖房子;第三类人还希望外出打工的同时找到对象。

1985年以后,店集已婚男青年也开始出去务工了。苏国凯是个“老打工”,1986年他到江西一家厂子打工,每天报酬是2元,住在工棚,吃的是小餐馆用收集的剩饭做的“素丐”饭,每份2毛钱。用他的话说,当时就跟要饭的差不多。

起初,外出打工的店集人辛辛苦苦忙完一年后,每人大概能挣300—500元。1986年到1989年,每人一年能挣800—900元。经过几年的闯荡,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店集人从只会种田的农民变成了技术工。店集村主任陈宏斌说:“当年(1985年2月),我到湖北修柏油马路,四个月以后到江西725矿开始学技术。从我们这里去的有三四百人,搞土方砸石头搞预制厂,其中将近一二十人有初中学历的去参加培训,学土质钢筋预算、瓦工、泥工、电工、机油……有人开始从繁重体力劳动转型,从修路挖山转向技术……到1986年,我们那批人去蚌埠干的时候,逐渐可以修楼了……”

90 年代:招亲带友,举家打工

90年代,农村改革带来的政策效力已经释放,以企业制度改革为先导的城市改革开始推进。借助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沿海地区率先启动了大规模工业化进展。国家的发展重心开始从农村、农业向城市、工业转移。

于是,很多店集人开始外出打工。以此为发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开始成为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挤出”土地,四处寻找打工机会,给工业提供了几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自此,店集人外出务工的地点和形式开始丰富多彩: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东到江苏、上海、浙江,处处都有店集人的足迹。女孩们进纺织厂、服装厂做工或者当服务员,男的进工地干建筑、拾荒、摆地摊,等等。

店集外出务工省份分布

1993年前,店集很少有女孩外出务工(主要是父母不放心)。1992年,有个江苏纺织厂老板和店集村村委签订协议:由村委会牵头组织,输送两批女工到江苏的纺织厂工作。这样,共有两批女工赴江苏打工,有的还嫁在了当地。她们回来后给村里人讲述外面的世界,慢慢地,女孩子也提起勇气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

从店集人外出务工的经历看,很少有单独外出务工的情况,大部分是“一同出去”,或通过老乡网络或亲属或朋友关系“带”到外省市。这种“同去”和“帮带”关系形成了店集“团簇型”的外出务工格局。下面这种情况很常见:有人外出打工回家,村里亲朋好友请他(她)去吃饭,席间问起挣得咋样。要是不错,他们就会说,走吧,也带我一起去!

店集外出主要工作类型
“同去”或被“带”出的店集人,经过主动或被动适应和调整,最后会选择某一项工种作为职业坚持下来,形成店集在城市中从事某一职业的固定人群,直到没有出路时才会换工作。建筑业中,还有着更细致的内部分工,如木工队、瓦工队、电工队等。队员绝大部分是老乡或亲戚,队里有一个领班,包括领班在内的每一个队员都干同样的活儿。他们以团队形式接活儿,由领班联系工地或老板,有活儿的时候就带队过去。

1991年4月,有个姓齐的店集人和其他三个同村人一起到宁波找活儿干,一开始他们都是盲目去的,没有睡的地方就睡在马路边上。慢慢地,店集人当上了小包工头,自然从村里叫人过来干活儿,在宁波的店集人越来越多,最后在宁波扎下了根。最初一批在宁波闯荡的店集人慢慢成为包工头甚至老板,并且源源不断将店集人带出去。直到今天宁波还是店集人主要的劳动力输出目的地。

在这个阶段,在外奋斗的店集人逐渐积累经验、关系和资金,慢慢实现了职业的转变和地位的提升。村书记陈宏斌说:“店集人的想法一直在朝更高级的转变,从铲石子到开小铲车,再到买桩机包工程,一直到投资办厂。在启东,我们店集有几家人,刚开始过去只是拿着袋子拾垃圾卖,现在已经开店收废品。在上海的呢,原来是进厂打工,现在有的搞个小门面自己开饭店,有的开宾馆,有的自己搞个房屋再租给别人。在宁波,过去就是建筑工,比如瓦匠、泥匠、木匠等,到后面就是自己包活儿干,主要是打桩,老板把一块活儿包给你,你再找人干活儿。一个包工头几个月就能挣二三十万,不再像以前到处求人找活干了。”

与此同时,店集的农业也在发展。1993年,小型手扶拖拉机开始普及,到了90年代后期,村庄有50%—60%的家庭买了小型手扶拖拉机。拖拉机为农业生产带来较多的便利,犁地的速度翻了一番,种地所需的人力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村民外出打工。只是在农忙季节,需要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帮忙,或者花钱雇人帮忙。

步入新世纪:你们放心去务工,合作社帮你把田耕

1996年底,国家新一轮减负政策开始实施,农民负担开始减轻。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全省范围内进行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消和调整部分向农民征收的税费项目,试点工作到2003年被推向全国。2003年,安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粮食直补的试点工作,到2004年全面实施。

免除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的政策落实以后,部分外出务工的店集人回到家中,把曾经让给亲戚、邻居种的地要回来经营。但是尝试两年后,发现种地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一年也不过几千块钱,还是不如打工的收入,于是他们就又纷纷外出。

蓬勃兴起的工业化,使严重倾斜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006—2011年五年间工资水平翻了接近一倍,外出找工作不再意味着“被选择”,而是店集人也逐步拥有了选择权。2010年,店集人苏国凯在宁波建筑工地打工时,每天100元报酬,老板管吃管住,还要时常请他们喝酒加餐。

从2006年起,店集外出打工人数趋于稳定,有900多店集人长年在外打工。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店集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一个农户是否达到小康或富足主要取决于家庭中在外打工的人数、工种以及务工时间。店集人上学、就医、购买生产资料、盖房子等现金支出项目基本都依赖打工收入。

店集农民工收入曲线图

注:1979 年、1984 年、1989 年三年的数据无法获得,用全国农民工工资代替,数据来源《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2 年第7 期。其他年份的数据根据不同访谈对象在不同年份提到的月工资制作而成。

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放弃种地外出打工,店集村种地户迅速减少,完全不种地的家庭已经占到1/3。这种情况下,合作社的兴起迅速弥补了这一空缺。最早的是沿淝糯稻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在政府指导下,合作社集中从省农委指定的竞标厂家调回水稻专用肥,从种子公司调回良种,集中采购生物农药,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并引进新型插秧机,当年种植成本减少20%,而糯稻亩产增加了200多斤。到2009年底,店集村入社农户超过90%,土地耕作达4900 亩。在此示范下,店集村又相继成立了骞骞农机专业合作社、宏天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店集粮油工贸有限公司、骞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专业组织。各专业组织各司其职,职能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在发展合作社的同时,店集村还发展出一个土地托管、代管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从2006年开始,店集一些大户开始大量购置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开沟机、收割机等十多种机械,由村委会组织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旋耕、统一机条播、统一开沟的“五统一”。这种“统一”特别受到一些没有壮劳力的农户的欢迎,农机户也有可观的收入。到2010年,店集在“五统一”的基础上,增加了统防统治、统管统水、统一收割、统一回收销售、统一秸秆综合利用的服务,成为“十统一”,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到收、从物资供应到技术服务的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以前收麦时,外出务工的人都必须赶回家来帮忙,来回不仅耽误工作,还要花不少钱。现在农业机械的应用,农业生产的“十统一”,使农业不再依赖活劳力的投入,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只要能参加合作社的活动,也能经营耕地,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只要寄钱回来就行了。现在,店集村有一条横幅——

你们进城去务工,合作社帮你把田耕

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机械化犁田

机械化插秧

机械化收割

合作社农机肥料存放点

2006年以前,小麦亩产600—700斤、水稻亩产700—800斤;到2013年,小麦亩产960斤、水稻亩产1020斤;2016年,水稻的平均产量能在1000斤/亩,好的每亩能有1100—1200斤,小麦的亩产量也能稳定在800—900斤,好的每亩能有1000斤。

新农村,新生活

2005年6月,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书记认为房屋北迁的政策转机已经到来。他还清醒地认识到:第一,“新农村”肯定不像老村庄那样,“一条路两边房,前面稻草垛,后面臭水塘”;第二,新农村建设要有整体和长远的规划,不仅仅是建新房还要建新村。

2005 年末,店集村村委会开会讨论了新村建设的事项,虽然村委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但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推动下,第一批房屋还是开工了。为了第一批工程,村党支部书记借钱100万元,村委会其他成员凑钱20万元,将这1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正在建设中的店集新村

新村建设以后,大多数村民从原来破旧简陋的砖瓦房搬进了漂亮雅致的别墅,原来常走的坑洼砂石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从对自给自足的菜园子的依赖到去菜市场买菜;从靠烧麦秆做饭的泥锅变成使用液化气和电的高级厨卫;洗衣机、液晶电视、冰箱、空调、电脑等都进入普通村民的家中……村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以前老村都是小商店,物资缺乏,现在便民超市随处可见,商品琳琅满目,生活用品基本不用再跑到乡镇和县城去买。在美好乡村建设之前,店集没有金融服务点,取款存钱都要去镇上,很不方便。2013年成立了金融服务室,安装了24小时取款机,村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取款,十分便利。

新村的便民服务超市

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发生惊人的变化。在以前老村,随处可见任意丢弃的垃圾、脏臭的水塘、简单的旱厕、胡乱生长的杂草……现在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开展,家家门前都有垃圾桶,固定清洁队每天打扫村里的卫生,街道干净而整洁,生活污水也通过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还有专人清理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

随着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建立,店集村成立村卫生室,足不出户就可以看病,小病大病都可以享受“新农合”报销,农民看病负担减少许多。村里还新修建了小学、幼儿园,小学占地面积3375平方米,其中教室36 间,面积972平方米,现有学生306人;幼儿园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共有教室12间,能容纳学前儿童300人。这些学校为村里的小孩提供了宽敞而又舒适的校园环境,使得家长放心地让孩子在村里接受教育,不需要再把孩子送到镇上或县城上学。

新村的卫生室

店集的文化娱乐活动随着店集新村的建成也变得丰富起来。以前店集文化活动比较单一,最早是听戏看戏,平时聚在一起聊天。现在村里有两个休闲空间场所:一个位于村部附近,迎宾大道的西侧,这里有部分健身器材和一条林荫道;另外一个是以篮球场为中心的文化广场,范围更大,除篮球场外还包括一个小公园、一个电子大屏和一批健身设施。每天晚上7点,只要不下雨,村中小姑娘、大妈们甚至老奶奶都准时地聚在文化广场,伴着欢快的歌声跳广场舞,村里的小伙子和中年男子则在另一旁打篮球。

村民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

2016年三月初五逢会,店集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当天,各种商品小铺、县推剧团、秧歌队、市艺术团集聚店集,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好不热闹。村里还建立了文化书屋,村民可以在闲暇时间阅读上网。

回顾过去的40年,店集村经历了家庭收入非农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和村庄生活现代化的过程。打工经济的兴起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引入了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家庭资金的积累使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明显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店集村作为一个不临城不涉矿又无集体收入的普通农业村,通过向上争取资源,向下协调村民,基本完成了中心村建设,不仅增强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还适应了大部分村民迈入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低成本而现代化的村庄生活为长期务工家庭提供了新的选项,许多店集打工者不再奢求在城市买房,而是将积累的资金带回农村,购买新房或投入地方生意。可以说,店集村的发展模式为将来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提供了一种足以畅想的空间……

本文根据王卫民主编的《三个村的四十年:乡土中国社会变迁调查》改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品;主编:王卫民,副主编:卢晖临、彭涛;责任编辑:窦忠如、秦千里;改编:《纵横》杂志编辑部,执笔 潘飞

中国文史出版社旗下《纵横》杂志出品

责编 | 潘飞 鹤焱(实习)

原刊于《纵横》2019年第1期

感谢关注我社官微:中国文史出版社(微信号:wspress1980)

更多资讯,请洽询热线:010-81136601 010-81136698 010-81136697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