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交易所门前那些牛与熊

韩乾
2019-01-31 17:17
来源:澎湃新闻

牛熊同体图 《东方华尔街》剧照

最近观《东方华尔街》一剧,看到牛熊同体图颇有感触:牛熊交融、相互博弈才是市场常态。

其实有关牛熊这两种动物在金融市场中的象征意义的说法并没有确切的来源,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源于两者(发生在17世纪伦敦证券交易所附近)不同的战斗行为,公牛试图用其牛角将对手向上顶,而熊则通常用爪子将对手拍在脚下。这种上顶和下压的动作行为,后被引用在金融市场以描述市场的上升与下降。另一种说法是贩卖熊皮的中间商会在收到现货前提前卖空,希望熊皮的价格下降以便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市场价格下降被称为熊市。而从前经常有牛熊斗兽活动,作为熊的对手方,牛自然就被视作市场上涨的象征。虽然说法不一,但市场中对牛市熊市的描述已达成共识,不少交易所也因此于门前放置牛熊雕像以象征市场涨跌状态。

牛熊攻击动势图

最早设立牛熊雕像的,既不是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亦不是位于英国的伦敦证券交易所,而是德国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亦称德意志证券交易所)。1985年,为了纪念交易所成立400周年,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邀请德国雕塑家Reinhard Dachlauer设计牛熊雕塑。1988年雕塑建成面世,分别为公牛“本尔哈德”和熊“本尔瓦德”。牛角上顶的公牛雕像代表着股市上升之势,也表达了对财富的期盼;熊掌向下的熊雕像表示跌市,也代表股市的变化往往不被人的意志所左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运用牛熊雕塑展现金融市场上牛市与熊市的相互较劲。从图中可以看到,两者虽然没有在激烈缠斗,但在警惕地相互对峙。

牛头略高于熊首的牛熊对峙雕像 视觉中国 图

相比之下,纽约证券交易所那具著名的铜牛(charging bull)来历就更为传奇一些。1989年12月15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艺术家阿图罗·迪·莫迪卡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一尊铜牛雕像作为圣诞礼物,放置在纽交所门前一棵圣诞树下,以此表达在经历1987年股灾后对美国股市强劲的一个充满希冀的呼唤。次日一早,莫迪卡的牛便被记者和警察围得水泄不通。这具铜牛虽然受到公众的追捧与喜爱,却未能获得纽交所工作人员的认可。据莫迪卡透露,纽交所负责人当时建议如果他同意做一只随行的熊配对,那么他的牛还是可以重新回来的。最终莫迪卡没有同意,因为从投资者的角度,他所希望的是未来的美国股市能够摆脱颓势,更加强劲而非牛熊制衡。经过多番博弈,最终铜牛被迁移至纽交所附近的鲍灵格林公园,成为游客摄影的网红地。

总重量3200公斤的华尔街铜牛威风凛凛,斗志昂扬 视觉中国 图

其实莫迪卡设计的铜牛还有许多“孪生兄弟”们助阵四方。比如2010年5月出生在上海外滩的“外滩牛”,其不同之处在于尾巴直冲云霄,象征中国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与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还有一头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门前,据说是在当年欧洲经历经济危机时,这座雕塑在某个荷兰家庭的支持下被带到了这座城市,莫迪卡象征性地捐赠这头青铜公牛以鼓励欧洲市场。

外滩牛 视觉中国 图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门前的牛

视角转到国内,沪深交易所也不甘示弱,关于牛熊雕塑的故事也颇为有趣。先来说一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玉牛搬迁的故事。被称为“东方神牛”的玉牛雕塑来历神秘,据说是一家上市公司送给交易所的礼物。有人称是宝钢股份,亦有人说为东风汽车,但因赠与标牌的丢失而无从考证。无论来历如何,引发争议的是玉牛的摆放问题。在2012年3月31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某公司总裁指出,因为被放置在上交所内部,那头牛迎合的正是牢笼的“牢”字,困住了牛势。因此,同年4月6日,上交所便将玉牛搬至上交所西门外草坪。有股民因此戏称,上交所的玉牛“破牢而出”,牛市将指日可待。

搬出前的玉牛,总重约6000公斤 国际在线 图
搬出后的玉牛

玉牛搬出后上证综指走势图,两条分界线分别代表玉牛被搬出日以及这一轮涨势顶峰日

而事实“果真”如此。可以看到2012年4月6日后出现一轮涨势,一直持续到5月7日左右,上涨幅度约7.27%。这轮涨势与玉牛出“牢”时间近乎一致,此中原理不觉让人深思:牛熊雕塑暗含的某些解释,是否反映着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并真实地体现在股票市场中呢,还是只是一种巧合罢了?

相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牛熊似乎更具艺术性。深交所旧址门前曾摆放过著名的拓荒牛雕像,为上市公司云南铜业在1998年所赠。2016年12月5日,在深港通敲锣仪式上,深交所向港交所赠送拓荒牛,寓意深圳的开拓精神;同时,港交所也向深交所赠送了一尊铜牛。互赠双牛寓意两地将并肩作战,共同打造两牛齐奔的市场。

深交所旧址门前拓荒牛

东方IC 图

深港通开通仪式现场互送牛

而在深交所新址处,展现的是由清华大学韩美林教授设计的价值9000万元人民币的雕塑群建筑,于2015年7月竣工。雕塑群的主雕塑为白铜雕塑“龙盈乾坤”,其底部为牛头,外围环绕两条龙与四只凤凰的组合,中间是蕴含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包孕万物的太极图,体现出阴阳相生、天人合一的和谐与共融。

整个主雕塑有五层楼高,68米 东方IC 图

副雕塑群由高11.5米的三头劲牛雕塑和20尊高1米的小熊雕塑组成。三头劲牛或昂首挺胸,纵览四方;或足履实地,蓄势待发;或扬蹄欲奔,势不可挡。环绕在铜牛雕塑周边的小熊憨态可掬,意趣精妙,惹人喜爱。其意在表达牛与熊能够和谐共处,而非势不两立。此种设计理念似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牛熊制衡的思想相近却又不同。比如关于雕塑中牛熊比例的设计就曾引发投资者一番讨论,三牛十熊是否暗示着熊多牛少抑或是十个熊市才能出现三个牛市的周期循环?可见牛熊雕塑的设计牵动着千万投资者对股市的关切与情绪。

副雕塑:三牛十熊

视觉中国 图

2018年9月,这个雕塑又上了热搜。全因被台风“山竹”肆虐后有网友称“牛”被吹倒了。但事实上这只是因为拍摄角度问题而闹的一场乌龙。

牛雕塑“被刮倒”,其实只是俯拍角度问题

其他交易所设计思想也大致相同,或是牛熊同存体现制衡思想如韩国交易所及越南胡志明证券交易所:

或是与纽交所及上交所类似只摆放牛的雕塑,如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及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关于孟买证券交易所。说来也奇怪,青铜牛雕塑是在2008年1月11日被安放在交易所门口,但紧接着一周,市场便经历了一次动荡(孟买敏感指数Sensex下行),随后引起了公众对其的反感与交易所人员对其的抵触。之后,一位从事占卜的专家指出青铜牛应被放置在面向北方的西南方向为佳,因在之前被放置的位置,牛的臀部面对交易所而被指不吉利。然而后续2010年孟买敏感指数Sensex大涨却再也没有提及这头公牛的功劳。

港交所门前蓄势待发的卧牛,与昂扬向上的立牛 

视觉中国 图

孟买交易所门口的牛雕塑

东方IC 图

除了牛熊雕像,其他类别的雕像偶尔也会客串出演。比如位于伦敦证券交易所门前雕塑家Elisabeth Frink的作品:Paternoster,牧羊人与羊。但其实这个雕塑与交易所并无关联,一则说法是其最初设立是为了纪念曾经位于帕特诺斯特街(Paternoster Row)的Newgate市场销售牲畜与肉的传统。另一种说法则是雕塑设在圣保罗教堂附近而蕴含某种神学意味。

伦敦证券交易所:牧羊人与羊

除此之外,与华尔街铜牛相对而立的无畏女孩雕塑,自2017年设立便深受游客喜爱(尤其女性游客)。该雕塑由美国资产管理巨头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所建,意在呼吁性别平等,尤其是呼吁客户公司的董事会能增加女性成员的比例。2018年12月10日,无畏女孩雕塑被搬移至纽交所门口。其实关于无畏女孩的雕塑摆放还有一段小插曲。铜牛设计者莫迪卡曾指责这个昂首挺胸叉腰的小女孩雕塑放在铜牛对面“侵犯了他的版权、扭曲了他所传达的艺术信息”,并建议纽约市长将其移至有性别歧视的公司门口,否则提起诉讼(颇具威胁口吻)。而纽约市长则强势反击,称“男性不想让女性占据空间正是我们需要‘无畏女孩’的原因”。笔者认为莫迪卡应是害怕无畏女孩抢走他的铜牛热度又在公众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但这一轮操作显然没有起到其预估的效果。事实是自2017年推出“无畏女孩”雕像以来,已有300多家公司响应该公司的号召,增加了一名女性董事,还有28家公司承诺这样做。果然,理性运用艺术雕塑的表达更易获得公众的共鸣,亦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无畏女孩与铜牛对峙

视觉中国 图

无畏女孩搬至纽交所前

视觉中国 图

除了证券交易所之外,金融监管机构也非常关注动物雕塑的摆放问题。比如中国证监会为其门前的“动物”操碎了心。话说证监会斜对面是金融街购物中心,经常跟随时代潮流,展示一些高大上的艺术作品。其中就包括2016年“六一”前后的熊出没卡通人物庆贺六一的雕塑。此举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没想到第二天就接连接到投诉,先是证监会电话金购中心,让其把熊的位置挪一下(因为熊的手正好指着证监会)。

金融街购物中心庆六一熊出没雕像 微信公众号@齐鲁晚报 图

熊二手指证监会大楼 微信公众号@齐鲁晚报 图

但挪完之后的熊又对准了交通银行,于是金购中心又被投诉。金购中心管理层连夜商讨了一下,最后只剩两个方向,一个是北京银行方向,估计也会被投诉;另一个是金购中心自己,但若朝向自己,熊屁股就对着路口了,很是不雅。最终无奈之下还是选择放弃熊大熊二,光头强笑到了最后,还搬来猴子当救兵(有些凄惨)。

熊被搬走后,猴子补位 视觉中国 图

然而故事还没结束,下半年金购中心又引进新品种——黑天鹅雕塑,可怜的天鹅还没有展翅当天就被匆忙撤走。因这黑天鹅在金融界的寓意着实不祥,常预示着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并且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看来,金融街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还真需要懂些金融常识才能安心地摆放展品了。

之前看过一篇外媒报道,将法兰克福交易所对待牛熊的平衡态度与中国福建2015年推出的另一具牛骑熊雕像作对比,并用讽刺的口吻说,“设计者蔡铭超说设计目的是对抗熊市,随后中国市场的自由落体似乎是对这种逻辑的最佳反击。”其实,用交易所的设计理念去针对某个艺术家(作为投资者)对牛市的期盼本就不合情理,莫迪卡不也同样在低迷期呼唤牛市的到来吗?

厦门心和美术园牛骑熊拜香:牛市永远强劲,熊市无法抬头

视觉中国 图

其实从上述交易所以及投资者对待牛熊的态度可以总结如下:大部分艺术家或是上市企业只向交易所赠送牛的雕像,表达的是投资者角度的只牛不熊;而基于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设计立场来说,牛熊共存才能向外界表达市场最理性的态度。每个行业皆有其寓意美好或是避之不及的象征物,但这象征物的存在是否能反作用于事件的发展也难分辨。有时可能会由于外界象征物对人们内心信念感的影响而致万事如意或事与愿违,但有时也许只是人们对于巧合的一些合理的解释。毕竟相比道理,大家还是更喜欢听故事罢了。

2019年,不知全球金融市场牛熊的故事又会走向何方?

(作者韩乾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