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西安 榜样力量】“老先进”里的“老先进”(...

2019-01-13 09:28
陕西

本文原标题:《【平安西安 榜样力量】“老先进”里的“老先进”(上) ----碑林分局长安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春安》

点击上方“”可以订阅哦

长安路派出所是全市公安系统有名的老先进,连续16年被公安部评定为一级公安派出所;连续26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荣记集体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及部、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授予的各项荣誉100多项……,多年来涌现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想在这个“荣誉等身,群星闪耀”的派出所冒个尖儿,可不容易。不过,提起所里的“老王哥”,从所长到民警,没人不伸大拇指,“老王哥”叫王春安,今年54岁,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实际在派出所的“工龄”只有8年。

“学习型”人才

王春安转业的时候已经41岁了,之前干了23年的雷达兵,其中有10年是在戈壁滩度过的,300公里范围之内荒无人烟,娱乐生活就更贫乏了。大多数人除了听收音机就只有一遍遍的看从城里借来的电影拷贝,但王春安一有时间就借阅报刊杂志,他说地方荒人可不能荒,多学点东西总能用的上。事实证明,好学不光有用,还能救人。

王春安刚转业到碑林分局的第一站,是在看守所,在这儿,老王从零开始“啃”起了法律书,这对一个从没接触过法律专业,又没有年龄优势的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容易事。但老王自己挺高兴,他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又驶上新轨道,要上路就要把“油”加满,看守所里都是犯法的人,犯了法就要用法教育,用法管理,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就叫“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看守所的押员中有重刑犯和死刑犯,这部分人的管理难度最大。当时老王的监室里就有这么一位,小伙子姓刘,因为债务纠纷,一时冲动,捅死了人,一审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小刘觉得自己横竖是个死,经常耍横犯浑,不配合管理,和同室押员发生冲突,还放出“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的话。老王不光给小刘做思想工作,还拿着《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告诉他,一审判决不是终审判决,死刑判决需要经过最高院的核准,而且国家对死刑的适用越来越严格,量刑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让他不要放弃,配合监所管理,要是一错再错可真是没回旋余地了。还真是巧,当年的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新的司法解释---对因家庭纠纷、债务纠纷等引发的刑事案件慎用死刑。老王从报纸上看到以后,赶紧拿给小刘看。面对重生的希望,小刘像换了一个人,服从管理,认真改造,结果你猜怎么着,没多久,终审判决下来,死刑改死缓,小刘激动的热泪盈眶,庆幸自己听了老王的话,才能“死里逃生”。这一下,老王的名声在监所的押员中传开了,大家都说,老王的水平高,案子他说咋判就能咋判。有同事和他开玩笑,说老王在看守所呆着屈才了,应该调到最高人民法院。老王不光自己爱学习,也鼓励押员们多学习,力争出狱以后早日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他的带动下,看守所相继实行了未成年人监室,文化教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报纸,电视台都来报道过。后来,老王要调到派出所,走以前,到监所交接工作,也和押员们道个别,小刘知道了,一把就把老王的腿抱住,一个大小伙子哭的泣不成声,在场的不少人都流了泪。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老王刚到派出所工作的第一周,就壁虎掀门帘---露了一小手。那天,老王上街盘查,发现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看见警察惊慌失措。拦下一查,从电动车的储物箱里发现上百本各类证照,资格证书,毕业证,驾照,军官证……,拉回所里一审,小伙子就招了,这些全是假证,他自己就是个跑腿的,上家每次在仁厚庄附近的街面交货,从来不带他去窝点。按道理讲,刚参加派出所工作,把案子移交到所里也很正常,但老王认为警察不会办案太失败了。初来乍到一定要赢个“开门红”。他学着电视里的化妆侦查,顺藤摸瓜,顺利起获了这个窝点,抓获了制售假证的嫌疑人,光印模就搜出了几千个,嫌疑人一直以为自己栽在了老手的手里。这还不算啥,嫌疑人抓回来没几天,老王连审讯带笔录,把一套完整的案卷交到了所里,这下同事们大跌眼镜了,这46岁的老同志,一没工作经验,二没师傅带,咋就能无师自通呢?都是因为人家老王自带“学习型体质”,自打来派出所的第一天,他就开始翻所里的各种案卷,怎么审嫌疑人、怎么做笔录、有哪些技巧、程序怎么走、几天下来,就做的有模有样,在随后的工作中,老王学中练,练中学,进步神速。在派出所才干了一年,各项考核排名都位列全所第一,别的不说,笔录打字的速度比所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快。

他自己总有办法

教育局家属院有个王老太太,让全所的值班民警头疼,这个老太太不论遇到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儿,也不论这事归不归警察管,都打报警电话。有一次,楼上住户管道渗水,漏到她家厨房,她也报警,电话里怎么解释也不听,说如果不解决就投诉,让人哭笑不得。后来所长知道了,一听是振兴社区,就和接警民警说:找老王,他的辖区,他自己想办法。所长这么说可不是有意见,因为他太了解老王了,不管啥样的疑难杂症,老王都能“把准脉”。

接到这个“烫手山药”的时候,老王一点也不着急,他先在家属院溜达,找小区的物业和邻居们聊天,聊着聊着,心里有了谱。他找到楼上的住户,给人家做工作:你看,按道理这事不该我们警察管,但是你们楼上楼下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哪天再因为这些小事再闹起来,把老太太气个好歹,都划不来,要不你们先发扬个风格,去赔个不是,老人气顺了啥都好办。楼上的小伙子也是明事理的人,提了点水果,上门说了说客气话。老太太还真没为这事再闹过。但是王春安心里明白,老人的问题远没完,但要彻底解决,还欠点火候。果不其然,没过几天,老太太又打电话报警,这次的由头是说家里保姆偷钱,王春安赶到家一看,老太太的儿女也都来了,保姆委屈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老人的女儿把王春安拉到一边,悄悄说,这保姆是他们一起挑的,是个老实人,不会偷东西,平时他们给老人零花钱,老人总是到处藏,肯定是自己藏忘了。王春安笑了笑说,老太太这样折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吧!你们就没寻思你妈的心思,她脾气是不好,但你们别总是把她一个人撂在这儿,你们越是躲着她,她就越别扭,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想你们,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忘,人都有老的一天,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老人的儿女们一愣,家里面这点事,这警察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其实老王早都仔细打听明白了,老太太是教育局退休的干部,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要强,脾气也不好,对孩子们比较严格,孩子们也都怕她,老伴儿去世了以后,性格就更孤僻,由于有“心理阴影”,子女对她谈不上亲近,几个人给她雇了个保姆照顾生活起居,平时很少来看老人,老太太想子女,想孙子,又不说,变着法的找事,就是希望能多得到些关心。眼见着社区民警比自己都了解和关心老人,儿女们也都不好意思,当面向老王保证以后一定多陪伴老母亲。过了一段时间,王老太太又给派出所打电话,这次不是报警,是专门找老王聊天,她说自从上次的事后,孩子们回来的勤了,上周还和孙子孙女一起包饺子来着,她特别高兴,要专门感谢王警官。这下老王才觉得事办圆满了。

这些年,他不知道“摆平”了多少大大小小的“麻缠事”,所以,“老王的社区,他自己想办法”就成了所长的口头禅。

(未完待续)

文/李宇瀚

我是长安分局民警王春安 参选

“平安西安•榜样力量 十佳社区民警”

请为我点赞

给您有聚焦的视野

打动你的人群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