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忆丨来福戏院与荣华戏院

2019-01-07 11:36
北京

北京最早的戏院,多聚于南城,一般听众都须步行出前三门,裕于资者始能坐“棚车”趋骡前往(所以“棚车”又叫“骡车”)。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东、西、北三城,才逐渐建筑戏园。然格于习惯,名伶演于东、西、北三城者极少,有之,自东安市场之吉祥园始。

东安市场初建时,尚未有吉祥园,只是在南端空旷地界,支棚围蓆圈为临时剧场(与后来天桥的席棚剧场无异)“东富西贵”是旧北京居民的特点之一,虽简陋席棚,富家亦常往聆之,图方便也。上座既佳,名伶亦趋而演出,如俞振庭、老水仙花、刘鸿升等,时露佳作。然席棚终属简陋,且易引火,丙丁无情,焚毁者再。有识之商,乃集资于北端东西两侧,各建戏园,东侧为吉祥茶园,西侧为丹桂茶园,园内建筑,均仿南城各大戏院。园既正式成立,名伶演出者益多,贤如谭鑫培、孙菊仙、王瑶卿、杨小楼、龚云甫、陈德霖以及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均前后露演。营业情况与南城各戏园峙埒相等。后丹桂园亦毁于火,吉祥戏院则巍然独存,直至今日,故谈东城戏院者,无不以吉祥园为代表。

实则吉祥园外,朝阳门与东直门之间,尚有专演于夏季之“菱角坑戏院”,只以地处城外,名伶演出多属“分包”(即临时演出,而无“定转”之意)。其长期演出者,当属张笑影、段剑石之文明新戏。所谓文明新戏,就是当时的时装京剧,如《春阿氏》、《锯碗丁》、《白奶计》等。正戏前加演杂耍莲花落,如白凤鸣之京韵大鼓,常旭久之快书,华子元之戏迷传、焦德海、刘德治之相声,邵雅轩,笑然居士之单弦拉戏,快手刘之戏法等,五花八门亦足娱目悦耳。盖菱角坑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之胜,既可赏艺,又可祛暑,每逢三伏暑季,观众不计路遥,纷至沓来,营业鼎盛。

菱角坑之外,隆福寺东街,尚有来福戏院;东四商场中尚有荣华戏院。两院成立,则后于菱角坑,更后于吉祥园。

来福戏院初名来福茶园,约建于清光绪末年,时演京剧及杂耍,而上座率不及吉祥、丹桂,冷落多年,无人问津,因地处于隆福寺街某大花厂之侧,门面狭窄,不为游人瞩目。入院有向北小夹道,往东数武,始为剧场,戏台座南朝北,后台临街。剧场可容800人,光线亦暗,1925年左右,北京票友风起云涌,彩唱者无日无之,票友过戏瘾,“搭桌”(即为某人筹款)卖“红票”(即通过私人关系,将戏票售出,并非由戏院售票处购买的)者乘机牟利,租赁大剧场所费不赀,获利较少,乃瞩目于多年冷落之来福园,怂恿园主,出资稍事修茸,改名为来福戏院,专演票友彩唱之“搭桌戏”。逢节则组织“粽子班”(旧历五月端阳);“月饼班”(旧历八月中秋);“元霄班”(旧历正月十五日)邀请知名演员,“分包”两三日,获利亦丰。

时予票戏之兴正浓,常受邀演于该院,《连环套》、《闹江州》、《失街亭》、《法门寺》、《黄鹤楼》等,均于该院演出过。有时留影纪念,须请隔壁之照像馆,携机至院之小夹道中,不卸装而先照像。若遇庙会,游人蜂拥围观,有谓脸谱勾得干净者。有谓扮像魁梧气派者。时予青年好胜,闻之亦沾沾自喜,事隔60余年,今日思之,赦然自哂。有时举办搭桌戏者,集名票于一堂,剧目极硬,不下于名伶演出,如名票小生铁麟甫《八大锤》饰陆文龙,跛一足而打四将,识者谈其功夫坚实,可埒于当时之程继先、朱素云。更以学黄三驰名之名票花脸怡悦堂饰兀术,文武老生名票于冷华饰王佐,由内行又转入票友老旦宗子衡饰乳娘(宗子衡唱、念、做、表俱佳,一度下海,搭梅兰芳班,因演《孝义节》而获肥彩,胜于兰芳,后台管事,以其犯“喝角”之规①除名梨园,又转为票友拿“黑杵”②矣。)珠联璧合,观众认为大饱眼福。此种水平较高之票戏,来福戏院数见不鲜。

①:梨园旧例,凡配角得彩多于主角者谓之“喝角”。“喝”即超越之意。一般称某角胜于某角,亦曰“谁喝了谁”。

②:旧例,以票友名义而暗中取酬者,谓之“拿黑杵”,“杵”是江湖黑话中“钱”的代称。“黑”即指暗中取酬。

来福戏院既以演票友彩唱戏而营业大振,东四商场主人见猎心喜,亦修茸剧场,名之为“荣华戏院”分来福之余润,餍票友之豪兴,两院隔街相望,票戏时唱对台,予亦常演于荣华,如《群英会》、《穆柯寨》、《清风寨》、《捉放曹》、《群臣宴》、《下河东》等,均首演于该院。有时梆子剧团来京演出,苦无场所,亦试新声于荣华。予犹记1934年5月10日(旧历四月十一日),观霸州红、刘殿甲、筱莲花、青菊花、张林山、磨盘红、活张飞、王子峰、储国臣等名梆子演员演出《火烧新野》、《三女夺夫》、《冯茂变狗》、《金刚庙》、《拾黄金》、《封神榜》等于该院,生、旦、净、丑均有特技,活张飞在开打时,拔下夏侯惇的一根靠旗,环眼圆睁,如射烈焰称之为“活张飞”似无愧色,艺高技绝,忆及如在目前。荣华戏院常演杂耍,终无菱角坑之胜。

东城戏院,冷僻者为来福、荣华,昙花一现者为瀛寰大戏院,该院在灯市口瀛寰饭店隔壁,建1932年,宏伟壮观,胜于东安市场之吉祥。开幕于1932年元旦,特邀富连成演出,剧目为毛世来之《铁弓缘》,沙世鑫,傅士兰之《骂殿》、骆连翔、朱盛富、苏富恩、李盛斌之《青石山》、叶盛章、叶盛兰、刘盛莲之《鸿鸾禧》、李盛藻、贯盛习之《定军山》、骆连翔、苏富恩、孙盛文、沈富贵之《百凉楼、兴隆会》。票价视演员及剧目而定,不能维持固定水平。杨小楼曾演《湘江会》、《武文华》双出及《落马湖》带《酒楼辞差》,尚小云曾演全部《詹淑娟》、荀慧生演全部《白娘子》,均售满堂。此后不久观众寥寥,故演期不长,两年左右,即报歇业。

东城电影院,亦间有演出京剧者,东华门大街之真光影院,曾一度由梅兰芳演出,营业极炽,终因该院院主朴荫侯君,以租赁之始,合同中曾载有只演电影,不演戏曲的条例,诉诸法院。租者败诉,逐辍檀板歌声,闻者惜之。

“七七”事变后,东单牌楼北之平安电影院,亦一度演出京剧,予为中华戏校王金璐、傅德威、宋德珠等改编之《宏碧缘》即于该院首演,为时亦暂,均不及吉祥戏院之松柏长青也。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北京脉搏”,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联系。欢迎关注官微:beijingmaibo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