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到人民中间去】一段60多年的草原传奇

2018-12-11 20:11
内蒙古

在苏尼特草原上,有一群人常年扎根基层,把党的声音和欢歌笑语送到牧民的蒙古包里,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首批队员只有9名,而在60多年的光阴里,这9个“嫩芽”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征程。3辆车、5件乐器、9个人,全队只有9套服装……乌兰牧骑的红色记忆,由此落墨。
上世纪50年代,乌兰牧骑队员们下乡演出。

伊兰老人今年84岁,是乌兰牧骑第一代队员,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一晃过去了61年,当时建队时的9名队员,如今健在的只有荷花和伊兰两位老人了。

上世纪60年代,队员们向少年儿童宣传科普常识。

乌兰牧骑队员除了参加学习和培训,其余时间都下乡。越是节假日,队员们越要深入农村牧区走村入户,为农牧民表演文艺节目。

上世纪70年代,队员们下乡演出。

琴声悠扬,舞步翩跹。一转眼,乌兰牧骑的歌声在草原上已经飘过几十年。服装不够,跟牧民借;没有口红,用红纸染唇;没有眉笔,用烧过的火柴棍描眉。借来的靴子不合脚,脚上被磨出血泡后偷偷哭。

上世纪70年代,乌兰牧骑队员辅导孩子们演唱歌曲。

光阴荏苒,乌兰牧骑就像一湾清泉滋润着草原。牧民们只要远远地看到一辆车、一匹马、一面旗,就知道是乌兰牧骑来了。

上世纪80年代,队员们下乡演出。

乌兰牧骑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草原的变迁,乌兰牧骑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乌兰牧骑,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在内蒙古草原绽放的绚烂花朵。

1982年3月,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蒙古语木偶剧组到上海木偶剧团学习,同年6月1日,在苏尼特右旗幼儿园首次亮相。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了。荷花当时正在医院住院,双眼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当乌兰牧骑队员们把这个喜讯告诉她的时候,她强忍着激动的泪水,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上世纪90年代,队员们为打井工人演出。

半个多世纪以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累计深入牧区、厂矿、社区、部队及旗外演出达1万多场次;累计完成艺术创作近3000部,荣获各类奖项600多个。

作为草原文化名片,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携草原文化的芳香走出国门,展示了内蒙古民族歌舞的精彩,让世界人民更多更好地了解草原文化。

2007年八一建军节,队员们到部队慰问演出。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一名90后乌兰牧骑队员,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特日格勒出生于1990年,他的爷爷是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擅长马头琴。爷爷去世前,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马头琴交到他手上。如今,仿佛回到了爷爷人生的起点,他已经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一名真正的乌兰牧骑队员。

2018年5月9日,队员们为群众演出。

扛旗出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脉相承,不忘初心接力奋进。9名队员组成的乌兰牧骑“嫩芽”已经生长出更多的枝桠,开花、结果。

岁月画出了乌兰牧骑这个集体的群像,基层群众一个个期待的眼神、一次次用心的掌声,唤起了全体乌兰牧骑队员的时代担当。如今,乌兰牧骑旗帜在农牧民心中依然闪耀着跨越时空的力量。

改革开放40年,乌兰牧骑队员们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建设者。他们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乌兰牧骑队员深知,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才能带来不竭的创作力量。乌兰牧骑精神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这支队伍,携着草原文化的芳香走出草原并走向世界;这群人,不忘初心扎根基层,可敬可爱!

来源: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活力内蒙古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