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主编程永新:《流浪地球》就像文学史上的《伤痕》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范佳来
2019-02-14 11:15
来源:澎湃新闻

“我一直说,作家应该多读科幻小说。”《收获》主编程永新这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随着电影《流浪地球》跃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关于电影和原著的讨论不断发酵。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也关注着关于《流浪地球》的各种讨论,作为资深文学编辑,他在微信朋友圈对此事件的看法是:“它有点像当年文学中的《伤痕》,过后几十年去看不忍卒读,但它却是划时代的,它成为了一批作品的代名词,叫做‘伤痕文学’。……我甚至认为,所有质疑刘慈欣的意见都是悄然来临的‘流浪电影’浪潮的一部分,这些讨论与批判都是有益的,它帮助我们厘清思路,不仅仅关乎电影关乎文学,更是关乎未来的生活。”

关于科幻文学这个话题,程永新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聊了聊他眼中的《流浪地球》和中国科幻文学。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电影《流浪地球》对原著的改编?是否如网友所说,存在一定缺陷?

程永新:刘慈欣的《三体》是十多年前的作品,得到美国科幻小说奖之后才引起广泛注意,但已经积累了强大的粉丝群,我们的文学界和理论界没有去重视。在六七年前,我第一次看《三体》,就很震惊,作家都应该去看一下《三体》。

《流浪地球》原著非常出色,为电影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核心情节,也找到了读者的痛点。它的结构恢弘,为电影的改编提供强有力的地基,有了这样的地基,之后才有导演的发挥。从改编后的电影看,人物细部的刻画存在缺陷,对白也略显僵硬,类似问题很多,也有些幼稚,和好莱坞大片相比,有点像一部习作,但我们用来衡量的标准是成功的美国商业电影,这样的比较尺度本身就有些苛刻。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流浪地球》面临的质疑声?

程永新:这样的讨论很有意思,谁对谁错不重要。像《三体》为我们打开一个很大的宇宙。在我们古代,文学家们对宇宙有一定关注,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文化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但幸好有科幻文学,把我们的宇宙观又打开了,又变得那么壮阔和恢弘,希望作家多读科幻小说。

我特别希望《收获》能够刊登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不是因为电影热了我才这么说,这么多年,我一直这么期待。严锋说: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我是同意的。

澎湃新闻:你眼中优秀的科幻作品是怎样的?

程永新:我眼中优秀的科幻创作,应该解决人和宇宙的关系,和未来的关系,和科技的关系。表现的是恢弘的主题,故事的框架很宏大。

我不了解导演郭帆,但是他对电影画面、节奏、特效的表达手段,更接近人们心中对大片审美。有些中国电影的情节不为主题服务,看着生硬,像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饭。《流浪地球》哪怕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节奏和特效都对了,是有震撼力的,在此之前,有些导演只能拍摄优美的画面,但在大片所需要的元素上,他们拍的东西没有触碰到人们想要的,因此没有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力。

澎湃新闻:你为何将《流浪地球》比作文学界的《伤痕》?

程永新:电影的讨论非常热烈,意见尖锐。有批评说,刘慈欣的作品有忽略人性的东西,在此之中也有偏激的声音,这也构成了电影的出现背后的争论。但是电影本身探讨的主题,和我们当下的生存境遇、国家的境遇,其实早有同行在思考。

这样的讨论是特别的,让我联想起《伤痕》的时代。几十年后,去看《伤痕》,很幼稚,不是那么惊艳,没有震撼,但这是那个时代比较早出现的反思。我们去看《流浪地球》的时候,不禁对我们当下所处的历史状态反复思索,以及影视剧所遇到的困境是否存在突破的可能。像《流浪地球》这样的标志性作品出现后,可能会带来一批科幻浪潮,这将是划时代的。

曾几何时,《伤痕》的出版引领了文学的时代,今年出了这部电影后,可能也将引领整个电影行业。

澎湃新闻:这是否意味着科幻的时代到来了?

程永新:有可能。当科技高速发展,AI、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地来到我们身边,人类的应变能力,在机器面前显得很苍白。中国人可能也会像几十年前的欧美人一样,感受到科技到来的压力。在这里,所有的批评和讨论都有价值,如何安放人性,如何在精神领域深入追求,都令人值得深思。

澎湃新闻:科幻文学在这几年崛起的速度很快。

程永新:是的。科幻文学发展的背后是类型文学,2000年之后,严肃文学往前走得不是很多,疾步快走的是类型文学。原因是类型文学大多诞生于网络,不受审读机制约束,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科幻文学。历史文学也有进步,作家们都能从《琅琊榜》中学习写故事的方式。我也经常要求编辑去跟踪顶尖的网络文学,例如流涟紫、猫腻等,他们的创作,与传统的严肃有共通和共享,对这些作家不可轻视。

但我对网络文学泥沙俱下的创作也存在忧虑,网络文学中出产了许多文字垃圾。十多年前,我就提出过,我们的网络文学、严肃文学和类型文学应该整合。有些朋友会问:《收获》为什么不发猫腻的作品?我说:一旦有合适的,一定会发。

澎湃新闻:科幻文学,包括类型文学为何以前不太受主流文学圈关注?

程永新:文学是循着自己的规律向前进的,随着社会转型,所谓的“严肃文学”被边缘化,随着科技和网络出现,类型文学慢慢发达,既是文学内部规律造成,也是社会综合所塑就。但是不用担忧文学的消逝,真正好的类型文学不缺乏文学精神。

以前看科幻文学的人不多,尤其是文学圈的人,总觉得不算正宗的文学,是存在一定偏见的。自从刘慈欣的《三体》出版后,这样的认识改变了。随着世界科技的不停变化。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到科技出现在我们身边,科技的每一项成果,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未来已来。科幻文学一定会迎来迅猛发展。

澎湃新闻:平时除了刘慈欣、郝景芳等作家,你还读哪些作者的科幻小说?

程永新:很多,还有韩松、林培源等等。据我所知,大刘成功背后离不开他对天体物理的了解,他对自己写作领域的知识储备非常充分,现在很多年轻作家的科幻作品不像科幻,更多是借着科幻小说的外衣写传统的文学作品,没有科幻精神和元素,没有超越生活的部分,也不能展开想象。科幻作品还是需要有一些“硬核”,跨越的领域知识很丰富,这是文学、艺术、创作想象力的结合。

澎湃新闻:《收获》未来会刊登更多科幻小说吗?

程永新:会。科幻文学从来不缺读者。但是我们想要的科幻作品,仍然需要体现科幻的精神、人性的光芒,不能一味迎合读者和大众的趣味。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