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新闻记者拍出9.6分爆款纪录片,观众不敢看第二遍

2019-01-31 08:03
广东

"观点可能会发生冲突。但是我认为大家愿意讨论,愿意把这个问题纳入你的视线,这点是更加重要的。"

——GZDOC专访《人间世》总制片人周全

"我不知道该怎么和X医生的女儿解释,她的爸爸没有做错事,上电视却不能露脸。"

——GZDOC专访《人间世》总导演秦博

"申伯伯,你和我父亲是一样的年纪,你的担心我很清楚,但是请你相信我。"

——GZDOC专访《人间世》总导演范士广

近期,催人泪下的 《人间世》再度归来。第二季甫一开播,便在互联网上激起了话题浪潮。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

在2016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人间世》获得 “最佳系列纪录片”和 “最佳纪录片导演”两项大奖。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们,历时两年蹲守上海数十家医院,多角度讲述了医学背后的真实故事。

所以这是一个讲述生死搏斗与医学奇案的讴歌式纪录片吗?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人间世》第一季剧照

如今又是一个年关。人潮从拥挤的市中心疏散开去,他们短暂告别了必须和陌生人"紧紧相依"的地铁站,向日夜亮灯的摩天写字楼说声再会。而不远处的某节列车正在等着带他们回家。过去一年走向终点,新的一年缓缓开启。

在这样浓烈的年节氛围和思乡愁绪里,《人间世》第二季上线了。豆瓣开局便是9.5分,随着剧集继续推进,评分涨至9.6分,与第一季平齐。

《人间世》第二季豆瓣评分截图

许多观众会觉得,几乎每一帧都溢着消毒水味儿的《人间世》是一部催泪弹。但对于主创们来说,它更大的意义是记录与传达。将医院作为窗口,镜头里拍摄的都是世间百态。而每一场哭笑之间,都是锋利的社会议题。

回到春节这个节点,创作团队没有刻意选择,而是顺其自然地推进。恰逢一年一度的亲情话题高峰时刻,观众又将通过《人间世》看到些什么?

有人好评。有人质疑。

更多人对病房里的故事发出声音:

“对父母来说,多赚钱和多陪孩子,哪个更重要?”

“身患重症,依然选择生孩子的孕产妇到底有没有做错?”

“尘肺病人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救治?”

“手术失败的责任应该由医生承担吗?”

这些议题并非由《人间世》开创,却恰恰是社会现状。《人间世》将它们抛出,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关注到这些或许曾经被掩藏的深刻问题。

2019年1月25日,GZDOC专访了《人间世》的主创团队:总制片人周全、总导演秦博、总导演范士广。需要特别注明的是,他们都是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深度报道记者,而非专业的纪录片制作团队。

生命很难,我们尊重每一个人

“也许只有在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们才会更加敏锐地感觉到生命力的存在。生死关头时,我们才能看出医生做的决定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才能看出家属的努力,我们才能看出患者的努力。”周全说道。

在《人间世》第二季《烟花》中,身患骨肿瘤的杜可萌是可爱的乐观使者,她用手掌给自己放烟花,在医院传递笑声。她的病友安仔、思蓉曾经也和她一样坚强快乐,但现在已经悄然去了天堂。病魔与孩童的斗争,观众光是看个开头,就已经泣不成声。

《人间世》第二季截图

但摄制组要忍住个人情感,他们必须冷静地去记录。

“不要过度地去参与其中,过度地去干涉人间的这种情感。”当记者问及如何平衡情感与专业素养时,范士广说:“但是有时候你会发现在剪辑台上,你看那些素材的时候,真的会泪流满面,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是作为一个观众在看。”

但有人哭泣,也有人生气。

在第二集《生日》中,危重孕产妇吴莹宁愿拼了性命,也要为丈夫留下一个孩子,她认为只有这样,人生才得圆满。有网友为她生气,觉得她把自己当成了生育机器。

《人间世》第二季截图

但每一个人始终都有自己的选择。丁克族是一种选择,生孩子也是一种选择。

周全认为:“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我们只是客观地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并没有去批判任何一个人。对于吴莹来说,我们并不能够简单地去说她不应该怀孕,或者说她应该怀孕,因为你不是吴莹。”

《人间世》第二季截图

这个时代的网络很自由,信息走得飞快。有人指责吴莹的丈夫申杰,话语很难听。申杰父亲在电话里哭着问范士广:“他以后怎么办?”范士广回道:“申伯伯,你和我父亲是一样的年纪,你的担心我很清楚。但是请你相信我。”随后,他们积极与媒体沟通,帮助公众了解更多事实和真相,避免一边倒的声音对这个家庭造成更多伤害。

实际上,当吴莹对着镜头诉说自己对人生圆满的定义时,丈夫申杰却在背后拼命摇头。

《人间世》的每一次拍摄,摄制组都与拍摄对象进行了沟通,如果病友们随时提出不同意,那么即使拍摄已经完成,素材也不能用。“在拍摄的时候,我们也告知了他们这样的风险。世界都是复杂的。有的人就会有这么足够大的勇气和善意,愿意让我们拍摄和记录,让更多的人去思考和评判。当然有的声音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是也无法避免。”秦博说道。

在医院,我们想阅读社会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向往生,厌恶死。中国人缺乏一些对生死的理性理解。”周全说道:“医院要面对一些失败,面对抢救失利,面对束手无策。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

《人间世》第二季截图

对于《人间世》第二季的创作团队而言,医院是拍摄的重点场景。主创团队和医生一同上下班,每天都穿着消毒服。整整两年,作为记者的他们放下一切日常报道的任务,只为做好一部纪录片。偶尔回电视台碰见同事,都会被问一句:“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在医院吗?”

但医院却不是镜头的主角,而是一个窗口。范士广在谈到拍摄初衷时,说道:“人们说到医疗故事很容易变成比惨,说这个病有多么奇特。但是我们更希望观众能够通过我们的纪录片看到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人间世》第二季的每一集都是单独策划,每个选题背后都有他们觉得当下中国需要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第一集《烟花》中的骨肿瘤是少见病人群议题。而《生日》讲的是女性的生育权利问题,比如那些高龄产妇或者身体不适合怀孕的女性,她们到底有无生育权,她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第三集《呼吸》中的肺移植和第四集《命运交响曲》中的医患关系也是重点议题。

《人间世》第二季第4集海报之一

“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些精神健康的议题,还有儿科医生的议题。我们所有的选题背后都是希望从医院这个层面跳脱到整个社会上来,看医学的发展,包括医生职业的选择。”周全说。

秦博认为新闻记者的从业背景为他们拓宽了更多思考空间,深度调查报道和纪录片呈现的最终意义是不谋而合的,前者是追逐真相,而后者是展现真实。

“《人间世》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不同人群的痛感,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贡献,呈现双方的努力和艰难。然后在这种困难悲情的背后传递出往前走的胆量,这是我们最大的意义所在。”秦博告诉记者:“其实它不是医学,是人学,是看不同的人遭遇的困境。无论现在记录医院,或者以后不再拍摄医院了,我们希望呈现出人们在遭遇重大时刻的时候,内心生长出来的那些微光。”

新闻内核,纪实表达

人间世这两年一直在努力的寻找自己的语态,即新闻内核、纪实表达。

周全向记者解释道:

“新闻内核是什么概念?《人间世》的团队成员都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我们要发挥长期以来的机制训练,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当下中国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真命题。

纪实表达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希望运用纪实拍摄的手法,通过故事去把我们要表达的价值观讲得更加鲜活,更加接地气,让更多的人愿意去看。

通过这种纪实拍摄手法,改变专题片的传统表达方式,守正创新。通过这种转变,我们希望能够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把传播工作做得更好。”

《人间世》第二季开播海报

但如果没有更广阔的受众群体,那么有好的作品也是徒然。当下的受众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大家喜欢习惯通过互联网、手机端进行点播,也慢慢接受了纪录片季播的概念,而《人间世》早已开始了互联网探索。

“我们《人间世》第一季就已经在互联网做了很多尝试,除了电视纪录片以外,我们还分拆了400+条短视频。虽然我们只在上海的地面频道进行播出,但是依然受到了全国甚至国际的关注。这恰恰是因为我们在主动对接新媒体。”

目前,《人间世》第二季正在爱奇艺和腾讯同步播出。周全说道:“现在以前我们说的是工作结束是播出之后,但现在恰恰是节目播出的那一刻才是我们传播工作的开始。作为主流媒体,我们必须在新媒体发出声音。我们还是比较自信于把自己的优质内容放到更大的传播平台上,同时来说,我们与受众的沟通也更加顺畅。这也符合《人间世》一直努力的方向。”

据周全介绍道,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已为《人间世》IP成立专门版块。在未来,《人间世》或将走出医院,将镜头转向更多的人群。“对于那些维护着我们日常生活正常运行的岗位,我们总会产生一些误解。而这些误解的产生,正是由于彼此之间的理解出现了鸿沟。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大家去了解更多,看到更多。第三季肯定要拍的,不过选题方面,我们还要好好考虑一下。”​​​​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