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1978,改革开放40年来的五大人生机遇

2019-01-17 08:03
北京

经版权方蜻蜓FM授权发布,音频及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大家好,我是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

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1978年这个不寻常的年份,作为改革开放的元年,出现了许多历史性大事件,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如果让我说几件1978年的大事件,我会选择: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美建交公报、两批高考生同年入学这五件事。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辨明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结论,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 “两个凡是”,解放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束缚。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了“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以前的计划经济走到了如今的市场经济,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再到后来的邓小平两次南巡讲话,我们看到了包干制、承包制和厂长责任制等一系列企业制度方面的探索。我们看到了分税制改革。我们也看到了住房货币化改革,甚至我们 看到了广国投破产、粤海重组。

后来,大量的体制内劳动力进入市场,产生了王石等84派企业家和万通六君子等92派企业家。

冯仑、易小迪、王功权、潘石屹

1978年11月24日那个晚上,小岗村18位村民签字的那份协议,已经成为了中国土地市场化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农民承包土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八个字深谙市场化的精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原有的“大锅饭”式的分配政策,顺利地解放了原本被束缚的生产力。

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告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与西方发达世界的交流。在1978年里,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了北京王府井,可口可乐进入了中国的涉外宾馆,很多人到了1981年就喝到了人生中第一瓶可乐。

恢复高考后,北大首批新生

而两批高考生在1978年同年入学这件事,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1977年高考恢复,同年冬天第一届高考举行。因此197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各地的大学在二月迎来了去年的考生之后,在下半年又迎来了当年的考生。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高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而四十年来的高考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超过四千五百万的高素质人口。

深圳特区的打工妹

这些话其实并不是泛泛而谈。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有的成就,就会发现,一棵树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早在种子被种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这五件事的交织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有的成就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在1978年。

市场化的深入改革,工业化的突飞猛进都起源于这一年。1978年是中国市场化的起点,也是工业化的起点。从1978年开始,改变每个人命运的五个机遇陆续出现,贯穿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

在这个市场化的阶段,我们看到了第一个人生机遇,下海。这背后其实是顺应了市场化的大势。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常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能在白色家电做到全球第一,主要是因为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及“走出去”的潮流,成功地踏准了节奏。

1985年,海尔砸掉76台不合格冰箱

对于张瑞敏个人也是这样,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张瑞敏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看准了短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化的潜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崛起。正如张瑞敏所言,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增长,改革开放前不管干多少,农民就是“够不够360斤口粮”,工人就是死工资,他刚开始工作是在“文革”期间,很多工人甚至十几年没有涨一分钱的工资,生产投入和成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改革开放后,借助市场化改革东风,劳动力开始市场化,在激励相容政策刺激下,劳动力积极性得以释放。借助市场化改革东风,张瑞敏成功带领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利税超过300亿、营收高达2419亿的全球第一家电品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

四十年风云激荡的岁月,每一次时代潮水涌来,都是命运轨迹的一次改写。除了“下海潮”,还有哪些其他的人生机遇?这些机遇,又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收听蜻蜓FM重磅自制节目《请回答1969-2019》。

众所周知的大时代,不为人知的晓年鉴。这里是蜻蜓FM出品的《请回答1969-2019》。下周将有另一位嘉宾带你走进1979年的世界,再见。

【延伸阅读】

邱晓华、管清友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5月版

如何把握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大趋势?中国经济新变局将如何发展和变化?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内外红利衰退, 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明显,这一切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扑朔迷离。

这本书回望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形势。随着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的衰退,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面临人口结构拐点和高库存重压,实体经济身上依然背着沉重的镣铐。

在这些严峻形势下,作者抱持谨慎不悲观的态度,展望中国经济,结合政策取向、内需变化等,全面解读国内消费、投资、物价、房地产、财税、金融、国企、产业结构、经济统计、经济增速、“一带一路”战略等,在此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中国经济十大猜想,聚焦中国经济新常态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征和趋势,进行了深刻剖析。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