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40年——到底要不要考研?

2019-01-22 17:48
未知

转载请注明出处“ECNU智慧与创意实验室”、作者姓名以及“发自澎湃新闻湃客频道”。
一、考研热度居高不下

12月22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拉开帷幕。1978年,我国正式恢复研究生招生。今年作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第4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高达290万人,与2018年相较增幅达到21.8%,创下了有史以来报名人数的最高纪录,也是近十年里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通过整理各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公告信息,可以发现除北京外,其他省份近五年的报名人数呈现猛增趋势,且山东、四川、河南、江苏等省份增幅更加明显。考研大省与高考大省是高度契合的,这就意味着,高校本科毕业生是考研大军的主力,不少在高考中失利的考生寄希望于考研,希望打个翻身仗。

40年间,研究生招生人数也一直在稳定升高,在“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研究生扩招等相关政策的关键节点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尤其是2017年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名单的节点,招生人数出现了明显的跳增。

另一方面,录取率始终上下波动,透露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尽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多是因为普通一二本院校增设了硕士点,在广大考生梦寐以求的985/211院校,招生人数扩充得并不明显。此外,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2018年往届生占比高达45%。也就是说,不少首战失利的考生会选择二战、乃至三战,考研难上加难。

点开查看大图

目前,研究生教育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除了考研,推荐免试让更多学子得以攻读硕士研究生,部分高校接收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半数。“双一流”高校的推免生构成了名校推免生源的最主要部分,例如复旦大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接收推免比例高达100%。这无疑给普通高校生带来更大的压力。

既然如此,是什么让如此多考生去挤双一流高校和985、211高校的独木桥?

二、考研的理由值得深思

为什么要考研?

在感兴趣的专业继续深造、获得学历、名校情结等等,这些都是促使考生决定考研的理由。有趣的是,当我们以“考研动机”为关键词对近半年的相关新闻进行检索时发现:工作、就业才是考研原因中高频词汇。

可见,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考研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得更满意的工作。

点开查看大图

而更满意的工作,往往代表着毕业生对更高薪资的向往。

校园招聘平台梧桐果发布的《2018年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硕士平均薪资比本科高出2000元左右,同时985、211与普通院校的薪资差距也相对较大,985院校毕业生平均薪资比211院校高1000元左右,211院校比双非院校高2000元以上。

点开查看大图

单从这一点来看,一所好学校的确能带来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在好学校进修,带来的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提升和社会认可度的提高,还有更广博的见识、更丰富的人脉和更多的机遇。

不过,工作经验导致的薪酬差异同样值得关注。

读研期间,研究生要付出高昂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与此同时,同龄人很可能已经是个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老员工,或是个公司的小领导了,这种差距就直接体现在收入上。麦可思发布的《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后先升学再工作的起薪和毕业后直接工作三年的薪资基本保持一致,甚至略低。

点开查看大图

读了研,反而可能被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从这个角度看,读研或许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一纸文凭并非一定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读研。不过,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学历的要求都有所差别。即便如此,也要在充分了解报考专业的前提下,再决定要不要读,否则浪费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宝贵的时间。

小曼(化名)是一名跨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研二学生,本科学习的是理工科,目前在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实习。当被问起为何要考研,小曼表示自己有些后悔。“当初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我也很喜欢这个专业,希望在影视行业能有所发展,所以就考了。” 然而影视制作公司轮轴转的高压工作状态、对专业技术的要求,以及对个人能力的重视而非学历,都与小曼的想象大相径庭。

三、到底要不要考研?

2016年12月1日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纳入统考,实行“严进严出”的标准,自此往届生比例逐年增长。这无疑为考生们增添了更多选择。但在职读研,在职备考,执行相同的授课与考核标准,这意味着更严峻的挑战。

胡老师(化名)是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她刚刚获得了某一本高校的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备战考研,是她过去这一年除了两个孩子最重要的事情。白天要教课、批改作业,晚上要备课,胡老师只得压缩睡眠时间来备考。繁复的专业名词,陌生的英语语法,都是那段日子最熟悉的记忆。来不及吃饭的时候,就一手拿包子送进嘴里,一手翻书,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好在,单位和家人的支持给予了她许多安慰。

考上研究生,意味着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教育,也让自己获得了参与评选高级职称的资格,给单位带来更大的荣誉。谈起这段经历,胡老师表示,考研是途径,而非目标,所以不必随波逐流,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方向。

考研,不是为一时之利,而是为把自己打造成一支潜力股。

正如人生中千千万万个选择一样,没有人能保证考研就能带来更好的工作、学术的进益,这两三年的时光终会淹没在人生的长河里。但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无论你现在选择了哪一块,只有尝过的人才能说,我来过。

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 中国在线教育 麦可思 梧桐果

指导老师 | 赵路平

小组成员 | 丁越君 吴昕怡

智慧与创意媒体实验室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