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沈苇磐:从在家上学到出国留学,儿子的求学之路

沈苇磐
2019-01-22 16:32
来源:澎湃新闻

一提起“在家上学”,大多数人可能会这样想:孩子的父母头上一定长着“角”。因为只有偏执、自恋、爱折腾的父母才会让孩子走这样一座少有人敢尝试的,架在悬崖边上的“独木桥”。他们无法理解:所有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上学,为什么你们的孩子非要和大家不一样呢?

现在虽然少年留学的人数开始增多,但毕竟还是属于小众,而且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我们又“不畏艰险”地让孩子走上了这条“小路”。大家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你们总爱挑难走的路走呢?

2003年3月,儿子程舒啸出生于上海松江,今年3月将迎来16周岁生日。这16年的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1-6岁),第二阶段是在家上学(6-14岁),第三阶段出国留学(14-16岁)。尽管几年前《新民晚报》、河南卫视等媒体有些报道,但这样完整讲述从在家上学到出国留学的故事,还是第一次。

2019年1月,我们全家合影。

一、学龄前(1—6岁)的故事

(2003.3—2009.8,关键词:阅读、旅行)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古人经验的总结,也被现代教育科学反复证明。3岁是入园的年龄,7岁是入学的年龄,分别是人生两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学龄前的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奠定了人生的底色,对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影响深远。这一阶段,我们归纳了两个关键词:阅读与旅行,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地图与国旗。

当儿子刚满2周岁的时候,突然对墙上的中国地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总是要求我们抱着他看。见他这么喜欢,我们干脆就给他买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拼图玩具。只有一个星期他就学会了,而且也认识了各个省市自治区。受到鼓舞,我们又买了世界地图的拼图玩具,很快儿子就不仅会拼,而且认识了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接下来是一块木质的世界地图,配上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旗,儿子又很快学会把这些国旗插在对应的国家。随着对地图和国旗兴趣的不断高涨,我们买了各种地图,包括分省、分国、分洲的地图,地形、政区、历史、国旗等专题地图,还有各种规格的地球仪、各种专题的地图册。最高潮的时候,我们到青浦的国旗工厂买了近200面小型国旗,家里顿时变成了“联合国”。我们采取各种办法学习地图和国旗,比如画国旗、把国名首都名制作成小卡片、在超市和各种展览认国旗。到3周岁前夕,儿子已经比较轻松地辨认各国国旗,并且指出所在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而且认识了很多汉字,懂得很多知识,他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逛超市、看展览、听新闻,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在他的面前,他的精神世界一下子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儿子小时候认国旗地图。

第二个故事:阅读。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是阅读的第一步,除了国旗和地图,我们还想了很多有趣的办法来识字。我们都是喜爱看书的人,家里最多的就是书,墙上也张贴着名人名言。孩子是听着我们的读书声出生和长大,他看到我们最多的就是读书的样子。因此,在他看来每天读书就像呼吸、吃饭一样正常,所以还未认字前就经常学着我们的样子看书。有两张照片特别有趣,一张是读《明史》,一张是读《我们要活得有尊严》(柏杨著),这都是抓拍而不是摆拍。为什么他会捧起这两本书?因为爸爸是明史专业的博士,这本《明史》平时读得最多,“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也是我们常常念叨的话。大概儿子很好奇,这是什么书?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提到呢?我要弄弄明白。

儿子从小热爱阅读。

从入园到入学的三年,从识字到阅读、从通俗读物到世界名著、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这是他阅读能力产生质的飞跃的三年,奠定了一生阅读与自学的基础。第一类读物是绘本、连环画、漫画书、儿童画报,包括《黑猫警长》《父与子》《猫和老鼠》《史努比》《大灰狼》《小牛顿》《WHY》系列百科图书等等;第二类读物是儿童文学,如《海的女儿》、《爱丽丝梦游奇境》《汤姆索娅历险记》;第三类是科书著作,如《昆虫记》《天文博物馆》和《地理博物馆》。我们经常把看电影、听故事和读书结合起来,最典型的是《爱丽丝梦游奇境》。我们先看了电影,孩子非常感兴趣;然后下载了10集的演播音频,成为无数个夜晚的睡前故事;在非常熟悉故事情节的情况下,孩子自己开始独立阅读原著,这给他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个故事:旅行。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在入园前,我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上海和周边江浙一带。入园以后,我们开始走到更远更多的地方。除了松江名胜古迹、博物馆、科技馆,我们还走遍了上海各大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昆虫博物馆、海洋博物馆)、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当代艺术馆)、科技馆(上海科技馆、上海院生风采馆)、动物园(上海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洋馆),参观了很多展览,除了上述场馆的常设和专题展览,我们还参观工业博览会、宠物博览会、艺术双年展等等大型展览。杭州西湖、苏州狮子林、南京明孝陵等地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暑假,我们到青岛自由行。正是在这次旅行中,我们三个人从早晨八点多开始攀登海拔1132.7米青岛崂山的主峰“崂顶”,直到下午四点多才下山。整整八个小时,在我们的鼓励下,儿子坚持独立登上人生的第一个高峰。走累了,歇一下,不后退、不泄气。当儿子登上崂山之巅,当我们俯瞰群峰,当我们听到儿子在背诵毛泽东的《十六字·山》: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我们心里涌起无比自豪和幸福。年仅5周岁的儿子知道,有爸爸妈妈的支持,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他可以攀登任何一座高峰。

二、在家上学(6-14岁)

(2009.9-2017.8,关键词:自学、自理、自立)

从6岁入学,到14岁出国,儿子在家上学整整8年。这8年可以分为小学3年、初中3年、出国准备2年三个阶段,我们归纳了三个关键词:自学、自理、自立,也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小学三年(2009.9-2012.8),两进两出。

第一次上学(2009.9-2009.10),中山永丰实验小学。2009年9月,我们进了松江最好的公立小学——中山永丰实验小学。我们不在这个学区,但这所小学面向全区招一个班,而且是只有30多人的小班。我们有幸抽签选中,但为什么仅仅呆了两个月就退出呢?不是孩子不适应学校,而是我们不愿意让他适应这样的学习。一是作业比较多,占用了阅读和活动的时间;二是孩子在知识储备方面的确已经超出同龄人很多,简单的内容在课堂上反复讲解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和学校商量,保留学籍,在家上学,参加考试和校园重要活动。

第一次在家(2009.11-2010.8),在家完成一、二年级学业。就这样仅仅在校两个月之后,我们正式开启了在家上学的模式。我买来全套的小学教材,按儿子的情况量身定制了日常教学计划。每天上午学习学校课程,下午自由安排。因为他已经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仅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一、二年级的学业。此外,还有大量的阅读和参观。但是,我们也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既有来自亲朋好友的置疑和批评,也有教学过程中的挫折和困境,还有集体生活的缺失。

第二次上学(2010.9-2010.10),走进西外外国语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有朋友向我们推荐了松江西外外国语学校,是一位留美博士办的私立学校,当时公认的松江最好私立学校。儿子通过他们的入学考试,进入三年级就读。然后,两个月以后,我们发现公立学校存在的问题,在这里同样无法解决。冰冷的现实再次无情击碎了美好的梦想。第二次从学校退出,我们和孩子下定决心,走在家上学的道路,不再考虑寻求更好的学校。

第二次在家(2010.11-2012.8),完成三、四、五年级学业。在家上学遭遇最大的挑战和置疑,是缺乏集体生活。孩子需要朋友,就像生命需要阳光。怎么办?一方面,我们充分满足儿子广泛的兴趣,在各种才艺培训机构结识有共同兴趣的同龄人,比如坚持数年之久的跆拳道、英语、乒乓球、游泳、美术、陶艺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参加社会公益,尤其是爸爸在松江图书馆主办有关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讲座、亲子读书会,团结凝聚了一批教育理念相近的朋友,儿子也和参加活动的同龄人结下长期稳定的友谊。因此,儿子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因为多了和不同年龄、兴趣的朋友打交道的经验。这里特别要感谢学校领导的开明,不仅始终保留儿子的学籍,而且也同意他提前参加小学毕业考,进入中学。

第二个故事:初中三年(2012.9—2015.9),才艺学习。

我们遵循就近入学原则进入了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考虑到中学阶段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较为全面,而且学校还有社团活动,主要分布在下午,我们和学校商定,实行“上午在家,下午在校”的模式,学校的运动会、春游和秋游等各种重要活动全部参加。

除了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儿子在社会机构接受了大量的艺术和体育教育,如素描、油画、轮滑、滑冰、乒乓球、羽毛球、书法等等,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和相当的潜力。10岁,也就是初二那年,他选择学习笛箫。尽管学校的课业和其他的安排已经挺多,但是他对笛箫的兴致始终很高,音乐逐渐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儿子学习书法。

儿子在公园吹笛。

这一时期,儿子的学业成绩基本上保持班级中上水平,我们也一直抱着淡然处之的态度。直到即将进入初三之时,我们也有些坐不住了,暑假里还请亲戚给他提前补习了初三课程。初三开学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要么取消,要么极不正常,全天都在上文化课,作业量陡然增加了。一个月全天上学,看着比同龄人年幼两岁的儿子经受着体力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回想着一路走过的坎坷和奋斗,我们既不能继续原来的模式,也无法接受现有的模式,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出国。

第三个故事:准备出国(2015.10—2017.8)

过完国庆节,我们正式离开了校园,走上了准备出国的历程。但是到哪个国家?要花多少钱?要办哪些手续?需要什么条件?完全是一头雾水。我们从留学机构、网上、朋友各处了解信息,在比较经费、安全等因素之后初步目标锁定加拿大。

但是加拿大处于高纬度地带,天气到底冷到什么程度?就像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说法,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一下才知道。2016年2月10日,正月初三,我们记得很清楚,那天上海是个晴朗温暖的好天气。还不到13周岁的儿子,挥手告别我们,登上加航飞往太平洋彼岸的多伦多。这是他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单飞,等他的是14个小时的飞行、零下30多度的极端严寒、1个月的短期留学以及和完全陌生的外国家庭共处。

一个月以后,我们过去看他,顺便考察几所学校。儿子的女房东很喜欢他,提议去一所当地的名校试试。我们来到这所学校,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非常棒,特别是这里的艺术教育是特长。当然要求也比较高,而且当时还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以儿子的能力水平进其他几所学校没有任何问题,但进这所学校难度相当大。最关键的问题是此时已经是3月,距离接受新生的最后期限5月,已经仅剩两个月,我们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快速提高英语水平。

回顾这次短期留学,我们充分肯定了儿子的适应能力,坚定了留学加拿大的决心,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必须有充足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要想进北美优质高中,必须参加托福或SSAT;即使不考虑入学要求,提高英语水平也是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必备条件。回国后,我们在语言准备方面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参加新东方关于SSAT(北美高中语言入学考试)的培训,二是和一位新西兰的老教授交上朋友。前者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培训强度很大,儿子非常辛苦,尤其是在酷热的暑假每天奔波于松江和市区之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至于这位新西兰的老教授,是一位非常博学而又风趣的老头,他独住在我们附近小区,晚上和周末会教几个孩子学英语,没有具体的教材,每次只是海阔天空地漫谈,包括电影、时政、旅行等等。儿子每周去两次,每次两小时,持续了大约一年时间,除了对他的英语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教授的博学也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

2017年春天,我们最终选择了9月赴温哥华的STA中学就读9年级。在出国进入倒计时的这大半年里,我们一面做好行前的准备,除了必要的手续,我们还读了好多关于加拿大历史、文化、留学,特别是关于温哥华的图书,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儿子有幸得到松江最好的竹笛老师――夏银鲤老师长达四个月的精心指导,笛艺大进,可以说是真正走进了音乐艺术的天空,产生了以音乐为终身事业的想法。不久,儿子进入浦东百合花艺术团的民乐队,团长庄微民老师对他的笛艺提高也有极大的帮助。出国前大约四个多月,他每个周末往返于松江、浦东之间,虽然很辛苦,但每次都十分开心。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找到“组织”,这种志同道合的友谊和忘年交的情义,让他温暖又感动。这段时间,他自学长笛也颇有长进,所有这些不仅为留学生活做了准备,也为今后选择音乐做了铺垫。

三、出国留学(14-16岁)

(2017.9-2019.1,关键词:适应、明志、追梦)

2017年8月31日,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儿子终于再一次单飞,踏上正式留学加拿大的新征程。这不到17个月的时间里,儿子从快速适应新环境到明确以音乐为终身事业,从转学到搬家,都是独立完成。我把这段经历概括为三个关键词:适应、明志、追梦,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从入学到转学(2017.8-2018.8)

儿子到温哥华以后,传来几张学校的照片,其中有几张是校长为新留学生介绍学校情况,我们注意到儿子都在前排靠近校长的位置。这让我们感受到儿子对新学校、新生活的积极而又自信的态度,后来的事实果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学期,他主动联系校长安排数学跳级和课程调整;长笛演奏得到老师的欣赏,加入了学校乐队和社区乐队,找到了新的“组织”。第一学期结束,儿子圣诞节回国,我们很认真地和他深谈,了解他的想法。当他明确表示希望今后成为职业音乐家时,我们一方面为儿子能有自己的想法而欣慰,另一方面也必须提醒他可能遇到的挑战。我们告诉儿子:会无条件支持你走自己的路,但是目前这所学校是综合高中,在音乐方面并无特长,学校和周边社区也缺少好的资源。最佳的选择是转到位于温哥华东郊的兰里艺术学校,资料显示这是加拿大唯一一所从幼儿园到12年级都以艺术为特色的学校,而且是一所学费更低廉的公立学校。在出国前我们就有了解,当时鉴于两个因素没有申请,一是留学中介告诉我们很难通过,二是儿子还没有坚定走艺术道路。现在又一次到了选择的时候了:要么转到这所具有优质艺术资源的学校,要么到温哥华市区寻求优质的社会资源,我们要争取第一种可能。

当儿子回到学校,把想法告诉校长、老师和同学时,几乎是一致的反对声音。即使在国外,多数人学习音乐也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和生活情趣,真正选择成为职业音乐家的毕竟少数。因为这条路太辛苦,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投资和回报很难真正成正比。事实上,即使兰里艺术学校的毕业生,真正选择读艺术的也只是小部分人。再加上现在的STA高中在大温地区综合排名远比兰里艺术学校靠前,STA高中所在的北温哥华也远比位于大温东郊的兰里繁华。

儿子在我们的鼓励下,决定亲自实地考察一下。他联系到学校的招生老师,约好面试时间,换了4次车,一路奔波2个多小时,午饭也没顾得上吃,终于准时赴约。儿子顺利通过面试,顺便参观了学校,给老师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当儿子办好转学手续之时,STA高中的校长对他说:“如果你有一天想回来,我们随时欢迎!”我们感谢这位校长,这是对儿子最高的评价。

第二个故事:新学校、新挑战(2018.9-2018.12)

去年9月,儿子转学到兰里艺术学校,就读10年级。校长在新留学生见面会上说:“我们并不鼓励你们特意与本地学生多交流,相反我们特别希望你们多与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多交流,因为留学生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也是我们将来输送世界名校的主力。”当我们听到儿子的转述,心里非常高兴,也可以体会儿子听到这番话时的心情。从小学到初中,从国内到国外,从“红军不怕远征难”到“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学校。

入学后,儿子先后加入了学校的长笛四重奏、管乐队、管弦乐队、合唱团和社区的管弦乐队,还到当地培训机构报名专门学习长笛演奏。学习变得异常忙碌,但却乐此不疲,用高尔基的话来说,就像是“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似乎要把以前所有本该学习音乐的时间都补回来。

与那些从小接受音乐熏陶和学习的同学相比,他此前接受音乐专业训练的基础实在太少,主要都是靠自学。在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在半个小时内作一支曲子,儿子明显感到了差距和挫败感。我们一方面帮助他理智地分析自己的长处、短处和潜力,一方面建议和老师多沟通,寻找更好的方式赶超优秀的同学们。儿子听取了我们的建议约见了老师,老师高度评价了他的演奏水平,认为已经达到大学水平,同时向他推荐了作曲优秀的同学,可以多多请教,又推荐了一个作曲软件,让儿子可以在电脑上自学创作,有了作品可以交给老师批阅。这次谈话,不仅给儿子极大的鼓舞,而且帮助他迅速走出迷茫,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和具体的方法。

儿子终于进入理想的学校,沉浸在音乐艺术的世界里。

学习上的一个个困难,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了;但同时面临生活上的困难,却又是一个难题。儿子的女房东生活极没规律,家庭氛围很不和谐,连为留学生准备饭菜也不能正常。尽管我们已经为他准备了电饭褒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儿子毕竟还小,加上学习很忙,只能偶尔自己动手做饭,吃快餐成为常态。我们一方面鼓励他自力更生,战胜困难,一方面建议多联系老师和同学,寻找更好的资源。圣诞节前夕,学校为儿子安排了新的房东,儿子实地考察、与房东交流之后,愉快地作出了搬家的决定。新房东开朗大方,小主人比他小一岁,是同一乐团的同学,早就熟悉。儿子留学一年多,从学习到生活,一切终于进入了理想的状态,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第三个故事:新征程,新梦想(2018.12—)

12月23日,又是一年圣诞假。当我们再次看到儿子时,发现他个子长高了,已经超过爸爸了,虽然瘦了好多,但也更从容、自信和成熟了。

短短两个星期的假期,儿子在充分休息之余,仍忙着作曲、演奏,见老师和朋友。这一年,他的乐器名单中增加了短笛、小号,假期又买了尺八,他会的乐器越来越多,演出的经验更加丰富,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自己的选择更加自信。

儿子告诉我们,他已经明确自己将来会以音乐为终身事业,目前的想法是多熟悉各种乐器,多学习乐理和作曲,将来并不想成为演奏家,而是希望成为作曲家或指挥家。与演奏相比,作曲和指挥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理解儿子,大量的阅读、丰富的阅历,与众不同的家庭和道路,给了他很多思考和感悟,他希望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们很欣慰,儿子在15周岁这年立下了要把青春和才华献给音乐艺术的伟大志向。在这一点上,他不仅超过了我们,可能也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

1月6日,儿子飞回学校。短短两个星期,他又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参加了学校的爵士乐团、正在寻求专业老师指导作曲、房东全家打算春假带他一起赴夏威夷旅游。好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儿子就像雄鹰一样挥动着学习和生活的双翼,翱翔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享受着奋斗的快乐。

现在,儿子在地球的另一头忙碌并快乐着,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他脚下的路会越来越宽,最终一定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我们始终无条件地爱着他,支持他,为他祈祷和祝福。我们深知,儿子追求理想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坚信,经过这一年多的留学生活,他已经长大、成熟,已经独立、自立,已经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内心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这些可贵的经历和品性将伴随着儿子更加淡定、从容、信心满满地踏上新的征程。

从2009年开始在家上学到现在,刚好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和儿子一直在努力突围,一直在寻寻觅觅,追寻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其中的甜酸苦辣、困难挫折实不足为外人道,好比鱼儿饮水,冷暖自知。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了我们自己的“伊甸园”。

很多人经常会问我们:“你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想,首先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和为了目标不懈努力,永不放弃的决心。其次是我们得到包括学校内外许多朋友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在那些最困难的时候。

很多人会觉得,我辞去高中老师的工作,在家整整十年的牺牲实在太大。确实,我作出了很大的牺牲,而且也遭到了许多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嘲讽和指责,但我觉得“值”,所以从未后悔过,如果重新再来一遍,我还是会选择这条路。我之所以能最终坚持下来,这要特别感谢孩子爸爸对我和家庭无条件的爱与支持。现在社会中“父亲缺位”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孩子爸爸始终和我们在一起,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无数障碍(家校沟通、为孩子寻找合适伙伴和优质社会资源,办理各种繁杂的手续),使我们得以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到这儿算是告一段落;相信后面的篇章更加精彩,我会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从在家上学到出国留学)继续分享。

2019年1月19日星期六,上海松江

    责任编辑:田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