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者为你支招儿!

2019-01-15 17:34
上海

知否知否?

寒假意味着——

大段闲暇时光可供自由消费啦!

那么,利用难得的假期,潜心学术、做点儿研究是再好不过的了。

去年年末,全国社科规划办发布了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立项名单,我校共有4项课题中标,中标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19名,体现了我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实力。

图源@青塔

本次立项获得者、我校科学研究院院长陈金钊教授说:“国家立项的背后更多的是承担起一份责任。”

“学术达人”现在为你支招儿!

拿下国家社科重大立项要懂得“借力”

回忆起申报过程,陈金钊感叹:“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在论证方面。”由于国家重大课题涉及面较宽,招标项目都是较为重大的国家问题,所以需要较长的论证时间。“项目的论证大概进行了两个多月,从暑期放假开始,直至9月5日递交,整整两个多月时间里,整个研究团队基本上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在论证过程中,课题组邀请了三次外校专家进行专门评审,加上团队内部的论证,前后总共进行了八次。“各位专家的意见对我们理顺思路、破解命题有积极意义。当然,对专家意见的理解,也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来作为理解的‘前见’。”陈金钊补充道。

在陈金钊心里,此次立项更多“是一份责任,肩负的压力会更大,但更是一个鼓励团队继续研究的良好契机”。

他分享了成功申报课题的经验:“想要拿下国家重大立项需要相关研究经验,需要一定的研究基础,也需要‘借力’。借谁的力?就是要把课题研究相关的、已经有卓越研究成果的专家吸收进课题组。国家重大课题完全靠首席专家及其一个单位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

陈金钊十分感谢参与本次课题的专家学者们。“这次立项把很多法律逻辑研究方面的专家(中山大学的熊明辉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继成教授、延安大学武宏志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雷磊教授、浙江大学焦宝乾教授以及全国很多高校的青年才俊等)都吸收到了课题组。他们利用假期专门从全国各地来到华政,整个论证过程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法治中国建设需要“讲逻辑”

作为法律方法论专业的博士生导师,陈金钊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大部分人往往认为教学与科研二者很难兼顾,但恰恰相反,二者实际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陈金钊说,一方面,通过科研工作的深入研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平日里教学工作的深度,在课堂上能够教授学生最新的理论延伸;另一方面,教学工作的展开也能反作用于科研,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更能促进教师对一些问题的全面思考,从而展开研究。

他相当赞同且支持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种科研活动。在他看来,“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应该积极参与且认真对待相关科研工作,并将其视为一个课堂外提升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训练。”

“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逻辑是被忽视的,而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法律逻辑、法治逻辑、法理逻辑。与这三个概念相关的就是法律思维、法治思维和法理思维。”在陈金钊看来,“逻辑”是他研究的重点,也是做好研究的关键:“法律逻辑跟我研究的法律方法联系非常密切,法律方法论本就属于法律逻辑在法律应用中的拓展。目前逻辑学研究正在实践转向,它的实践转向正是转向法律方法。”

陈金钊认为,现在的法治在逻辑上还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学者往往会从必要性角度去谈论为什么需要法治,而未从逻辑方面进行系统论证。“我认为法律逻辑拓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方向的进一步证成法治,另一个是向着实践方向拓展到应用方法,从讲逻辑拓展到执法、司法实践。”目前,围绕着这两个方面,陈金钊和团队成员们正进行着积极的研究。

陈金钊也是我校科学研究院的院长。成立于2008年的科学研究院,是一所独立建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它的成立是我校为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储备优秀人才资源、实现科研水平新突破的一项重要举措。

他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了极具特色的法律方法论研究院:“成立五年多来,整个团队付出了很大努力。尽管目前整个研究院人数还不算多,但是已经拿到了十多项省部级课题、三项国家一般课题、两项国家重大课题。”

采写|毛闻杰

审稿|滕晓琪

责任编辑|叶子芩

更多阅读

10年!它一直在助力华政科学研究~
创新高!今早官宣华政34项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
记录进行时!华政人在西藏~

更多资讯@华政媒介矩阵

假期做个“好看”的研究者吧!

给我个“好看”我更美!美美美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