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周记| 正确看待考试成绩,抛却“不该承受之重”

钱晓蕾
2019-01-31 09:5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每个老师和孩子都在总结上个学期的收获和成果,同时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在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阶段中,孩子们会遇到哪些问题,澎湃新闻在这个学期伊始,邀请多位曾获上海市级、区级园丁奖的资深小学班主任老师,以“班主任周记”和互动问答的形式,来和您聊聊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事。

一年多前,在学校的某次教学质量调研后,我突然收到了家长的一条致歉短信:这次又给班级拖后腿了,考成这样只能说明孩子上课没有认真听,在阅读理解表达上比较弱,不善于表达,这个也是我比较头痛的。今后也会加强……

看到这条短信,我是感动的,然而心情却欢快不起来。我感动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重视集体的“声誉”。但是,我也为偏颇的教育观、评价观带给孩子以及家长的“不该承受之重”而心情沉重。

短信里的孩子,其实比班级里的很多孩子更努力、认真。上课时,我总能看到他瞪大了眼睛用心地听,虽然眼神有时会茫然,但绝不是因为“开小差”,而是遇到了“真不懂”。课间、午休,他也总是“埋头苦做”,忙着补笔记、订正错误、赶各项课堂作业。回家作业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校内默写类的练习常常是“满星”……可以说他已经把自己当前能力所及的,做到了“极致”。这样的孩子,我们如何能用一个考察等第去轻而易举地否决他的付出?如何能残忍地让他背负“拖班级后腿”的包袱?

我马上回复了家长,表明了我的态度,结果,家长又发来了这样一段话:因为学习比较弱,平时双休日在家也一直在帮助他补基础薄弱的地方,也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有时间出去玩,看到他累,学习还提不上去,真是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同样心里不是滋味的我,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份“教师心语”,与全体家长又作了一次关于“学习”的书面沟通。

收到了部分家长的私信,感动于我们的家长会主动把自己孩子的这次质量调研成果与班级的荣誉结合在一起,这令我看到了我们家长对班级浓浓的爱,谢谢你们!但是,在此我必须重申我的观点: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与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对于学习,我第一看中的是态度,其次是过程与方法,阶段的“结果”则是用来分析问题,找改进、发展的方向的。所以,千万不要在孩子已经很努力的前提下,仅仅因为他暂时还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果而责备他,更不要让孩子去背负所谓的拖班级后腿的包袱。学习,不是为了班级,而是为了寻找、造就更好的自己。

沟通,应该是有效的。

一年后的休学式上,没有同学再嘀咕笑话什么“三C品质”,而是把最诚挚、热烈的掌声献给了获得“积极努力奖”的伙伴。他们开始懂得在“天资”与“努力”之间,更尊重“努力”;在“结果”与“过程”之间,更看重“过程”。

刚结束的家访中,当我拿出孩子的期末考察卷时,家长的关注重点不再是最终等第,而是与我一起帮助孩子分析:答卷的态度、方法如何?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成功经验是什么?哪里有知识漏洞,什么技能还欠缺,下阶段怎么补足?……

考试,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后续发展的“起点”。

教师简介:

钱晓蕾,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教师。从中学起确立职业理想,考入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1992年毕业后在单位工作至今。先后获评浦东新区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园丁奖、优秀班主任以及上海市园丁奖、优秀班主任。

教学格言:为陶冶学生真善的性情而教,为孕育学生求学的精神而教,为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而教,为指导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而教,为“长”学生之“善”,“救”学生之“失”而教。

互动方式

您可直接在文章下给我们留言交流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亲子学堂2018”,在微信后台给我们留下您的互动疑问。

    责任编辑:汪华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