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018中国跑者大数据,这些就是“核心跑者”的素描像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特约撰稿 月月
2019-01-20 14:49
来源:澎湃新闻

年复一年,跑步在中国的热度不减。如今,跑步赛事的增速趋于稳定,但参与到路跑狂欢中的人群依旧在急速增长。

数据不会骗人。近日,由国内跑步媒体爱燃烧联合健身机构Keep以及数据公司果动科技联合发布了2018年的中国跑者大数据调查报告。

一组数据勾勒出了中国跑者在2018年的形象——一周训练三次以上、每个月的训练量至少达到70公里,清晨和夜晚是最重要的训练时段;一年里在跑步上的平均消费达到12287元,其中最重要的消费是参赛报名、差旅以及装备购买;每位跑者至少拥有3双跑鞋,以便于参加不同的赛事;跑者们开始愿意为跑步知识付费……

在这样笼统的形象下,这组以数万名受访者为样本的大数据还将跑者细分为“核心跑者”、“中级跑者”和“入门跑者”三类。

又跑过一年,不妨看看跑道上的你究竟属于跑圈的哪一层。

“中年油腻”需要跑步?他们才是跑圈的核心

在细细勾勒出中国跑者2018年的“标准形象”前,首先要搞清楚,核心跑者和其他两类跑者到底有什么概念上的区别?

按照这组大数据的定义,核心跑者拥有更加严谨的训练计划,参加赛事更注重成绩,对于跑步训练的投入更大,每个月的跑量也远超其他两类跑者。

简单来说,核心跑者可以算是跑圈里最常提到的那群“严肃跑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将工作以外的一大部分时间投入跑步和训练,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人应该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在周末或者假期东奔西跑到处参赛,没有时间照顾家庭?

恰恰相反,这组大数据描绘出的核心跑者更接近网友调侃的“中年油腻”。

大数据显示,中国的核心跑者平均年龄在38.3岁,其中接近84%的是男性,16%是女性;他们的平均年收入能够达到15.6万元;大部分已经成家(67%),而其中的63%甚至已有了孩子。

相比于中级跑者34.1岁的平均年龄和11.8万元平均收入以及初级跑者30.1岁的平均年龄和9.6万元的平均收入,核心跑者的事业和家庭都更加稳定和成熟,他们在跑步和生活的平衡上幸福感更高,并且更不容易受挫折和情绪起伏的影响。

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核心跑者也是所有跑步人群中最高的。在这份大数据调查中,他们对于生活各方面的满意程度达到了7.8分,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快乐水平、健康状况、个人成就、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等等。

拥有稳定的家庭和事业,并且有能力划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比赛、训练和购买装备,这样的跑者自然能够更加认真,同时也更加科学地对待跑步。

核心跑者以晨跑为主,月跑量达到150公里以上

不过,中国的核心跑者并不是和“有钱、有娃、年龄大”画上等号。

想要拥有“认真对待跑步”的资格,首先要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

根据这份2018年的中国跑者大数据显示,核心跑者每周的平均训练次数在3.6次,高于中级跑者的3.1次和入门跑者的3.4次。

如果说,训练频率上难以说明核心跑者的“严肃程度”,那么,核心跑者每个月的训练量就可以瞬间拉开他们和其他两个群体的差距。

核心跑者每个月的平均跑量可以达到157公里,而中级跑者每个月平均只能跑完88公里左右,入门跑者由于能力所限,他们的平均跑量也只能维持在70公里左右。

而在一项关于训练时间选择的调查中,核心跑者更喜欢晨跑,早起有充足的时间训练并且不会受到工作和家庭的打扰,所以,有51%的跑者选择在早晨7点前出门跑步。而中级跑者和入门跑者则更偏爱夜跑。

如果对比2017年的情况,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核心跑者们通过一年的训练变得更加专业,他们的训练量也更大了,根据爱燃烧在2017年做的那份中国跑者大数据,彼时的核心跑者更喜欢夜跑,而且他们的平均月跑量只有127公里。

在跑步场地选择上,户外路跑则成了所有跑者一致的首选。城市公路是跑者们的第一选择;其次,一些跑团和训练营会把跑步的场地定在体育场里;而大多数入门跑者则属于“小区跑者”,他们更倾向在小区里或者小区周边的公园跑步;只有极少数跑者喜欢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训练。

换句话说,在跑圈“鄙视链”的底端,在健身房跑步机上训练的跑者很容易被其他跑者归入“减肥人群”那一栏。

跑步年消费12287元,愿意为跑步知识付费

有意思的是,在跑步消费上,跑者们也有一条隐性的“鄙视链”。

“花费多、跑得快”的一群人总是站在这条“鄙视链”的最顶端,因为他们的装备更加专业,从顶级跑鞋到可穿戴设备一应俱全,并且总是能够在比赛里取得好成绩;然后是“花费多、跑得不那么快”的一群人,他们至少拥有专业的装备,当然有时候也得顶着“装X”的风险;再接着才是“花费不太多、跑得不太快”的一群跑者……

事实上,从2018年的大数据可以看出,“花费多”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数据显示,2018年跑者跑步总消费为人均12287元,其中42%的钱花在了装备上,还有41%花在了报名、旅行和住宿上,剩下一部分中的16%用于训练的花销。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2017年,核心跑者更愿意把钱花在跑步报名之上。2018年,核心跑者的报名花费是1435元,比2017年的1087元高出了近400元。而中级跑者在报名上的花费则是556元,入门跑者的花费只有57元,他们更希望以体验的方式参加一些简单的健康跑。

相比于更多报名费上的投入,核心跑者们在跑鞋上的花销并没有比2017年增长太多。根据数据,2018年核心跑者的跑鞋花费在2280元左右,而他们在2017年的跑鞋消费是2036元。

他们在跑步服装上的花费甚至更加“节省”,2018年核心跑者的运动服装花费是1780元,这个数据已经比中级跑者的1338元和入门跑者的896元高出了不少,但相比于2017年的2099元,还是少了300多元。

或许,这也从侧面说明运动品牌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耐穿,再加上核心跑者们的“严肃程度”使他们更注重装备的质量,然后才会关注装备的设计和造型。

那么,剩下来的这些钱去哪儿了呢?

一个有趣的变化或许可以给出答案,2018年的跑者开始愿意为跑步知识付费。他们愿意为跑步课程、跑步知识甚至是跑步数据花费超过百元,而这个趋势在2019年还会变得更高。

总而言之,跑过2018年,中国拥有了更多三十而立的“核心跑者”。他们拥有稳定的家庭、事业和收入,并且在一周三练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他们减少了装备上的花费却更愿意报名不同的赛事感受人文和自然的魅力。

在他们的持续奔跑中,2019年的中国跑圈或许会更有活力。

    责任编辑:朱轶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