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年味|我们这样过年

2019-02-11 09:35
北京

文|张宗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河湟”,河是指黄河,湟是指湟水(包括支流大通河),是黄河重要支流,春季融雪是丰水期,古称“三河间”,农业发达,是青海东部最富庶的地区,西倚青藏高原,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有国道、铁路通过,是连接陇兰的重要通道。

河湟,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羌、吐蕃、吐谷浑等先民耕牧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

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是吐蕃后裔,土族为吐谷浑后裔,回族来自新疆、江淮、河北、河南及陕、甘、宁等省区。至于汉族,多随历代王朝拓边而迁入定居。

来自中原的汉人把自己家乡的社火、秦腔、眉户、小调带入河湟,融汇其间,使得年味浓烈如陈年老酒,不饮也醉人,让偶尔涉足其间的外乡人恍如隔世,大有今夕是何年之感。

河湟人过年,当以社火为最。没有社火的年景,那算什么过年。年要有年味,就像人要有人情味,年味就在社火里,老人喜欢,孩儿兴奋,大姑娘小媳妇跑圆了,看了上庄看下庄,一直看到正月十六七。

说来你也许不相信,社火是年轻人耍的,可是如今的年轻人忙于出门挣钱办光阴,对无钞票可进的营生兴趣不大。可是喜欢这一口的老年人有的是办法。说是山有山王、人有人主,老者会头是一方神祗的代言人,他们发下话来:“万寿寺的佛爷,山圈庙的龙王,娘娘庙的三宵娘娘要社火哩。众位乡党,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今年的社火,要耍好!神佛高兴了,保一方平安。庄稼人靠的是风调雨顺,出门人靠的是平安康宁。若谁家怠慢了神佛,怪罪下来,吃罪不起。”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给你借个胆你也不敢了。得罪了神佛,有个头痛脑热的你不心慌才怪,更不要说遇上七灾八难了。天大地大,庄户人的眼里啥事也没有神佛大。临近年关,再大的事也要放下,轮到要社火装“身子”的小伙,都攒到庙院里锣鼓喧天地动起来,立刻便有了年的气息。

年前操练,过了初五才上演。看看河湟人怎么忙年。腊月八,吃搅团。吃了这顿饭,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廿三送灶君,廿四搞卫生,廿五杀猪,廿六炸油果,廿七蒸馍馍,廿八擀长饭,廿九烩菜,烩完菜,刀、剪、刃具入库,扫帚休息,三天里不得动用。

三十上午,汉人要上坟见先人,回民们见了,好开玩笑:“老汉儿们腊八的糊涂饭(搅团)吃上了,油了面了的挖开了,三十晚上清醒了,阿大阿妈地喊开了。”

汉民听了一乐,双方会心大笑,互道明年见。

下午贴春联,贴钱马。说起贴钱马,有一首“花儿”道尽了出门人一年的辛酸:

三十晚上贴钱马,

才知道过年着了;

没挣上银钱回不了家,

才知道为难着了。

三十晚上,是家攒(全)人攒的日子。家人围坐,啃骨头喝酒,猜拳行令闹通宵,谓之守岁。过了零点,攒灯、化表、烧长钱,接福神。大房地上铺胡麻草,以便初一早来磕头的人跪着软和不沾土。

初一早上,拜年。先拜长辈,再拜本家。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撒糖果说喜话:“孩子们,你们想事得到,谋事得成。”一时核桃枣儿满天飞,乐得孩子们满地滚,其乐融融,谓之厌胜,核桃枣儿,即为压岁钱。

初二,女婿拜丈人,外甥拜娘舅,都是亲上亲,不拜难见人。

初三,走亲访友,一直到十五。过去拜年,庄稼人穷,送几个油果为礼当。以后时代,赶时髦,啥好送啥,不一而举。

初五以后,锣鼓喧天,各村的社火动起来了。你耍社火,我跳藏舞,最有意思的是汉民跳藏舞,做买卖的回民也挤进看热闹,挣钱娱乐两不误,你看民族融合得多融洽。

年里既耍社火,又唱大戏。看啥,随人所好。年轻人好热闹,直奔社火场。老年人好安静,喜欢静处听唱戏。最钟情的是《铡美案》《柜中缘》《李彦贵卖水》,小品《钉缸》《方四娘》等。

1949年刚解放那阵儿,如今的老人当年都是尕小伙。他们对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爱国情景仍难以忘怀:每年初一、十五都要搞卫生,插红旗,唱大戏,一月两次,月月都搞。家里家外,街道巷道都扫得净汪汪亮堂堂。环境干净了,人心亮堂了。家门上插上红旗,鲜艳得让人兴奋,心里别提多高兴。一高兴,不唱两声是心里移不过。唱啥呢?最喜欢的是社火调藏舞歌曲:

一九四九年呀,

青海解放了,

赶走了马匪帮,

人民真喜欢。

这首歌,几乎是一代人的心声。高兴了唱,喝上两杯也要唱,年节聚会时更要唱。

当时正规的戏台上最时兴的是《改造王三宝》,紧接着是《兄妹开荒》。这戏是如今已九十高龄的乡贤马永魁先生从宁夏传过来的。当时,他刚从兰州大学毕业,是古鄯这地方的第一个名牌大学大学生,人称马大学至今。马大学自任导演,边教边演,把《兄妹开荒》演活了,一时很火。为啥?这一出戏,让人感到了来自延安的气息。延安,那是毛主席生活过的地方,那是他老人家领导人民打天下、翻身得解放的地方,令人备感亲切。一直演到1957年,至今思来,那时人亲,那时戏好,想忘也忘不了。

“文革”前的一段时间,每逢节会还演大戏。有过一段笑话,值得一提。某年,四月初八,古鄯街上唱戏,一户人家的公公和儿媳来看戏《狸猫换太子》。晚上吃饭时,公公问儿媳道:

公公:“今天唱的是啥戏?”

儿媳:“胡麻换菜籽。”

公公一听,笑岔了气,浆水面叶喷了一地。儿媳不解,闷头只顾吃自己的饭:不知他老人家笑个啥,山羊胡子翘到天上去了!

看罢戏曲,去看社火,李家山的藏舞到桦林嘴村了。

李家山的社火是藏舞,最有看头,男人头盘红璎珞,一袭藏袍,腰悬满尺的刀子,白海螺耳环最抢眼。那雄壮稳健的舞步地动山摇,踏得地上的积雪成稀泥,又把稀泥跳成了土,裤脚裙摆扫起的淌土落满了观众的脸和身,庄稼人不觉得脏,还觉得有气势,这才是年味。因为祖祖辈辈留下一句话:人是土里生,土里长,最后还让土吃上。

突然,社火头领一个手势,喧天的锣鼓戛然而止,飞出天籁般的歌声:

桦林嘴的众人你实听,  

再叫个长辈们听分明;

你们的村庄是聚宝盆,

 踏起来的淌土变成金。

山圈地处八盘山和茅墩山下,北面川水地区的热浪聚于此,与这里的冷空气形成冰雹毁庄稼。庄稼人全赖山圈庙里的黑池龙王和九天圣母娘娘保佑,守护田院。过年时,耍社火,先娱神,后娱人。往山圈庙里送社火,答谢龙王、娘娘保佑庄稼有功,还指望明年的庄稼,青的得种,黄的得收。颂扬之词云:

抬起头来往上看,

龙王娘娘云头上站;

小小社火来降香,

草民(哈)保吉祥。

菜籽湾村的宁家、何家、蒲家善治家,1949年以前都是远近闻名富豪人家。有一年耍社火时赞扬这三家的唱词流传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赞叹不已,唱词云:

菜籽湾的庄友们你实听,

再叫个众人听分明;

宁家的骡子董家的粮,

蒲家的银子能砌墙。

乐都北山上的藏族人家,过去过年有祭山神的习俗。神山有的近,有的远,远的要骑马去祭祀。返程时赛马助兴。赛马场上快马似箭,尘土飞扬,欢声四起,争得头名是英雄。羡慕的人们捧上哈达,敬美酒。骑手喝了张家饮李家,不负众望,酩酊而归。

这里的赛马不争头三名,要取十三名,一到十三名都有奖,谓之十三马。说是源于唐朝,当年文成公主出嫁进藏,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的到来,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其中一项是赛马。松赞干布本人也参加到赛马行列中,让文成公主观看他的马上英姿,然后赐奖品。但他的马没有争上头名和二名,而是第十三名,文成公主为表达对松赞干布的深情,宣布从第一名到第十三名都有奖,而且从第一到十三名给一样的奖品。所以这里的藏族赛马取十三名的由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有趣吧,有兴致你也来这里赛一回“十三马”、过把瘾。

正月十四,转导乡宏化寺的走马会,政府组织和县境以内的回、土、藏、汉四个民族的骑手争相参加,来者不拒。只要有好马好骡子,都来比高下。好马比速度,好骡子比走势,谓之走马会。会场上人山人海,人欢马叫,小贩叫卖,大姑娘小媳妇穿红戴绿,好不热闹。再看来参赛的选手们:人是人精干,马是马漂亮。你看迎面走过来的那位回族帅哥:白顶帽,八字胡,白布汗褟青夹夹,足蹬马靴牵着马,你看潇洒不潇洒。他牵着小红马,马鬃辫成龙盘花,油光水滑赛过白龙马。见者皆啧啧赞叹不已,都说是神驹,夸他人俊牵好马,今年的头名定属他。他一乐,就给众人亮了一嗓子,铃铛般清脆地漫了一声让人心醉的“花儿”:

胭脂马儿的好走首,

尾巴上挽了个绣球;

睡梦里妹妹俩头对头,

醒来时抱着个枕头。

从古鄯驿往南七里地的地方,有座藏传佛教寺院,人称七里寺,每年正月十五有藏戏《火烧年羹尧》,引来藏汉观众成百上千,还吸引了做买卖的回族前去观看。一时人潮涌动,交通几乎为之中断。

跳火堆,送火把,挂灯笼,是正月十五的一景。2008年正月十五晚上,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陈周起先生采风到此。是晚我们散步到一个叫邓槽湾的村子时,正赶上村人在自家门前放草堆,一户七堆,户户相连,一眼望去,足有二里地。村人点火时,来客惊愕不已。我说“跳火堆”,说完,我就开始跳,让他跟上跳,两人一口气从村北头跳到南头,他大乐:“这年过得有意思。累死我了,以后要带孩子来此过年。”

为啥要在十五晚上跳火堆、送火把、挂灯笼?孩子们问我,我心里也自问,一直不明白。近日拜访当地乡贤唐昌明、李登科、陈元先生,他们皆年逾七旬,都说:“听老人们说,这源于火化蒲州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的一个正月十五,东海龙王的太子变成一个英俊青年逛蒲州庙会,他在人群里瞅见一个漂亮姑娘,上前调戏,逛会的蒲州百姓实在看不下去,便上前饱揍了一顿。挨了揍的龙子逃回龙宫向龙王告了蒲州百姓的恶状,龙王气不过,求玉帝在来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降旨火化蒲州。玉帝听信谗言,就把火化蒲州的差事交给了关老爷。关老爷生前是蒲州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决意要拯救蒲州百姓。他变做老妪来到一户人家求食,这家人热情款待了他,临行时留下一首诗:“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厅堂外,夜过子时凶化祥。”这家人不解其意,请老学究破解。老学究端详良久,突然醒悟过来说:“哎呀,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浑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们在门前挂个灯笼,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这家人把挂灯笼避灾的办法告诉了庄邻亲友,老学究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人家挂满了大红灯笼,大门外还跳起了火堆,有的人举着火把舞龙,远看是一片火海。关老爷向玉帝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从云端看见蒲州一片火海,信以为真,遂做罢论。

就此,蒲州百姓免了一场灾难。为了庆贺逢凶化吉,遂把正月十五定为灯节,跳火堆、送火把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还流传下一句话:官向官,民向民,关老爷向的是蒲州人。

按常规,过了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春节期间的演出,到此结束。可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1949年以前,正月十五这一天,闻名甘、宁、青的民和麻地沟《目莲》戏却刚刚拉开序幕。八天阳戏,七天阴戏,历时15天,一直演到二月初一。观者如潮,不下十万人。惊动马步芳调派享堂驻军前来维护秩序,盛况空前。前九卷在戏台上演出,第十卷在刀山上演出。真刀真人上刀山,4把铡刀,116把马刀,共120把刀扎成的刀山,寒气逼人。看着光脚丫踩着刀刃蹭蹭往上窜,观者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数万人静悄悄地,掉下一枚针都能听得见。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已无法继续举办“刀山会”活动。麻地沟所有村民中也只有王存湖老人能哼唱下来《目莲》戏,随着年事增高,许多台词、唱词都已忘却。麻地沟人说:“若要上刀山,要唱全本戏;不唱全本戏,不能上刀山。”抢救《目莲》戏迫在眉睫。

原刊于《纵横》2016年第2期


中国文史出版社旗下《纵横》杂志出品


责编/于洋


更多资讯,请洽询本刊热线:010-81136601 010-81136698 010-81136697 


感谢关注我社官微:中国文史出版社(微信号:wspress1980)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