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记录就是一种保护和尊重

2019-02-14 08:47
北京

每到春节时,很多人都喜欢喟叹“年味儿”淡了。在国民短视频平台快手App上,很多人发现,原来在有些地方,古老的民俗其实一直存在,而且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民间社火,是其中一种。

这种春节期间的民俗娱乐活动,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辽宁等省都广为流传。"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在西北一些省份还有“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怎过年”的说法。

社火历史有千年之久。在传奇人物、芬兰探险家马达汉的西域考察日记中,也曾特别提到了在兰州沿街行进的社火队(他称之为乐队)。

2006年5月20日,民间社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社火这种古老的非遗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子?春节期间,快手上有很多用户拍下了当地社火的场面。

在这段“郭庄社火”的视频中,至少有百人组成的社火队伍中,不仅有匝地而来的锣鼓声,还有炫入双目的舞龙舞狮,场面宏大,蔚为壮观。

而在“永靖县 西河乡沈王村的社火”队伍中,则是身着戏服的一对人马,手持双层灯笼,走出独特的舞步。

在另一段可能为“勃牛湾”村的社火中,村民们在在山前的广场上,跳起了当地特色的民间舞蹈。

踩高跷是很多村镇社火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就连很多孩子都加入其中。

太平鼓则是兰州地区民间社火的一种形式。“六墩村”社火除了耍狮子、扭秧歌等,广场上的太平鼓更是铿锵有力,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

铁芯子也是社火中的一绝。5米-7米高的铁芯子上站了多则四五人,少则二三人,且都是西游记等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异常精巧、玄妙。

没有看到这些视频,或许我们难以想象,原来民间社火可以如此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不同种类,极具当地特色和生命力。相邻的两个村庄,他们的社火可能风格完全不同。

耍狮子、跑旱船、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打鞭子、大头和尚、打春牛、跑驴……一村一镇的社火也可能百花齐放。

很多快手的网友评论说,真想不到,还有年味这么浓厚的地方。

近年来,很多像民间社火这样的传统民俗在逐渐被人遗忘。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本依靠口耳相传,极易出现传承空白造成失传,能够留存至今的任何一项都可称为民族文化的瑰宝。

而这些关于非遗的相关视频发布在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上,反而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这或许可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们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不应该仅仅存在于博物馆。只有生根于民间,被更多的普通人看到,非遗才能重新焕发活力。拥有1.6亿日活的快手为非遗提供了一个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平台。

快手用户遍布五湖四海,在全国各地均保持较高的渗透率,这让非遗能被更好记录的同时,也被更多的人看见,从而更好地扎根生长。

像民间社火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记录,就意味着多一次被看见的可能,多一次被“圈粉”的可能,多一点存活和传播融合的可能。作为中国最大的短视频社区,快手的创建初心是让所有人能够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让每个人获得独特的幸福感。

对于民间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记录就是一种基本的保护和尊重。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