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整治中的东海报废汽车市场:经营基本暂停,“先规范化”

澎湃新闻记者 陈珂
2019-02-01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的江苏连云港市东海桃林镇,本偏居一隅,近期因一篇报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个8万多人口的小镇,30多年来,有300多户、计1万多人靠着拆解废旧金属及机动车零配件交易维生,现如今这一行业正面临着重整的关口。

1月21日,新华社报道称,东海县桃林镇当地数百户、上万人从事非法拆解报废汽车生意,形成非法购买、拆解、翻新和售卖的利益链条。报道称,报废车的发动机等“五大总成”甚至整车,从这里流向全国。一时间,桃林镇卷入舆论漩涡。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入东海县循环产业园所在地,实地探访处于“整治风暴”中的东海县桃林镇。

桃林镇党委、东海县循环产业园(筹)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称,媒体曝光的非法“购买”、“翻新”、“售卖”报废汽车的行为的确存在,镇里也一直在整治。近期,公安机关已打击了二十余户这样的案例。

受此影响,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于2018年9月集中搬迁入园的160余户废旧金属及机动车零配件经营户也均已暂停营业。园区外150多户经营户主要聚集地不复往日忙碌景象,主要街面大多大门紧闭,难见一人。只有零星几户敞开的门后堆放高出墙面的轮胎还能显示往日的痕迹。

毫无疑问,东海桃林镇,堪称国内最大规模的废旧金属及机动车零配件交易市场,以及废旧汽车拆解产业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未来将何去何从,桃林正在寻求答案。

园区厂房内堆放的报废车零部件。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陈珂 摄
园区厂房内堆放的零部件

历史

桃林镇上有三个废旧金属及机动车零配件经营户的聚集地。一个是徐许街,几十户沿街两旁居住经营,每家配有院子,作为堆放货物和工作的场地。

另一个是离徐许街不远的老货场。一百多户散落在这里,他们的住房不似徐许街,更像是临时安置,但也配有院子用来做工经营。

还有一个则是在2018年才建设完工的“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它占地六百多亩,被桃林当地作为未来的重点产业基地打造。也被当地称作“新货场”。

三处相距不过两公里,代表着桃林废旧金属及机动车零配件这一产业前后三十年的变迁。

二十多岁便在桃林镇开始做这行生意、今年已近六十岁的东海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薛青传告诉澎湃新闻,上世纪80年代,桃林人以做废旧轮胎买卖起家。“那时候老百姓拉庄稼的拖拉机、农机用的生胶轮胎,又细,不耐用,就有人想到废旧货车的轮胎替换,因为是熟胶,又厚,非常耐用。但是,当时穷,采用先赊给老百姓,等秋天卖粮后再给钱的方式。”

那时候的桃林人,也因此有“大皮贩子”之称。他们从山东、辽宁等地进货,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元。

“过去说谁家是大皮贩子,就把姑娘嫁到谁家。”薛青传说。

慢慢地,机动车上的其他废弃零部件也逐渐加入经营阵营,轮胎上的钢圈、解放牌汽车上的弹簧板、前桥后桥,他们有的卖给老百姓用在农用车上,有的卖给水泥厂做打沙工具,有的则直接当做废品卖掉。发动机、发电机等大型配件也逐渐加入。

发挥出许多年前“扛着蔬菜瓜果走关东的”精神,桃林人走往周边县市,渐渐织起一个报废车辆零部件拆解交易的交易网络。

做这一行的人,也由最开始的三四个人扩展到三四户,再到三四十户、上百户。人数多了,就自发形成了聚集地。有的人做大了,可以成为小老板,底下雇佣四五个人做拆解、分拣工,有的则与家人一起,一家一户地经营。多的一家一年可以赚十万,少的也能有个五六万。

与此同时,还带动了一批物流商户,他们从外地拉来货源,有的又将本地货卖出去。

徐许街和老货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据桃林镇武装部部长王光辉介绍,当时遍布在徐许街两旁的经营一度造成交通堵塞的局面,环境的“脏乱差”也为人诟病。

王光辉对澎湃新闻称,2014年前后,各地环保意识提高,桃林当地政府也在为这一产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园区逐渐落地。

“当时政府去很多地方学习,发现大家都在做园区。”王光辉说,所谓“园区”,就是把分散的、类似作坊式的商户,集中搬到一个园区内。

东海县循环产业园区于2018年9月建成一期工程,建成后,原本在老货场的一百多户悉数搬迁至园区。

“园区有房子,谁不想搬呢。在老货场是露天的,下雨下雪就不能干了。”薛青传说,在老货场里工作“裤腿全是灰、油,就没有干净过”。

徐许街上全都停业整顿,只有少数商户还在经营轮胎

链条

如今的三大聚集地,老货场已然空置,徐许街除了几家院里还存放着轮胎,其他也大多偃旗息鼓,唯一活跃着的也就是园区。

早已搬空的老货场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看到,园区也大多关门歇业,只有少数家商户在来回搬运货物。经营户们说,近期桃林镇所有经营户都被要求暂停经营。

1月21日,新华社刊发《这里的报废车零部件流向全国!——江苏一乡镇非法拆售汽车利益链调查》报道,指出桃林镇当地数百户、上万人从事非法拆解报废汽车生意,形成非法购买、拆解、翻新和售卖的利益链条,国家严禁交易的报废车“五大总成”甚至整车流向全国。

上述报道指出,桃林镇经营户从正规回收拆解企业买来报废汽车“五大总成”、随之翻新转手卖与市场。

但在现行《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中,除取得资格认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回收、拆解报废车,严禁交易报废车、“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和车架等)和拼改装车辆。

《办法》还明确规定,拆解的“五大总成”应当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拆解的其他零配件能够继续使用的,可以出售,但必须标明“报废汽车回用件”。

也就是说,按规定,报废汽车只要一进正规回收企业,其“五大总成”就是应该被当做废品进入钢铁企业的。而在新华社报道中,没有回收拆解资质的桃林镇却有人从中购买了“发动机”等“五大总成”零部件,且被翻新、当做能用的发动机卖了出去。

新华社报道称,这一“非法”行为使得这些本应报废的发动机们被安进了一辆辆拼装车辆中,成为一枚枚奔跑的“炸弹”,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在园区遇到几家正在搬运报废汽车零部件的商户,问其是否有发动机可卖,多个商户都异口同声地说:“现在不敢卖了”、“政府不让卖了”。

园区少数经营户正在搬运货物

在网上搜寻连云港东海桃林镇报废汽车发动机,也出现许多家出售“五大总成”的网店,其中一些已经下架了自家商品,澎湃新闻随机致电其中几家,问是否有柴油发动机可售,有商家表示“有卖”,并要求记者发车型照片过去匹配,“价格几千到上万,看型号来,能用三个月或半年”。

问其进货渠道,其中一户商家称“全国各地进来的都有”,“不是从正规拆解厂进的,我们自己拆解的”。

澎湃新闻在网上搜索“报废汽车回收”,出现许多回收网点。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告诉澎湃新闻,出现在互联网上的这些回收网点,有的是属于正规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但也有不具备相关资质的经营这门生意。

澎湃新闻随机拨打了其中一家商户的电话,其表示“不是正规的”,但回收价格比正规的企业要高,“给他们(正规的回收企业)一吨就几百(元);卖给我们,有的车能值几千上万的,总归比正规的多。”

张莹称,由于正规的回收拆解厂拿到报废汽车后按规定都要当做废旧资源按吨位处理掉,而废金属的价值有限,其余的残值部分也不会太高,而且拆解过程中也承担着管理和环保等方面的成本,因此回收价格也不可能太高。如果有更高的出售价格摆在车主面前,车主是会动摇的,尽管这其中有风险,有大部分车主并不会意识到风险,也不太完全清楚汽车报废的合规处理方式。

张莹所说的风险就是车辆牌照注销问题。一般而言,只有正规的回收公司才能给报废车辆车主开具报废证明,凭借报废证明车主可以将牌照“转移”至新购买的车上。

但社会上也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张莹说,“但也可能面临处理不干净的问题”。

至于这些回收点如何获利,上述商户对澎湃新闻称,“能用的零件就卖给别人”,其中就包括《办法》禁止交易的“五大总成”。

张莹认为,交给没有资质的拆解企业,最终车辆可能会被转移至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有的偏远落后地区则可能对环保要求和监管没那么严格,如果自行拆解处理则会形成二次污染。

不过,在澎湃新闻采访过程中,不管桃林当地政府还是经营户,许多人都强调媒体之前所报道的“非法”行为在桃林镇不是大多数,大多数的经营户还是以分拣零部件出来当废铁废铝卖为生。“相当于做废品生意”,经营户说。

这些经营户还强调,自己的零部件是从正规回收拆解企业买来的。“正规回收拆解企业把发动机卖给我们时,都在上面打了洞,破坏掉的,因为他们人力太贵,不愿意做把发动机二次拆解成钢铁和铝这样的工作,所以卖给我们,我们拆好再卖给钢厂铝厂。”一家经营户对澎湃新闻称。

桃林镇的相关负责人也对澎湃新闻说,一般正规回收拆解报废物品的企业在大城市,人力成本高,而将发动机等零部件进行二次拆解是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活,且活脏、累,而小镇的人以此却能养活自己。

按照他们的话,大多数桃林人干的,是报废汽车的“五大总成”从正规回收拆解企业进入钢铁企业的中间环节。

“法无禁止即可为,《办法》中说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必须进入钢铁厂作为冶炼原料,但没有说不能由我们拆解好再进入钢铁厂。”王光辉对澎湃新闻说。

有经营户也称,尽管按正规回收拆解企业会在报废发动机上打个洞、破坏掉再卖给他们,但也不乏卖给他们的发动机中有也有相对较好的、某种程度上能继续使用的。

但张莹对澎湃新闻表示,正规的回收拆解厂由于有政策管辖,且有监管部门,不太可能会出现把还能用的五大总成用来交易的情况。“桃林的应该是来自社会回收渠道”。

“至于把破坏掉的相当于废金属的卖给个体户,那又另当别论了。”张莹说。

澎湃新闻查询到,《每日经济新闻》曾有报道称,根据2015~2017年的数据,进入正规拆解厂的报废车辆仅占注销车辆的30%~35%,大部分报废车辆被非法拆解或是社会沉积。

整治

张莹认为,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桃林人利用这个产业积累了很多经验,而且据悉桃林政府在行业管理上已经着手治理,以园区管理模式,引导经营企业妥善处理拆解废弃零部件,坚决防止出现二次污染,“所以重要的是看怎么合理引导,强化规范”。

实际上,东海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也表示,三十多年来,桃林镇当地政府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该产业更好地发展。

“一开始我们想拿到回收、拆解报废汽车的资质,但当时国家这一块管得非常紧,后来镇里想到另一条发展路径,就是循环经济。”东海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说。

桃林镇已经在2018年入选了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目前全国有50家符合条件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所谓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是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轮胎、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等城市废弃物进行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的场所。基地与城市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对接,将再生资源以原料或半成品形式在无害化前提下加工利用,将末端废物进行协同处置,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这块基地,桃林镇将其发展成为了现如今的“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该园在2017年2月开始建设,官方宣传中,它对促进东海乃至全省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很多汽车大概是2010年进入市场的,汽车使用年限一般十五年,所以现在报废汽车越来越多。”东海循环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处理这些报废汽车,使其得到可再生利用,是符合国家期望、有希望的产业。

据悉,该园计划年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税收超亿元,成为东海县第五大经济发展板块。

澎湃新闻采访过程中,有多位商户表示,国内有声音在呼吁达到一定标准的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可以被允许进入再制造企业,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给这一市场更多空间。

张莹向澎湃新闻透露,1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她表示,该《办法》允许将具备再制造条件的报废车“五大总成”出售给再制造企业,如此以来将会提升产业价值。

所谓的“再制造”,它是国家鼓励的一个方向,允许再制造的企业需要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和资质,旧的或受损的零部件经过企业严格的标准再制造出来,将具备与新品相齐的水准,以此保证零部件的安全性。

这也是桃林镇在努力的一个方向。该镇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称,桃林镇未来将积极申请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取得再制造的相关资质。目前中国已经有多家再制造基地,如苏州的张家港、上海的临港等。

新修订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环保的标准更严了”,张莹说,虽然报废车拆解是利废行业,因此在拆解过程中都会重视环保和安全,而非法拆解企业在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油废液、氟利昂等废弃物,倘若不妥善处置,会造成环境污染。

零部件渗出的废油

此次新华社对桃林镇的报道中,环保代价也是其重点指出的问题。

桃林镇相关负责人称,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将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园内配置有相应的环保设施,能有效保证经营户的清洁生产。

“配套建设集油管网及污水处理项目,按照分区操作、分批实施、自愿报名、逐片搬迁的方式,先期先对老货场140家商户进行搬迁,统一入园管理、经营,彻底改变原有废旧污染形象,实现真正的绿色生态发展。”东海县官方微信公号“东海发布”曾写道。

澎湃新闻记者在园区现场看到,厂房地面是水泥浇筑,一些已经铺设了部分铁板,工人们说,这都是为了防止废油废液渗透到土壤中,未来还将设置油槽,收集下来的废油还可经过处理对外出售,这又是一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此外,园区里还建有污水水槽、污水处理厂等设备。

部分园区厂房地面铺设了铁板

澎湃新闻记者看到,除了少量搬运货物的货车、工人外,园区内所有的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大部分厂房大门紧闭,从窗口看去,里边堆放了不少报废车辆的零部件。

园区内,不少厂房都关闭着

“镇里所有的经营户都被叫停了,包括先搬进园区的一百多户、徐许街的、和村里的。”有经营户告诉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还看到,徐许街和老货场也不时有货车和环保治安人员进出,有经营户告诉澎湃新闻,是对曾经堆放货物的场地进行清理,将曾经渗有污染物的土壤清出,再以水泥浇注。

“要把所有的场所设备和经营方式都规范化,再谈经营。”桃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