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谈去年水旱灾害防御:超前周密安排部署

轩玮 杨建青/“中国水利杂志”微信公众号
2019-01-11 18:47

2018年,水文司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水文改革创新,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夯实业务基础,切实强化水文服务,为水利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支撑。

日前,中国水利杂志专访了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

1

中国水利:水文被誉为水旱灾害防御的“耳目”和“尖兵”,请您介绍一下在2018年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水文测报工作开展的情况与取得的成效。

蔡建元:2018年,全国强降雨过程多,台风生成登陆偏多偏强,江河洪水频发重发。面对严峻的汛情水情,部党组高度重视,鄂竟平部长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听取水文测报有关工作汇报,提出了明确要求。叶建春副部长在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对做好防汛水文测报工作做了专门部署。按照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水文司提早安排部署,从最不利的局面考虑,尽最大努力,全力做好2018年的防汛水文测报工作。

一是超前周密安排部署。水文司于1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各级水文部门认真开展各项汛前准备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对水文测站设施设备开展全覆盖的专项维护与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跟踪落实。在组织完成7个流域水文测报汛前检查基础上,又派出3个检查组,重点对海河、松辽流域和华北地区进行了再检查再落实。

二是科学研判暴雨洪水。各级水文部门强化预测预报和联合会商,着力提高预报精度和时效。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制作发布1082个断面共9930站次洪水预报,关键预报精准可靠;在迎战长江上游区域性较大洪水中,提前3天准确预报长江上游编号洪水、寸滩江段超保证水位、三峡入库洪峰流量,为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应对黄河上游区域性洪水中,提前7天预测黄河上游发生编号洪水,提前15天预判龙羊峡水库出现历史最高水位,为黄河洪水防控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三是有效开展水文应急监测。针对长江、黄河、海河等流域暴雨洪水,水文部门加密监测分析和应急响应,做到重要水情监控及时。在金沙江、雅鲁藏布江4次堰塞湖事件应急处置中,长江委水文局、四川、西藏、云南水文部门通力合作,一线职工在高寒缺氧恶劣环境下,不顾个人安危,历经堰塞体两岸山体频繁垮塌的严重险情,抢测到宝贵的超历史洪水资料;后方人员废寝忘食,滚动分析预报,为现场应急处置和下游人员安全转移、中游梯级水库安全有效应对等提供科学依据,作出重要贡献。

四是着力强化信息报送和预警发布。主动加强与水库等涉水工程单位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强化了涉水工程水文信息报送工作。各地全年向中央报送雨水情信息8.41亿份,较2017年同期增加2成。强化径流分析预测和旱情综合评估,各级水文部门发布洪水预警835次。

2

中国水利:水文是一项专业性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作,请您谈谈2018年在水文行业指导和行政管理上开展了哪些工作?

蔡建元:一是持续推进水文法规和体制建设。陕西、西藏水文法规修订工作加快推进,内蒙古水文立法程序基本完成,目前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地方水文法规或政府规章。县级水文机构建设持续推进,16个省份建立了534个县级水文机构,为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及河长制湖长制监督考核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山东等地向社会购买服务,委托开展设施运行维护、监测辅助业务、劳务人员聘用管理等,推进解决人少事多的难题。

二是不断规范水文行政审批工作。印发了关于推进部分专用水文测站纳入国家基本水文测站管理的通知,加强水文测站的设立和调整审批,强化工程建设对水文测站影响的行政审批,依法维护测站稳定运行,保障监测资料系列完整一致。

三是全面深化水文监测改革。优化水文监测方式,加快推进自动监测和水文巡测。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整编方式,2018年起全面开展水文资料即时整编,推进实现测站整编日清月结、场次洪水过后即时开展水沙平衡、次年一月全面完成资料整编工作,大幅度提升资料使用的时效性。

四是稳步开展基础业务工作。组织开展了水文测验质量检查评定和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水利系统水质监测能力验证工作。加强测站基础信息规范化管理,水利部印发了《国家基本水文站名录》。

五是成功举办了水文国际会议。11月初,水利部在京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UNESCO—IHP)第8届基于全球水文实验与观测数据的水流情势研究国际会议(FRIEND会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基础性水文事业和取得成效。

3

中国水利:水文站网建设是提升水文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请问2018年在水文站网建设管理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蔡建元:一是开展了《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3—2020年)》评估工作,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并调整部分项目内容。

二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安排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投资约4.4亿元,用于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工程、省界断面水文监测站网建设等项目实施,新建改建了一批水文测站、水文监测中心和部分水文业务系统,提升了水文监测能力。

三是历时三年建设周期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目前正在抓紧开展工程验收工作。

四是组织做好《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3—2020年)》后续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对国家水文数据库工程建设方案和可研报告进行修改调整。各地加快做好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水资源监测能力、水文实验站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储备了一批项目。

五是加大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印发督办函、约谈等方式,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有力促进了水文项目的顺利实施。

4

中国水利:水文监测是水利行业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请您谈谈水文监测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蔡建元:一是积极推进水资源监测工作。完成开展跨省江河水量分配的53条河流省级行政区界断面监测站网建设,并编制印发了《省界断面水文监测管理办法》。结合生态水量管理考核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开展小流量测验,提高低水测验精度。

二是积极推进服务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水文服务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通知》,2018年率先实现了省级河长负责的河流监测与调查全覆盖,为加快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各项任务落实及实施监督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三是积极推进水质水生态监测工作。全国已基本建成覆盖中央、流域、省级和地市级共333个监测机构组成的覆盖全国主要江河湖库和重点地区地下水的水质监测体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基本达到100%,省界断面监测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调查,对淀区水质、底质以及藻类为代表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及鱼类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四是积极推进水文水资源信息服务。组织完成《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17年)》《地下水动态月报(2018年)》《中国地表水资源质量年报(2017年)》的编制与发布,开展全国水资源动态信息编制工作等。全国超过2/3的省份建立了水文微信公众号,不断加大面向公众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服务。

5

中国水利:围绕积极践行部党组治水总基调,请您谈谈下一步水文贯彻落实的思路、措施及2019年工作重点任务。

蔡建元:水利部党组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围绕我国治水主要矛盾变化和治水新思路,水文部门将统一思想认识,加快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补好工作短板、做强监管保障,努力实现对水利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支撑”。

一要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从水文站网、监测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补齐补强水文工作短板,提升支撑能力。一是完善水文监测站网。优化站网布局、提高站网密度,加大信息采集覆盖范围。补齐流域面积50km2以上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点及小型水库水文监测设施空白,补充行政区界、水源地等水量、水质、水生态监测站点,充实地下水超采区的监测站网;增强西部地区、重点区域、重要城市水文站网覆盖范围。二是提升自动监测能力。下力气改进水文监测手段和方法,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应用,具备自动监测条件的水文测站推广普及流量、泥沙等要素的自动监测,实现视频远程监控。大力推进雷达测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水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提升水文服务水平。加大水文监测信息收集力度,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补强水资源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推进重点水域生物监测调查和水生态监测指标分析等。

二要围绕水利行业强监管,从服务江河、水资源和水工程监管等方面强化水文水资源监测分析,提升支撑能力。一是强化服务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加强河湖监测与调查工作,开展基础数据分析评价,为河长制湖长制各项任务落实及实施监督考核等工作提供支撑。二是强化服务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行政区界断面和生态流量监测工作,提高小流量测验精度;积极开展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的监测监控和分析评估,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监督考核。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水质状况与变化趋势,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推进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分析预警,配合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开展试点河段水文监测以及地下水回补效果评估等。三是强化服务水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涉水工程水文监测预警工作,实现水库水雨情监测预警全覆盖。加强水资源配置和水量调度监测分析等,为跨流域水量配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调度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防强台,一如既往地做好防汛水文测报工作,特别要紧盯中小河流监测预警各项工作。在处置堰塞湖、泥石流灾害以及突发水污染等涉水事务中提供应急监测和信息服务。

(原题为:《专访|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深化改革 强化服务 谱写新时代水文事业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