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去年GDP1.27万亿,“新年十大事”首谈提升首位度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9-01-09 19:08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是南京迈入GDP“万亿俱乐部”后的第三年。这一年,南京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万亿,可比价增长达8%。

1月9日上午,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市长蓝绍敏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布了上述数据。在2019年重点抓的十项工作中,“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高标准建设创新名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高度和竞争力”等分别列为前三的重点工作。

在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方面,南京提出要用消费拉动经济,发挥“南京购物”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同时,还有构建“米字型”交通网络,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等等。

随着山东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地盘”划归省会城市济南,山东省会济南的城市首位度将明显提升。与之同时,南京建设“高首位度省会城市”更是迫在眉睫。

有学者认为,南京经济体量在省内确不及苏州,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依然是江苏“首位城市”。还有学者认为,坐拥人才、科创优势的南京,其可持续发展潜力值得看好。

“提升南京在苏皖两省都市圈城市中的辐射度”

澎湃新闻从蓝绍敏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获悉,2018年南京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不少经济指标在“GDP万亿城市”中实现了进位。

据蓝绍敏介绍,预计2018年全年南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万亿元左右,可比价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0亿元,同口径增长11.1%,两项指标增速均快于全省、高于全国。

而在2019年,南京将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项工作便是“抢抓机遇,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这也是“提升城市首位度”第一次进入了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蓝绍敏表示,要以国家和江苏省全力支持南京建设发展为动力,“理直气壮讲首位度、全力以赴干首位度、名副其实增首位度”。

蓝绍敏说,提升首位度,首先要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力争经济总量规模和对标城市缩小差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特别是,要实施“商圈消费引领工程”,提档升级新街口商圈,改造湖南路商圈,推动夫子庙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发挥“南京购物”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

其次,南京要加快构建“米”字型交通网络,争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第三,要完善省会城市服务功能,特别是要强化金融功能,加快建设江北新区和河西新城“一江两岸”高端金融服务集聚区,“建设金融中心”。

最后,要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争取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布局,“提升南京在苏皖两省都市圈城市中的辐射度”。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南京都市圈八市中,有四城来自邻省安徽,分别是马鞍山、芜湖、滁州和宣城。

“吞并”莱芜后,济南首位度提升

1月9日,就在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同时,济南“吃下”莱芜获官宣。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撤销莱芜市,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经此调整后,山东省会济南的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得到了增加,在省内的首位度也必然有所提升。

资料显示,“城市首位度”是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于1939年提出的概念,主要衡量发展要素在一个城市的集中程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首位度有多种算法,是衡量城市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领先于其他城市的程度。

而对于省会城市首位度,其中一个算法是,将省会的经济总量除以该省内最强非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所得出的数值。

根据这样的算法,在“吃下”莱芜之前,济南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榜末位,南京位居倒数第二。目前,鲁苏两省的“经济龙头”分别是青岛和苏州。

但在“吃下”莱芜后,以2017年的GDP数据为例,济南的经济总量提升了近1000亿,其经济首位度数值也由0.65提升至0.73,超越了南京的0.69。

学者建言南京如何提升首位度

2018年8月,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曾在《南京日报》发文称,南京南北长、东西窄,在新一轮发展中受到了区划面积的限制,“需适当通过扩大区域规模提升城市首位度。”

此外,还要重视“宁(南京)宣(宣城)黄(黄山)城市带”发展,以及发挥实体经济支撑功能,聚焦人才与科技创新,建设民生服务高地,放大城市文化旅游功能。

同时,叶南客也提出,南京目前经济总量比不上苏州,人口总量也不是第一,但就中心城市本身来说,南京的体量还是很大的。

“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南京还是江苏省的首位城市。”叶南客认为,南京要有强烈的“省会意识”,在发展定位和工作标准上确立更高的追求。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苏州的经济体量大,得益于过去这些年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但在支撑城市长期发展,也是新一轮城市竞争关键的人才、科技创新指标等方面,南京有很好的基础,也正逐渐体现出优势,因此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被看好的。

倪鹏飞表示,当然,苏州也正在转型发展,就像几年前的深圳一样处在爬坡阶段,应努力实现由要素驱动转向产业驱动、内需带动。

    责任编辑:李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