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教师揭秘《流浪地球》拍摄技术,做了八千格故事板

2019-02-17 09:29
北京

《流浪地球》

作为中国第一部重工业硬科幻片

已燃炸了整个春节档!

影片目前已取得了35亿票房!

并在小范围内登陆北美院线

前3天累计票房168万美元

创造了近年

在北美限定上映的华语片最佳首映成绩!

网友们也超级皮

掀起了一股讨论《流浪地球》的热潮

影片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流浪地球影片话题部分微博热搜截图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更惊喜的是

《流浪地球》概念艺术指导及故事板总监

是我校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的张勃老师!

传传有幸采访到了他

请老师和我们聊聊那些

关于《流浪地球》创作的种种

和这些年来老师将专业教学和影视行业工作良好结合到一起的经验

张勃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教师,动画导演,故事板艺术家,影视概念设计师。

△2000年至2004年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攻读动画导演专业,2004至2007年于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攻读动画创作及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至今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系教师。

△从影十余年,参与制作电影有:《太阳照常升起》(2005)《画皮2》(2012)《TheManwithIronFists》(2012)《同桌的你》(2013)……

从采访中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张老师对设计、对电影和科幻的热爱和痴迷,体会到老师在影视道路上的执着与坚定,也感受到他对专业近乎完美的要求标准。对谈的内容,带我们理解了工作与理想道路上的磕绊与成就,也为我们坚定自己的选择指出了可能的方向。

快让传传带你一起走进张老师的故事吧~

关于《流浪地球》

和科幻电影

Q|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当中所做的工作吗?

▶ 我在电影《流浪地球》这个项目中担任概念艺术指导和故事板总监两部分工作。这两个职位名称或许在以往的电影中很少看到,甚至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职位体系中也是近几年才慢慢多了起来。

我从影以来的十几年间,眼见着我国的“概念设计”从数码绘画开始在传统电影美术领域的气氛图绘制中应用与普及,逐渐脱胎成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并从项目制作阶段开始进入到项目策划阶段和故事策划团队一同开发电影项目,其实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是一个进行时的状态。行业整体对于这个环节的职能和制作目标的认识水平也仍在逐渐提高,但还需要行业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才能为影视行业贡献这个工作环节的价值。

我们的概念设计期总共10个月,主要设计了关键帧(keyarts)、主要场景、载具、道具、服装造型等多个类别大大小小的概念设计。

▶ 故事板部分我们完成了全片160分钟的故事板(成片电影时长125分钟),大致统计有8000格故事板,用时4个半月完成。期间还反复基于剧本调整做了多轮次的修改。

Q| 可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故事板和概念设计所起到的作用么?视觉概念开发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么?

▶首先“概念设计”或者“概念艺术”是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一波科幻片的兴起应运而发的,这个名词的应用有两个来源:一是在1930年左右由迪士尼在动画制作领域最先提出的;二是在1970年左右科幻片的兴起,由工业设计领域直接拿来的职务名称“概念设计师”。

概念设计笼统来说的作用在于为影片的制作和拍摄,用绘图、建模、雕塑等一切造型手段,提供内容创作(故事)的视觉依据,奠定视觉基调及视觉逻辑。它的过程可以称之为视觉实验,目的在于探索大的影片基调和在视觉上的方法论。也就是说通过这个环节输出的并不仅是漂亮的设计图和氛围图,而是包括设计理论、历史依据、工程技术和物理条件等诸多方面合理的、协调一致的、有逻辑条理的视觉逻辑和创作方法总合。

拿《流浪地球》打个比方,概念设计的作用是和导演、编剧的剧本创作同步进行项目故事开发,在视觉呈现的层面上找到合适的表达依据,相互佐证,相互抛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目的是在影片最终影像媒体呈现上找到具体的最符合导演剧本创意的最优化视觉呈现方案。具体的视觉呈现也能体现附加的文本设定,比如片中外部环境的气压、温度、海水凝结状态,或者人文角度的人口密度、社会结构、科技水平等一系列相互支撑协调的统一世界观以及方法论。

比如概念设计就能解答“影片中国机械设计风格”的问题。我们用枪械、载具和星形发动机的设计等所有机械的设定图纸,可以给“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社会组织结构”等一系列抽象底层概念提供具象的支点和呈现方式。

▶故事板的作用是在影片开拍前以序列画面的形式预览电影故事,将剧作的文字描述转化成具象的视觉图像,并以此对影片的节奏、画面、剪辑等叙事逻辑做一个设计梳理;作为交流的工具,帮助项目组所有人员了解沟通拍摄执行细节,也帮助制片做基于镜头的更为详细的制作计划。故事板也被称为分镜头画面。

Q| 您本身是科幻迷么?

是对科幻题材的故事有偏爱么?

▶绝对的科幻迷。我是80后,从幼儿园和小学就开始接触很多科幻内容,一些杂志如《少年科学》《科学世界》《奥秘》《连环画报》等,中国科幻小说如《小灵通》《飞向人马座》,还有动画《阿童木》《超时空要塞》《变形金刚》;电视剧《方舟二号》《火星叔叔马丁》《大西洋底来的人》;电影《异形》《终结者》等等……

可以说科幻创作的梦想是从小总下的种子,也是一种内在需求。我和导演以及其他主创是同龄人,所以想来我们在这次《流浪地球》创作中的创作期望值都挺高也挺一致的吧,也都格外投入。

△《流浪地球》海报

Q|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第一部重工业硬科幻影片,您和导演是如何确定“苏联时期重工业感”的大视觉设计方向定位的呢?

到具体操作当中,如何平衡西方科幻电影既有的工业感与中国化本土表达这二者呢?

▶这是我们基于本土科幻影视片创作中认同感这一母题所给出的创作方向。中国观众习惯了西方创作科幻电影所带来的观影感受,如何找到一个hook,来桥接本土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影片的视觉表现至关重要。

因为科幻一方面要有让观众能够“哇”出来的新奇想象力,还要有让人们相信的科学原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天马行空”经常内用来形容想象力的丰富,但这只高高在上的“天马”需要像风筝一样有一根线牢牢拴在地上,才能让人易于理解接受,而不需过多解释。

回到工业感的确立,近现代科技发展起源于西方,现代大量科幻作品中的机械以及工程要素都是基于西方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

我们一致认为工程构件、机械设备等要素的体现很难逃脱出西方已经建立起的基本体系。认清这一点现实是解除思想束缚的第一步,不必为了创作而创作,避免造出什么“中国感机械”的生硬怪胎概念。既然从造型和原理上不能完全做到差异化,就从情感上找共鸣。

中国在五十至八十年代早期经历了一轮非常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很多年轻人的爷爷辈就亲身历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它还是一个距离较近,可以触摸感知的年代。

△情绪板Moodboards中都是

苏联工业感相关的视觉参考

▶据此,我们认为本片不论是视觉要素可合理性相关性还是本土情感共鸣的考虑,视觉风格上确立了重工业风格的基本调性。而且这种风格视觉上的粗粝的力量感非常符合电影故事上那种众志成城、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内核,而不同于影片《遗落战境》里面那种高度数字化、光滑表面的全息影像等近年来西方科幻出现的符合消费品设计心理的美学风格。

从具体操作来讲,我们利用人们熟悉的现代科技语境下的机械表面和细节设计,结合中国传统审美下器型的外轮廓进行融合式的设计。用这样的方式来兼顾现代科技细节的可信度和中国审美意境的外廓气质,我们片中的设计用到的中国器形有如玉琮、日晷、地动仪等。

△概念图发动机核心剖面
△概念图发动机核心区内景

Q| 可以为我们重点介绍地下城和行星发动机的设计思路及流程么?

▶行星发动机的设计是我们这个项目上众多设计对象中的重中之重,是本片世界观构建的核心,所以我们十分慎重地对待这个设计。它也是我们最先开始的设计项之一,并且相关设计以及归于其下的细节分项设计从始至终贯穿整个概念设计期。

我们在草图探索阶段完成了数十稿的外观设计。

▶经过充分认真的研讨和论证,我们选定了其中一个方案作为基础,进行深入设计,确定了最终的外观设计方案草图。
▶选取这个设计草图主要从合理性和易于理解两方面考虑。原文中用山峰来命名行星发动机。这款设计的外扩式是相对简洁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最有力量感,暗合“山”的意象。虽然由于体量巨大需要众多的细节支撑体积感,但是基本结构简洁,是由中间部分的发动机主体和放射布局的七条腿组成的。
△白板草图:“发动机和七爪鱼”(概念设计工作主要用来探索那些现实不存在的对象的具象化表达。打比方和画草图是我们工作沟通的日常方式)

▶另外考虑片中设定“流浪地球计划”的宏大性和文字中传达出毅然决然的命运共同体的宿命感。我们想人类一定在资源有限情况下,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铸就这样一座座钢铁“山峰”,在这种情况下,故事中这个行星发动机的设计者想必也会以实用性和节约资源为主体思路来设计。

于是下面支撑部分就做成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体思路的开放性支撑结构,而不是更加厚实的的封闭结构,以此我们更加确定了该世界观下“科技树”的发展脉络。最后这个设计在众多版本中最受大家认可。

△ 在此结论基础上的细化版本
△概念图多状态下的行星发动机

Q| 您能介绍一下您的团队么?您和您的团队在这次创作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如何理顺和克服的呢?

▶最大困难是国内的此类题材很少,同类题材经验不足。好在团队成员对科幻题材都长久的抱有渴望。概念设计环节的主要两个常见应用题材一是科幻(sci-fi),另一个是魔幻(Fantasy),近年来中国电影中主打历史魔幻题材的特效大片已经屡见不鲜,国内很多概念设计师已经审美疲劳。这时候能参与到一部科幻电影中,无疑像久旱逢甘露,一下子点燃了设计师们创作热情。这种工作态度很快就将原本的困难转化成创作中的乐趣和满足感。我们团队有两位设计师都很擅长机械设计,而且一位擅长手绘,一位擅长概念模型,二维和三维双管齐下。在他们两个的引领下,团队内学习气氛十分高涨,随着一个一个设计问题被攻克,团队在科幻题材上越来越得心应手,最终顺利完成工作。

△《流浪地球》海报

Q| 您之前也和郭帆导演合作过《同桌的你》,是一部风格和类型完全不同的电影作品,对比来讲,两次合作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郭帆导演想拍科幻在我们合作《同桌的你》时我就知道,他当时另外几个原创剧本都是科幻题材。《同桌的你》是一个有关青春爱情的比较现实的题材,但导演给我的感觉是特别想求新求变,在最初的设计中全片都有很飞扬的设计点和幻想的桥段。我自己特别喜欢,设计也最终成形,最终由于一些原因取消了这些超现实感觉的戏份。

那次合作下来,我能感觉到导演有强烈的进取心,想要做不一样的事。果然到了《流浪地球》,无论是创意、制作还是体量都做到了全面升级。科幻片对于制片各环节有超严苛的要求,工作压力强度是和《同桌的你》时完全不同的。

另一点不同在于,从导演到项目组里的所有人,面对超强工作压力时,似乎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支撑大家挺住。这个组绝对是我经历过剧组里面最拼的,全组加班十几个小时是当时的常态,最长一次全组连续工作37个小时,简直就像是救灾救援般紧迫。我想这种抗压能力可能就是所谓的使命感,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和中国电影工业之路探索的使命感。我特别感慨这段经历,与这么多热血的电影人共同奋斗,非常幸福!

Q| 您提到此次概念、美术、摄影及特效方面,从设计到执行的主创从项目开始就一起讨论,这样的方式是否对电影整体的审美和故事的一致性有很好的保证?

▶确实是这样。这样分属不同制片阶段的主创在早期加入到创作中,确实保证了前中后期的创作主要成员从起点就保持了协同作战的基本方略,从而确保从初创阶段大家就从各个环节对项目走向进行把关和无缝衔接,从源头避免各部门闭门造车的危局。

在这样的组织构成下任何部门提出的想法都能够先验地得到其他各个环节成员的检验和纠正,并一同提出利于执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整体团队统一目标及保证对创作理解的一致性都有非常大好处。

我认为沟通成本一直以来是电影制片过程中最大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导演在一个访谈中说过“最难的不是技术,是信任”,对这句话我特别认同。在这个问题上《流浪地球》项目组的处理和态度我觉得无可挑剔。

△《流浪地球》主创路演合照

Q| 您和导演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有过意见不合的时候么?最终是怎么解决的?

▶一些科学原理理解上的争论比较多(笑)。因为主创大部分都是文科生、艺术生。虽然有中科院请来的大大来为剧组解答一些关键性的宏大科学假设,但一些物理的力学的基本科学常识问题不可能全由中科院科学家为我们解答。

在这些问题上各自还是有或多或少的不一致,许多问题甚至纠结在初中物理水平的争论上(笑)。不过好在大家都很严谨认真,有问题一定上会解决,力求不要出低级错误。最终还是看书查资料统一认识,这样子解决的。

Q| 从专业角度而言,最终呈现到荧幕上的哪个部分是您最满意的?留有遗憾的部分在哪里?

▶本片的美术制作和特效的最终完成效果,是我在第一次看成片时最受触动和欣慰的。镜头的完成度和细节创意,在国内乃至大部分国际制作中横向对比,都属于上乘之作。

亲身参与制作之中,我知道美术和特效的工作量惊人,不夸张地说甚至比很多好莱坞特效大片还要多许多,全片2000多个特效镜头,占到全片镜头数的80%,美术置景最终展开面积达到10万平米。这些惊人的数据本身就是中国电影创作中前所未有的,我对完成这些工作的团队伙伴满心敬意。

要说遗憾,《流浪地球》是我从影以来最没有遗憾的一部电影,我为参与这部影片感到自豪。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减掉的几场戏和局部镜头吧,如果保留下来可能在叙事上会更清晰,情感势能的积蓄会更饱满。但是减掉的原因在观影后我也能完全理解。总之这是一部几乎没有遗憾的参与作品。

△《流浪地球》海报

Q| 作为电影的观众,在情感上和故事上最打动你在哪?

▶情感上,最打动我的是祖孙三代间的小互动以及彼此照应,以及隔阂化解等中国式的家庭主题。刘培强撞上木星前失重状态下泪滴飘飞简直是特效创作上的神来之笔。

△《流浪地球》中的父子两人

Q| 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有信心么?

▶目前为止《流浪地球》票房已经突破26亿,且北美等地区的海外发行也不断加映,上座率和口碑都非常好,我相信在这样的情形下会有更多中国科幻电影涌现出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作机会。我也对我们培养的学生很有信心,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不用担心,会更好!

关于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

Q|能简单介绍下您的求学生涯吗?为什么会走上影视美术的道路?又是什么机缘来到传媒大学教书的呢?

▶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北京电影学院读,本科是动画设计专业,研究生时是动画导演方向。通过在动画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共7年的专业学习,基本上对于动画专业从设计、工业加工、二维和三维技术制作等技术手段有了一个整体的学习和认知。

另外得益于电影学院各系间合作交流的传统,通过全院基础课和蹭课的方式,我又对电影宏观整体的制作流程各环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些都对选择自己未来专注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较大帮助。

研究生毕业前,我打算未来做动画导演。当时偶然了解到新海诚导演的《秒速5厘米》幕后创作的故事,受到很大鼓舞——我发现原来一个人也可以做独立动画短片,商业视觉风格的个人独立动画是有先例可循的。于是决定了毕业设计做独立动画的创作实践,从而用了半年时间专注于自己个人的毕业设计动画短片《新世纪/NewCentury》,承担了从导演到后期的全流程任务,打算完成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人作品。

▶当时已经完成了10分钟的最终合成效果动画,非常有希望最终成片。但是最终由于和制作单位的理念沟通等问题,最终项目还是夭折了,这件事对我有一定的打击。

此时正值2007年中,我研究生毕业的时期。当时实拍电影因《卧虎藏龙》《英雄》等商业大制作的兴起而展现出许多活力,而我在上学阶段又有一些在实拍剧组的工作经历,就选择毕业后投身到实拍电影的美术设计工作中,并打算将一些本生发于动画工业发展(关于概念设计和故事板)的制作理念和思考,逐步应用到国内实拍电影的工作中,一点点探索。

我于2007年中加入到传媒大学戏剧影视美术系这个大家庭,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在教学中结合我在行业的实践经验,尽量希望做到实践和教学相结合,保持实践和学术两方面的观察和探索,为我国电影工业在视觉开发创作环节的发展做一点点个人的努力。

Q|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的《数码绘画》及《影视概念设计》这两门课程吗?

▶我来到学校之后,根据个人能力等多方面考虑,先开设了《数码绘画》这门课程,这门课在当时来讲在全国的院校中还是比较新兴的课程。

对于影视美术专业来说,大多院校仍比较偏重传统电影美术专业的传统课程设置,注重施工图制作、置景和美术制作等方面的培养。这也是因为在电影行业的一线创作中,电影美术设计传统注重的方面还主要是比较传统的手段。

且从宏观角度看,国内的电影项目在当时基本上沿袭了电影厂多年的制片流程——以导演为核心完成剧本之后,再组建美术、摄影、录像的主创开展创作。

而我在求学阶段看过一些CG内容的杂志,发现数字创作图像在国外的影视行业应用较多,不论是概念设计还是后期制作。出于对这些内容的兴趣,学校又没有相关课程,所以就想在自己的教学中首先把数字造型手段的内容教授放到课堂里。恰巧2007年时,国内一些一线项目也开始普遍引入数字绘画进入到电影实际制作的应用当中,就以此为契机开启了这门课。

我记得《影视概念设计》是在大概09到10年开设的,那个时候我有了一些在《数码绘画》课上的教学实践经验,感觉时机基本已成熟。当时的系主任张歌东老师也大力支持,于是以《数码绘画》作为先修课程,把《影视概念设计》也纳入到系里的课程体系中。后来又将这门课分成一和二两个部分放在不同学期。《数码绘画》更侧重技能实训,而《影视概念设计》更多讲授设计思路和理念。

Q| 您任教时,会注重学生的实践培养么?

▶算比较注重。我平时也会参与到一线电影项目的创作中,深知电影美术创作离不开实践经验。所以一般我的课程中,基于学生作业的交流和讲评会占据较大比重。我认为及时反馈能让他们更快地成长和获益。

Q| 学生的创作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会让您惊喜,进而激发您在工作里的灵感么?

▶会有的,毕竟教学相长嘛,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上课的原因。现在的学生眼界越来越开阔,比我们上学时信息通达得多。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甚至掌握前沿的讯息和技术,我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也能获晓很多新鲜的东西,应用在项目创作中,有时候这些经验又变成课堂内容反哺给学生们。

Q| 您在教学中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吗?

▶印象深刻的其实很多啦,跟学生交流互动的各种场景,课堂、研讨和写生等等。我现在立马能想到的是在《影视概念设计》课上,由于作业是自选题目分组创作,选题可以是基于小说或者剧本,这些年的教学中屡次出现学生当初选择的小说或者剧本,后来真的要改编为电影,从而又找到我参与创作这种事情,比如《流浪地球》《三生三世》等。

现在想想也并不意外,毕竟适合改成电影的小说是有条件限定的,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眼光还是很独到的,也比较了解电影的创作规律。

△学生作业:《流浪地球》场景及人物概念图(供图:李潇)

Q| 您对中传学子有什么期待和寄语么?

▶因为对本校学生的了解,我在项目工作中常常带我校毕业生参与到实际项目创作中,我校学生有较全面的影视知识,以及良好的专业技能,经过磨练和努力很多情况下能够胜任影视行业的一线创作。

但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发展都比较迅猛,变化也很多维,在北京这样一个影视文化中心,机会多多的同时诱惑也很多。希望学生们在求学阶段,能够集中精力在本专业,打好基础,准确地结合自身特点寻找行业的切入点,再开展自己的事业。

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时间不会说谎,我也相信一万小时定律,艺术创作行业最终还是要靠自身实力说话,艺术创作的高水平也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学习基础上的。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另外特别和本专业学生说一句,现在其他院校和专业,也有很多优秀的专业扎实的学生进入到电影美术创作的工作领域中,我们美术专业学生要有紧迫感和竞争意识,这个行业确实是要靠专业能力和实干才能有所建树的,大家加油啦!

听张老师讲了这么多关于影视行业和专业学习的种种,你是否收获了一些启迪能够应用到自身的境遇当中呢?

或许每一个传媒行业的你,都像张勃老师一样,被梦想和造梦的过程感召着,想要投入其中成为梦想本身的一部分。

或许这也是每一种艺术所共有的魅力,它使得人们充满力量去追寻那些我们笃信的意义。又或许选择的道路是逼仄的山路,曲折陡峭而充满冒险。

但只有勇敢走上那条路的人,才会将目光瞄准在山顶的巍峨上,义无反顾的前行。

最后

传传也想参加#流浪地球造句大赛#

道路千万条

梦想第一条

过程虽难熬

目标不飘渺

祝你新年里追梦快乐!

❤️也祝艺考生们能取得理想成绩❤️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 ●

记 者 | 何恬恬莫德原

编 辑 | 何恬恬 田可心

责 编 | 刘 帆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