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春节催婚旺季将至,其实你们和爸妈说的都没错

澎湃新闻 实习生 陈良贤 王亚赛
2019-02-01 19:54
来源:澎湃新闻

年关将至,无数游子返乡过节,阖家团聚的氛围愈加浓烈。春节是很多家庭一年中难得的团聚时光,一些年轻人却正在因“每逢春节必催婚”而苦恼。

社交媒体上,有人分享了爸妈的催婚语录,引发了不少未婚男女的共鸣,大家发现爸妈催婚的话都惊人的相似。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使用网络问卷调查了常见的催婚话术,发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对话也不在少数。下面是其中一例:

类似这样闹心的对话在很多家庭里都有发生。但如果仔细看这些催婚对话后就会发现,其实爸妈和子女说的都有道理,而双方之所以无法互相说服,主要是因为代际、地域和熟人圈等的差异。澎湃新闻从数据角度剖析了催婚对话中常出现的六句话。

一、到底多大该结婚?代际间想法不同

1、“我像你现在这么大的时候,你都打酱油了”

在父母和子女的催婚对战之中,“年龄”是个微妙的词汇。

在父母眼中,孩子无疑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周围哪个像你这么大的还没结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打酱油了”,在澎湃新闻问卷所列举的十大催婚话术中,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八名。

但子女并不一定这么觉得。父母口中“孩子已能打酱油”的26岁,在子女看来,或许只是“可以开始考虑结婚”这件事的开端。

如果从数据角度分析,“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或许可以被看作两代人在“年龄”一事上出现分歧的原因。

以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女大当嫁”的年龄是22岁;而在2010年,女性的初婚年龄平均升至24岁;至于现在,根据国家原卫生计生委在2017年组织实施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16年时,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已经超过26岁。

这意味着,在90后子女从出生到步入奔三人群的这二十多年里,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推迟了4岁

当父母用九十年代的“适婚年龄”与子女进行沟通时,冲突的发生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爸妈眼中必须赶紧嫁出去的24、25岁,早已被孩子更新为29、30岁甚至更迟。

2、“你看人家过年回来,抱着孙子,多热闹”

代际差异不仅让两代人对结婚年龄产生了不同看法,还延长了很多父母抱上孙子孙女的等待时间。

“你看人家过年回来,抱着孙子,多热闹”这样一类的催婚话语,在澎湃问卷调查结果中排到第九。

从几次人口生育高峰来看,对于80后和一部分90后的父母来说,可能是到了期盼孙子孙女的年龄了。如下图所示,194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三次明确的人口生育高峰。从曲线来看,目前遭遇催婚压力最大的“80后”,他们的父母大多数属于“60后”。而这两个年龄群体,分别属于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一个个家庭的催婚对话,叠加出足够强烈的社会声浪,促使“催婚”一再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此类围绕孙辈的催婚话术,还有另一个人口社会背景。

自从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中国全面进入“一孩时代”。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有许多都主动请缨帮子女带娃。根据北京大学“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城镇有48.0%的父母有过隔代抚养,农村的比例为42.7%。

在澎湃新闻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催婚话术第一位的便是“我们现在还年轻,还能帮你带带娃”,有超过半数的答题者听到过这样的话。

以刚刚迈入30岁的1989年女生为例,假设她的母亲按照平均的生育年龄(1989年女性初育年龄为23.7岁)生下了她,那么2019年时她的母亲的年龄是54岁,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

同理,遭遇催婚压力最大的80后有许多面对着刚刚退休的父母。父母刚刚面对人生的巨大转折,看到子女毫无起色的家庭生活,更感焦虑。

二、不同的地方,结婚年龄差异也很大

3、“我在北京没结婚的同事多呢”

在催婚时,最令父母奇怪的是,为什么自己都急死了,孩子一点都不着急,还老说自己的周围人里没结婚的很多。

究其原因,还与双方的生活圈子不同有关。

在离开家乡工作的情景比比皆是的今天,爸妈和子女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情况有很多,而不同地区对结婚年龄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在东部大城市打拼的子女而言,自己平时的生活的圈子对于结婚年龄的看法,确实与家乡不同。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2010年,北京市的平均结婚年龄已超过26岁,而河南、河北的平均初婚年龄还不到24岁。整体呈现出沿海地区结婚较晚、内陆地区结婚较早的情况。

此外,除了各省之间的差异,省内各市之间也有不同。《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就显示,2013年,安徽省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是23.94岁,而合肥市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5.43岁,六安市则为23.17岁。

4、“村里哪个像你这么大的还没结”

在催婚问题上,“别人家的孩子”又出现了。

父母远离子女的生活圈子,在催婚的时候,经常拿来与孩子对比的,往往都是身边的例子。“隔壁小明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这样的催婚话术在澎湃问卷调查里排到第四名。

但是,城乡之间的结婚年龄,也同样拉开了差距。在1990到2010年的这二十年里,城乡之间的平均初婚年龄差距,已经扩大了一倍。

因此,在子女看来,爸妈虽然拿同龄人做比较;但是,已经没有了可比性。

三、结婚也可能不是听话就能办到的

5、“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

每当催婚话题让双方剑拔弩张时,爸妈有时甚至还会追本溯源,将子女没能早早结婚的账算在上学太多的头上。

澎湃新闻问卷调查的结果里,“早知道不让你出去闯了,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工作那么好有什么用,现在连婚都没结”这样的气话虽然只排到第七和第十,但也有近1/4的受访者听到过。

爸妈当然知道读书的重要,这么说也常是气话,但是这么说其实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随着进入社会的年龄的推迟,结婚年龄也有推迟的趋势。根据杨克文和李光勤发表在《人口学刊》上的《教育获得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一文,教育对居民初婚年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居民初婚年龄就会上升0.11年。也有研究显示,上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对中国人的初婚推迟现象有很强的影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也反映出了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结婚越晚的情况。以男性为例,高中学历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8岁,而本科毕业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则为27.4岁。有人就感慨自己的初中(高中)同学在朋友圈晒娃,而自己却还在读书。

6、“别眼高手低的”

还有一类常见催婚话术,是埋怨子女找对象太挑剔:“别眼高手低的,我看这个就不错”的表述排名第六;还有父母觉得谈恋爱不能谈一辈子,差不多合适就应该结婚,认为“感情这种事可以慢慢培养的”(排名第五)。

然而,有的时候可能并不是子女不给力,而是因为婚恋市场上开始出现条件与结果倒挂的现象。

单从未婚率上看,就会发现男性是农村地区的未婚率较高,而女性则是城市的未婚率较高。

在30至39岁的年龄组里,乡村男青年的未婚率位列第一;而从25岁开始的各个适婚年龄组里,城市女性的未婚率都高于乡镇女性。

很多人常常以此得出“女生学历越高越嫁不出去”的结论,但这也忽略了对很多高学历女性而言,她们对婚姻的期望和要求往往更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更强,不愿将就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这样一句句看下来,不得不承认许多催婚语录也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父母与子女双方如果始终站在自己的生活场景里对话,很难说服彼此。当催婚对话催出了隔阂,即使一方放下戒备进行沟通,也可能遇到防御式倾听。一次次沟通无效之后,渐渐进入放弃沟通的状态,甚至可能进入误解的死循环,撕裂团聚的气氛。

在问卷的最后一题“你如何看待父母的这种催婚?”中,虽然超过半数的人(52.7%)并不认同爸妈催婚时所讲的话,但对于爸妈的催婚行为表示理解的人却很高——有89.9%的人都选择了理解。

可见,虽然子女们并不喜欢催婚,但都明白这是爸妈的一种关心。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