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研究方法吗?这位年度“社科新人”有很多招儿!

2019-01-11 09:53
上海

在常规印象里,对于一名教授而言,“新人”的印象似乎很难与之挂钩。但最近荣获2018年度“上海社科新人”的易承志教授却把这个奖项的意义看得很重:“我要更加努力,在得到学术界认可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才能回报这个奖项的认可。”

专业和研究领域: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

学术成绩: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等荣誉称号。个人专著:《社会转型与治理成长:新时期上海大都市政府治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城市化、国家建设与当代中国农民公民权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专家推荐:该同志长期从事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视野开阔,学术创新能力强,发表了一系列引起学界反响的研究论著。在研究方法方面,他自觉追求突破,刻苦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完成的研究论文有多篇已经被高质量刊物录用或发表。

谈获奖:“学术共同体对年轻人的信任与支持”

这并不是华政教师第一次荣获该荣誉,此前,罗培新、金可可、王迁、高奇琦、韩强等曾先后获得“上海社科新人”称号。

从2010年开始,为了促进上海市青年社科人才的成长,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东方青年学社每年组织开展年度“社科新人”评选活动。前八届共评选出64位社科新人,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该奖项的评选过程,由知名学者组成的候选人推荐专家组进行首轮候选人推荐,再经第二轮学科组评议、第三轮联组评议最终选出获奖者。

这次,易承志与来自其他高校的9名学者从81位青年学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该殊荣。回顾参评全过程,易承志特别感谢在学术成长道路上给予过他帮助的所有人:“学术研究充满了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乐趣,但从来都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在学术道路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见证了师长的教诲、朋友的支持、同行的包容和家人的默默付出。”

此次获奖,对易承志来说“意义非凡”。在他看来,由专家组推荐候选人参评的方式,恰恰“意味着学术共同体对学者学术上的认同,这与以往自主申报的荣誉相比,有着另外一种特色,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对年轻人的信任与支持”。

他笑言:“我要更加努力,在得到学术界认可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才能回报这个奖项的认可。”

谈学术:“板凳要坐十年冷”

“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和定力。”谈及学术研究,易承志首先强调,学术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学术研究者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

他坦言,这个过程充满了苦与乐。“你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生产新的作品、新的成果。学术研究确实辛苦,因为学者要不断努力去超越昨天的自己。但在自我突破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内在的乐趣——一种超越自己现有状态的乐趣。”

在易承志看来,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信息化日益推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对提升学者的研究质量大有裨益。“但学习研究方法也是不易的”,他说,每一次学习新的研究方法,都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至今还记得,2013年至2014年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他很少外出,基本都选择待在学校学习研究方法,在一年时间里,完整地听了多门方法论课程,经常与同宿舍系统学习过方法论的博士生室友交流讨论。回国后,恰逢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在华政开设了方法论课程,他又完整地听了一遍,并用所学研究方法第一次尝试写了一篇完整的研究论文。

此中困难种种,好在“有良师益友的支持和帮助,得以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前行”。但在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后,“一种由衷的喜悦会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他说道。

易承志喜欢学习。即便在任教后,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他还专门到复旦大学从事近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到牛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他利用这两次宝贵的机会系统学习新的知识,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打下了重要基础。

其实,易承志的教学科研和岗位工作相当繁重。2016年起,他担任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任务”又多了一个。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前提下,他还是会每天挤出时间来学习。“只能每天睡得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他笑着说,“学术没有其他捷径,要想取得一定成绩,关键是看能不能投入比别人多的时间。”

谈研究:用各种方法保持学术热情

在十几年学术研究生涯中,易承志始终保持着热情。“从事学术研究是学者的本分。既然选择了它,就要对它倾注热情和精力。若是本身便热爱学术研究,便自然不会对它失去热情。”

他也从未中断探索。从2007年开始,他在《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且所撰论文多次获奖。“高产”的背后,又有何秘籍?他解释道,一是广泛阅读文献,二是及时将所思所想转变成文字,三是经常与学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切磋。

易承志说,广泛阅读各个领域的经典和前沿文献,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持续提升学术对话分析能力,是提高自身学术敏感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要能看得懂,然后去与这些研究‘对话’,再去学习和反思其他学者或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从而助益自己的研究。”

“我有一些学术上的知己好友,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热情也在不断提升。”知己难寻,学术知己更是来之不易,因此,易承志觉得自己很幸运,有这样一群朋友,倾听学术观点、一起社会调研、分享新的学术信息和研究方法。“我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朋友们的电话号码!”易承志笑着说。这种“高山流水”之情,体现在他们互相为对方的学术成长而高兴,互相支持鼓励对方走出学术瓶颈,互相交流分担学术上的成功与挫折。

易承志的研究领域为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无论是留学在外、还是扎根国内,他一直关注着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至今出版的三部专著——《大城善治:中国大都市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城市化、国家建设与当代中国农民公民权问题研究》《社会转型与治理成长:新时期上海大都市政府治理研究》——均聚焦相关领域。追求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他希望以之为窗,服务整个中国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做一名怀着人文关怀的学者。

谈教师:有教无类

“作为老师,天职就是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培养自己直接教授的学生,实际上,只要是对学术有兴趣的学生找到我,我都会没有任何差别地给予同等帮助。”这就是易承志的教学态度和师生之道:“有教无类”。

易承志津津乐道地谈起了他组织的研究生读书会活动。曾在牛津大学留学的他,借鉴出国留学的经历,回校后办起了每周例行的读书会。每周,他会组织自己辅导的硕士生与有兴趣的其他学生一起阅读经典文献,学习研究方法和交流研究设计,要求他们围绕特定的主题轮流进行有准备的研究汇报,并进行充分讨论。

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教学相长,交流的不仅是学习,也有生活上的关心。“在讨论时,大家是平等的,没有老师、学生之分。”同时,他也要求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研究方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研。“只要他们肯学,我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说,“这是一名教师应该为学生做的。”

谈生活:让家人成为不断前行的动力

易承志坦言,自己是个比较“无聊”的人:业余爱好比较少,闲暇时,他会读读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研究方法,有时也会去跑跑步。事实上,只要有空,他喜欢“宅”在家里陪陪家人。

“我在家,女儿都会缠着我,让我陪她一起做游戏、读书、下围棋。”说到这里,易承志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他十分感谢他的妻子。“女儿的生活学习还是她妈妈关心得多一些,在家庭里,她承担了很多工作。”讲到这,他带有歉意地笑了笑,“我在家庭里确实做得不够。”但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的家人,是他事业上不断前行的动力与支柱。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相信未来,“社科新人”易承志会带来更多惊喜。

采写 | 郑润泽 陈璐

撰稿 | 郑润泽

审稿 | 滕晓琪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