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爱找年轻人?专家建议:20岁起即可筛查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9-01-08 13:34
来源:澎湃新闻

在中国,有超过一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Hp),但很多人对于这种致癌菌并不了解,即便查出来也会纠结到底要不要根治。

另据一项企业职员体检分析报告显示:Hp感染,以30岁-39岁和40岁~49岁为高峰,职场人群已成高危人群。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专家指出,幽门螺杆菌传染“喜幼嫌老”,而目前治疗还存在耐药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仍较高、治疗失败后反复治疗比例高等问题。那么,到底哪些人需要根治?如何才能做到规范治疗?

致癌、传染、“喜幼嫌老”

作为细菌家族的超级明星,幽门螺杆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致癌性:I类生物致癌因子,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

传染性:主要由唾液、飞沫“口-口”传播,也会通过“粪-口”传播。共用筷子、接吻、口对口喂食、家人之间相互夹菜等方式都会导致感染。因此,容易出现“一人患胃病全家都感染”的现象。

“喜幼嫌老”:随着年龄增长,80岁以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下降,胃黏膜的基础很差,幽门螺杆菌失去定植的意义,而年轻人群对幽门螺杆菌来说非常适合生存。《基层医学论坛》发布的一项关于企业职员体检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报告显示:65.4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中年龄分布以30岁-39岁和40岁~49岁为感染高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兆申院士表示,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幽门螺杆菌,过去抗癌的重点是治疗晚期胃癌,而现有数据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风险达46%。

谁需要根治?

2015年幽门螺杆菌京都全球共识报告明确表态,对于Hp的根除,不再需要指征,要“格杀勿论”。

2017年,中国再次更新自己的指南,给出了两大类强烈推荐的人群,即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以及十大类推荐根除的人群。我国对Hp感染的处理也逐渐积极。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中华消化病学会胰腺学组副组长杜奕奇教授指出,根除Hp是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要提前干预,阻止胃黏膜进入不可逆的点。

“如果在中国年轻人中筛查和根除Hp,能在每4-6例中预防1例胃癌。“杜奕奇教授建议,年轻人尽早筛查根治获益更大,不要等到五六十岁再去做筛查。与未筛查相比,在20岁时筛查以及根除Hp,男性及女性分别降低平均14.5%和26.6%的癌症风险。

近日,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共同发起了一项胃癌防治公益行动,调查项目面向职场人群提供10000个免费筛查名额,以期提升公众认识,结果预计将被录入中国首部《胃癌防治共识》。

如何选择药物避免耐药性?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Hp学组前任组长吕农华教授指出,我国Hp感染诊治治疗现状目前还存在:耐药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依然较高、治疗失败后反复治疗比例高等问题。

对于我国Hp感染耐药情况,吕农华教授指出,在六种抗生素的治疗中,有三种抗生素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克拉霉素20%-50%,甲硝唑40-65%,左氧氟沙星20%-50%,而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依然对Hp非常有效。也就是说,在根除方案中,要尽量选择耐药率低的抗生素。2种抗生素的选择应尽可能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及四环素内选择。初次治疗失败后,可在其余方案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

“规范有效地根除Hp、提高根除率是最重要的任务,不规范的治疗是无效的治疗,无效的治疗不如不治,因为你的治疗带来的是耐药。” 吕农华教授说。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