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奏的金融:央行说要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简容
2019-01-20 20:20
来源:澎湃新闻

若要用一句话来形容2018年金融数据背后的经济金融运行信息,即变奏的金融。

2015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截至2018年底,“三去一降一补”已经持续了三年,期间宏观经济基本在一个稳定的区间运行,CPI涨幅的年变动幅度只有0.5个百分点左右,GDP增速的变化幅度更是稳定在0.2个百分点,确实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稳”,这也是近年来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之一。

数据来源:Wind

正是由于宏观层面的“稳”,才让决策层下决心要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2017年10月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之后在当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即在2018-2020年期间完成。

但意料之外的是,本身在结构性变化及同期政策的相机抉择已让市场预期更加容易波动,而在结构性变化的主动加快之下,存量风险也快速水落石出,加之外部环境的巨变,这些因素叠加后造成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直接导致了2018年市场预期呈发散状态,不仅一举逆转了2017年的景气,而且信心脆弱性落至近四年来的谷底,A股跌幅超过了25%,成为过去十年间表现最差的一年。

数据来源:Wind

而针对频出的意外,尤其是二季度之后密集爆发的债市违约潮,迫使政策必须实施微调,甚至是预调(政策预调在2019年的前三周更加明显),所以就在7月末短短一周之内,相继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政治局会议、央行工作会以及金融委会议等密集释放政策信号,而金融委会议则更是明确表示“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显示政策重点已开始向稳定市场预期侧重,伴随“去杠杆”向“稳定宏观杠杆率”的转变后,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求下,2018年下半年央行不仅一举扭转了已持续2年多的利率上行态势,还将全年资金利率均值大幅下降了30个基点(0.3%),而10年国债利率也由年初近4%的高位持续回落;与此同时,央行还鼓励银行加大信贷融资力度,尤其是对民企和小微的支持,全年累计投放人民币贷款16万亿,为四年来最高水平。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但与流动性充裕、信贷投放持续加码不同,社会融资总量并未水涨船高,全年仅增加了19万亿元,若按照旧口径(不含地方专项债、贷款核销和资产支持证券),2018年社会融资总量已不足16万亿元,远低于同口径2016年的17.8万亿元和2017年的19.4万亿元,由此在融资领域出现了“宽货币”无法向“宽信用”传递的难题,换而言之目前全社会的融资环境还是趋紧的,对应的货币条件也是不乐观的,M1增速由年初的15%大幅降至年末的1.5%,M2增速也再次回落至8%附近,而广义口径的货币增速实际上已降至8%以下的历史低。

数据来源:Wind

正因如此,对于2018年的中国金融,我给出的关键词是“变奏”,在这种变奏之下,尤其是针对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问题,央行在今年的工作会上,除了明确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进一步落实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措施”“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做好外汇管理与服务”“深入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加快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和金融机构改革”七项重点工作外,央行还格外强调了“创造性地做好中央银行各项工作”,而就是“创造性”这三个字,打开了各界的想象力空间,因此,我们就看到近期关于央行应学习日本直接购买股票、国债应发挥准货币的作用等讨论。虽然目前,这些建议均有悖于《中国人民银行法》,但我们的实践总是告诉世人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如果说对于今年金融领域最大的影响因素,我觉得一定还是政策,而且这种影响一定又是史无前例的。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