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专家涌入选秀节目,C位担当还是“通行辅助”?

2019-01-31 16:28
湖南

文丨沐渔

“知识下山,匠人登堂”,受各方因素影响,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在综艺领域备受追捧,而他们也借助综艺的曝光获得不少粉丝的追捧。

专家学者们的身影席卷了综艺界的各个角落,而在2019开年专家们则又攻下了一座城池,那便是备受瞩目的选秀养成类节目。无论是抢播的《以团之名》,还是延播的《青春有你》;无论是国风选秀的《国风美少年》,还是演员选秀的《演员的品格》……专家教研、艺术指导、学者点评成为了选秀节目在2019年的第一“大变”。
专家走进选秀,各司其职、跨界泛化组队观察

对于综艺荧屏上的专家学者而言,其早期出现的节目类型较为单一,多为《百家讲坛》《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非诚勿扰》《最强大脑》等文化、情感、知识竞技类节目。

而到了近两年专家学者们的活跃范围逐渐拓宽,不仅游戏竞技、真人秀、脱口秀等众多类型节目中都出现了专家学者的身影,其舞台也不再局限于卫视端,登上网综节目大放异彩的专家们不胜枚举,《火星情报局》的特工张雪峰、《奇葩说5》的导师薛兆丰、《心动的信号》里的心动侦探姜振宇……

专家学者们在更多节目中游刃有余的同时,正当红火的选秀养成类节目中也出现了众多专家的身影。据笔者统计,1月在播的《声入人心》《演员的品格》《国风美少年》《以团之名》《青春有你》5档与选秀相关的节目中便出现了40余位专家学者。但与以往出现在主舞台、为节目站台背书的专家们不同的是,偶像选秀类节目中的专家们更加多样细分,且都各司其职,大都出现在第二现场的观察室与主舞台故事线相互交织。

如优酷男团选秀节目《以团之名》的专家教研中学者们便细分了:台词指导、表演指导、声乐指导、形体指导;而爱奇艺新人演员品训节目《演员的品格》中,其专业导师团不仅包含了团长刘天池以及台词、表演、声乐、形体老师,还有礼仪、戏曲老师等更为丰富的划分。

而不管是《以团之名》《演员的品格》还是《青春有你》《国风美少年》,其专家学者都没有出现在第一现场的主舞台,而是以隔屏点评的方式出现在第二现场的观察室。当每组选手表演结束,专家们便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第一现场的导师们形成补充,即便是有着团长头衔的刘天池,也是以电脑接收第一现场的资讯。

不仅如此,偶像选秀类节目中导师的跨界、泛化现象也十分明显。《演员的品格》中不仅有声台形表等专业相关的老师,还邀请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后何鑫等其他领域的专家;《以团之名》除了组织专业导师、专家教研,还有邀请了体育界的中国男子体操奥运会全能冠军杨威、原中国体操女队队长杨云……各路专家们擅长的领域往往与节目专业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节目中发挥价值。

限秀管控、导师“补丁”,专家迎来选秀C位好时机?

专家学者走进选秀,并在此类节目中占据重要席位,追根溯源还在于节目审查的无奈之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7月10日发布的《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被称为“限秀令”)中明确指出:

“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组织专家从主题立意、价值导向、思想内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坚决遏止节目过度娱乐化和宣扬拜金享乐、急功近利等错误倾向。”

“组织专家”一时之间成为了偶像选秀节目“求生大作战”的一部分。而除了政策的管控,专家走进选秀对整个选秀节目市场的作用却不止于此。

专家加入除了是节目应对总局限秀管控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市场中明星导师经验普遍不足、节目专业度被拉低的一道“补丁”。

如《演员的品格》演值招募人何炅、演值团学姐周冬雨、演值团学长井柏然,《国风美少年》国风召集人鞠婧祎、霍尊、张云雷等,艺人们在各自领域虽不乏代表作,但专业实力都仍有待时间与市场的多重检验,远没有达到能在业内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时候专业团老师的点评便能够为明星嘉宾“打辅助”,提升节目在评选过程中的专业性、公信力。

除了专业契合的专家们能在节目中发光发热,跨界而来的专家学者们同样可以丰富节目内容、升华节目主题。《以团之名》中的杨威、杨云据悉将为选手们打造更多维度的训练项目;《演员的品格》中在Pose Battle环节,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后何鑫为新人演员教学生物知识,以助演员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对动物的举动神态模仿的更加到位。

随着选秀管控尤其是明星管控的不断趋严,专家学者在偶像选秀节目中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声、形、体、表以及其他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正在成为选秀荧屏上的香饽饽。

割裂叙事、排斥隔离,专家是通行证还是点金石?

然而就在专家学者们的加入为偶像限秀类节目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相比市场中其他类型节目中专家学者的成熟介入模式,偶像选秀类节目在2019年起航的专家之路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选手表演时,专家们只存在于第二现场的观察室,这使得专家无法感知选手们的现场表现,通过屏幕观看与现场观看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样的观看差异往往会关系到专家们的点评是否公允。

同时,专家们在第二现场的点评与第一现场的舞台表演相互分离,来回频繁剪辑切换,两条线相互穿插,这不仅在拍摄中,减弱了专家们的参与感;在叙事上,也割裂了主舞台的情节发展;在呈现上,影响到了观众观看的沉浸感……

对比以往出现在综艺荧屏上的专家身影,偶像选秀类节目对专家的“引入”仍带有一定的“排斥”。也因此,众多选秀节目目前并未完全将专家融入主线叙事,而是借观察室将专家们“隔离”开来。

而此举虽能在“限秀令”趋严的当下为节目过审找到一条便捷的出路,但却并非有利于节目发展的长久之法。观察专家与表演选手之间,采用完全分离的拍摄再以蒙太奇剪辑衔接,这虽能大幅减轻执行难度、缩减拍摄成本、节省成片时间,但两个空间互动缺失、关联性弱,最终还是要以损失节目的可看性为代价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专家们虽大规模涌现在了选秀节目中,但都还只是节目应对审查的“通行证”,并非提升内容的“点金石”,因此注定很难诞生诸如郦波、蒙曼、蒋昌建、张雪峰、薛兆丰一般的网红学者,“为附监管强说雅”这值得内容生产者们深思。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