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言|凌春香:慈善公益的“变”与“不变”

2019-01-18 17:56

2019年1月18日,以“新时代、新责任、新担当”为主题的澎湃·公益湃栏目上线仪式暨2018责任践行者年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年会由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商道纵横与公益企业中国协办,聚集了国内知名学府和公益机构,以及来自企业资深CSR经理人,共同探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的未来发展动力和方向。

以下是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的演讲全文:

我今天的题目是“慈善公益的‘变’与‘不变’”。2019年,是爱德做公益实践的第34年了。在中国,一个34年的基金会,应该是一个成立时间很久的基金会了,也有一点老态龙钟了。对于爱德来说,我们是6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经过这么多年的波波折折,起起伏伏之后,我们没有被后浪拍倒在沙滩上,我们还在一起前行,这三十多年的奥秘就在我们所谈的变与不变之中。

爱德基金会总部在南京,成立于1985年4月,那年3月我们在香港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发布爱德要成立,向世界宣告这个消息。我们目前在国内有多个机构,包括在上海,江苏、广州多个地方,在海外也有瑞士,埃塞等多个办公室。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一批成立的组织,也是重要的有影响力的5A级公募基金会。

我们经历了许多变化之后,没有逐步被时代淘汰,而是在继续前行。我们是一个本土的基金会,但是我们同时也在海外很多个国家开展工作。

我们成立这么多年,有很多东西一直在变,但是有很多东西一直没有变,那就是我们的宗旨和使命,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我们的三个目标在将近34年前提出来,直到今天还是很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习总书记提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成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爱德,目标就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事业。

我们理事长经常说,爱德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并与时代同行,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公益特区的作用。近十年来,中国公益发展很快,过去很多都是新的,都是要去摸索。

爱德在过去34年的发展当中,经历了很多不同历程,在不同的历程都有我们的变革和创新。第一个十年是初创期,早期我们主要在华东六省一市开展工作,开展满足以人为本,雪中送炭的小项目,比如农村的医疗,农村的饮水,教育等等。

然后我们进入了第二个十年,爱德的西进。在1993年底爱德的董事会上,我们做了一个战略决策,往西部去。因为当时中国东部发展已经比较快,东部和西部相比较,像是两个世界。我们的需求和使命是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做出这样的战略决策。走向西部,把我们的工作重点全部转向西部。经过十年调整,我们走到西部,开展了很多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社区综合扶贫发展,参与式综合扶贫发展,和现在我们所提的精准扶贫,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可持续的保护,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我想这些在当时,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包括政府的官员可能都不太能够理解和接受。我肚子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我怎么考虑环保?考虑文化保护和生态?但是我们绝对这样一些先进的理念在引领我们开展工作,也使我们逐步发展。

进入第三个十年,我们从下乡回城了。我们注意到,在东部城市依然有很多贫困问题,包括农民工的问题,包括城市中一些弱势群体的问题。我们在东部开展了很多工作,我们是城市农村并举,我们开展了社会组织的培育,社会企业资源渠道的多元拓展。包括我们从2009年开始,为国际化做了很多准备,我们2009年开始探讨我们今后的战略需要国际化。

在第四个十年,从2015年开始,三十周年之后,我们已经做了一定准备。虽然没有完全准备好,但是我们要向国际化进军。在2015年的7月1号,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的和谐宾馆,举行了我们非洲办公室的成立仪。2016年的3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了我们的日内瓦国际办公室的成立仪式,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是项目全球化尝试,机构国际化的探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在这34年的历程中,我们做的比较早,我们也在不断变革,创新。因为你不革自己的命,可能你的命就会被别人,被社会革掉。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的需求变化,形势变化,我们做了很多引领性的工作。我们很早就开始艾滋病的防治宣传,我们很早就开展农村社区的综合扶贫,我们很早就创办社会企业,我们很早就开展由基金会举办的社会组织培育,很早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开展国际和国内项目筹款。我们从2007年开始,就在探索互联网的筹款。其实在前面的八年,应该说收效是有,但是相对比较小,我们很多同事都有这样一个疑惑,我们投入很多,收获很少,互联网到底是不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年,从2015年开始迸发,我们每年筹款的收入不断递增,特别在网络筹款方面。另外我们培养的村医李春燕,荣获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刚刚提到,这34年,爱德无论从机构自身,人员组成,项目地域,区域内容,筹款资源各方面都是发生了巨变,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情况下,我们不断创新,去挑战我们自己,并做好准备。现在我们迎接了这个巨变的挑战,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我们说,作为一个公益机构,你不断地变,有什么是我们始终坚持不变的?我觉得无论对于爱德还是公益慈善行业来说,有一些东西是永远都不能变的。我们的宗旨和目标始终未变。我们三十多年前到现在,一直在坚持这样的宗旨和目标。围绕着这些来开展工作。我们认为公益的价值观,理念、底线和原则这些是不能变的,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

我们有很多也需要勇于改变,我们要勇于拥抱社会变化,推动社会创新,在项目的管理方面,运用新技术,新思维,突破自身的舒适区,不做开水里的青蛙。以变应变,以变制变。用变化应对社会的变化,因为社会的变化是一个趋势,它永远在变。我们预测到形势有一些变化,或者可能的大趋势之后,我们应该要试先做准备。比如我刚刚说的,我们所做的从项目的区域,从东部到西部,从西部又回到东部,从国内到国际,我们筹款的资源,从海外资源转变到国内为主,国内转到线上为主,我们不断拥抱这样的变化,我们获得这样一个好的准备之后,才可以对应社会的变化。

我们经常提到不忘初心,对于员工来说,注重使命管理,不忘初心,我们也要瞄准社会需求设计项目,因为我们公益机构不是为了机构的生存而存在,你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存在,所以要不断的瞄准社会的需求。同时要契合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还要加强机构的建设,适应变化。比如今天徐老师问我的英语怎么样?其实过去爱德的员工70%到80%是学英语的,在这些年,我们已经变过来了,我们有很多学社会学,学经济,因为英语来说对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两年,我们又觉得英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国际化,员工的英语水平非常重要。

对“变”与“不变”,我们觉得它其实是一个道和术的关系。道是应该坚守,不能改变的,但是术的层面,是一个技术,是一些做法,一些工具,这些是应该要变的。所以我们说凡事始于理,长于行,成于术。

爱德在道这个层面,一直提倡一个理念,三明公益——始于明行,终于明慧,达于明道。明行,就是增加社会的公信力,让老百姓了解、监督,参与。对于明慧来说,这是我们公益机构应该特别重视的,很多从业人员觉得我有一颗好的心,我有做事的理念就可以了。但是不管事做的怎么样,我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公益机构,我们的资金来源与社会,来源于捐赠,我们要富有最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这个资金花好。同样一分钱,你花的是一分钱的作用,如果一分钱能花出十块钱的效率,这又是不一样,所以我们说要科学、高效、智慧的开展工作,我们公益人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明道,我们的公益工作帮助了很多老百姓,进行了很多社会创新和试错,但是我们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道的层面,我们的公益慈善是为了弘扬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希望对于社会的道德观有一定的促进和正能量的作用。

对于新时代来说,我们特别强调的是跨界融合,之前经常讲互联网+,我觉得这一会儿不要+,因为1+1等于2,我希望用乘,我们现在讲公益×媒体,我们希望媒体可以做我们公益的助推器、加速器,就像火箭的动力一样,能够帮助火箭升入太空,我们希望在媒体的助推下面,我们的公益可以获得更大的,更快速的发展。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有一个对联,“有爱有责任,生命更澎湃”。其实刚刚这个小对联和爱德的愿景有异曲同工之妙,独行快,众行远,我们希望社会界和媒体界一起携手,让生命更丰盛,让世界更美好,谢谢!

    责任编辑:蒋雯琦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